他是清代學者中“飽學宿儒”的典型 以精研春秋學著稱

他是清代學者中“飽學宿儒”的典型 以精研春秋學著稱

上一篇講到,在清代學人裡面,壽命長短是影響學術成就大小的重要因素。這一點,在顧棟高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

顧棟高 字復初,一字震滄,又自號左畲。江蘇無錫人。是一位在傳統學術上成就很高的清學大師。

顧棟高的家世不詳,但起點很高。考中進士後,就做了內閣中書。但他“性倨傲,不合時宜”,愛亂說話,因此被罷官回家。 回家後,每天就是“以窮經著書為事”。史書記載他“自幼至老,未嘗一日不讀書。”到乾隆年間,特詔舉經明行修之士;找了整整一年,全國就找到了四位合格靠譜的。顧棟高就是其中一位, 被授予國子監司業的職位。他以年老為由推辭不幹。掌教淮陰,從遊者甚眾。

顧棟高的讀書生涯中有不少趣事。比如,他在夏天時不見客,把窗門都關好後,脫去衣服,躲在床幃後面,手持一卷,靜心研讀,心無旁騖。他生平於五經多有發明,尤篤好《春秋左氏》學,晝夜探討。每當因為家務瑣事生氣時,家人以《左傳》一冊置几上,即怡然被覽,不復問他事矣。

他是清代學者中“飽學宿儒”的典型 以精研春秋學著稱


在平生的著述方面,他著《尚書質疑》二卷,不信梅賾古文。 《毛詩類釋》二十一卷,採錄舊說,闡明經義,亦甚謹嚴。其畢生精力於《春秋大事表》一書,“氾濫者三十年,罩思者十年,執筆屬稿者又十五年,而後寫定。凡列表四十,首時令,終列女,合五十卷;表皆有序,後更附以輿圖一卷;辯論百三十一篇,條理詳明,考證典核。諸序論又皆引據賅洽,持議平允,每發前人所未發。此不獨治《春秋》經傳者之要籍,亦讀史所宜取法者焉。” 這本《春秋大事表》可以說耗盡了顧棟高大半生的精力。從內容上說,此書不但對春秋學進行了重新探討和總結,而且重地理;從體例上說,表、圖與論相結合,且許多表具有濃厚的紀事本末體的特點。由於這部著作對研究春秋史具有重要價值,因此在二十世紀很受學者的重視,成為後人研究春秋史不可缺少的工具書之一。

在理學方面,他早年受業高紫超;講學“嘗援新安以入金溪,為調停之說”,故復輯《大儒粹語》二十八卷,期合宋元明儒而一之。

他是清代學者中“飽學宿儒”的典型 以精研春秋學著稱


顧棟高雖然後半生不涉足官場,但在民間名氣很大,朝野皆知。當時,國家要修《國史儒林傳》,皇帝首先就提到他,說:“如顧棟高輩豈可不為表章!”修史的館臣“遂承上意,創傳推先生為始雲”。 乾隆南巡時,也曾召見過他,賜了他一個祭酒的頭銜,並親手題寫“傳經耆碩”四字以為表彰。有次皇太后過生日,召顧棟高入京祝壽。此時,顧已經老得需要內侍扶掖才能跪拜。顧棟高奏對時,首先談到吳地的風土人情,請皇家以節儉風示海內,皇帝聽了很高興,賜七言律詩二章。

現在留存的顧棟高學術著作之外,還有幾首詩比較能窺見顧氏的思想和心態。比如他有《自題春秋大事表三首 其一》:“滄海初看幾橫流,參差晉楚互紛糾。分明畫出輸贏局,憑仗書生為點籌。”其二,“宣聖精神費手裁,千秋粉本漫成灰。誰知盲左關心切,親見當年國史來。”其三,“仲父經營儘可觀,成周殘局藉完安。貴王賤霸紛紛者,拋卻河山袖手看。”

顧棟高於八十一歲時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