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補天》丨“神”與人:各自發展著的不同個體與種群


魯迅的《補天》丨“神”與人:各自發展著的不同個體與種群

魯迅創作於1922年冬天的《不周山》(收入《故事新編》時改名《補天》),在後人眼中有不同的模樣。

悅華從中看到的是“神”與人不能相互理解的悲傷

《補天》取材於中國創世神話:女媧造人、補天,故事大家耳熟能詳,但魯迅對這一神話重新書寫時,注入了自己的思想。

那麼,“神”與人不能相互理解的原因是什麼呢?從小說中看,“神”與人是各自發展著的不同的個體與種群,所以不能相互理解是一種必然。

對於《補天》的創作目的,魯迅這樣說:“解釋創造——人和文學的——的緣起。”

那麼在小說中,魯迅對人的創造的緣起是怎樣解釋的呢?他認為作為“神”的人類始祖女媧是在精力無處釋放時,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創造了人的。


魯迅的《補天》丨“神”與人:各自發展著的不同個體與種群

小說開頭就描寫了女媧瀰漫天地間的無限精力:

女媧忽然醒來了。

伊似乎是從夢中驚醒的,然而已經記不清做了什麼夢;只是很懊惱,覺得有什麼不足,又覺得有什麼太多了。煽動的和風,暖暾的將伊的氣力吹得瀰漫在宇宙裡。

女媧“什麼”太多了?用弗洛伊德的解釋,這個“什麼”叫做原欲(“力必多”)。因為原欲的作用,女媧感到了“不足”“懊惱”以及以後多次寫到的“左右不如意”“無聊”,所以她瀰漫在宇宙中的“氣力”無處施展。這才是她造人及補天的內驅力。

怎麼證明魯迅是按弗洛伊德的學說來解釋女媧的?在序言中他說:

《不周山》便是取了“女媧煉石補天”的神話,動手試作的第一篇。首先,是很認真的,雖然也不過取了弗羅特(即弗洛伊德)說來解釋創造——人和文學的——的緣起。

因為這層解釋,女媧造人就沒有了外在的功利性:因為人是女媧“無意中”造成的。

正因為如此,女媧對她的創造物是“無情”的。魯迅在小說中寫道,女媧最初用泥土捏成些小人後,一開始覺得他們唧唧喳喳挺可愛的,對著他們叫“寶貝”,但慢慢就煩厭起來,因為他們“說得多了,伊也漸漸的懂不得,只覺得耳朵邊滿是嘈雜的嚷,嚷得頗有些頭昏。”

再到後來,隨著她精力的消耗,原欲的降低,她創造的慾望更低了,因此再造人時“自己覺得無所謂了,而且不耐煩”了,於是就順手拔起天邊的一株紫藤,創造出更多的小人來。

同樣,女媧補天也並非刻意為拯救人類,她只是覺得天裂了後天地不美了才去修補的。

魯迅的《補天》丨“神”與人:各自發展著的不同個體與種群

小說開頭描寫了女媧眼中的天地:運行著日月星辰的天壯美,春天中花紅柳綠的地柔美。但是被共工觸破後,“仰面是歪斜開裂的天,低頭是齷齪破爛的地,毫沒有一些可以賞心悅目的東西了”。因此,女媧才打定了“修補起來再說”的主意。

小說中還有一個“海外仙山”的情節,女媧見水流中漂浮著幾座山,就把山順手擱在一隊巨鰲的脊樑上去了。她為什麼要去拯救山上的人呢?並非其他,只是“伊恐怕那些山碰了自己的腳”而已。

綜上所述,女媧是在無意識中創造了人類,又是出於“審美”的目的補了天的,那麼可以推論出作為“神”的女媧對人類的發展並不存在著“責任”。實際上,小說中就是這樣寫的:“被做的都在伊的身邊打圈”,但他們漸漸的走遠了。這也就是說,人類開始自由地生存和發展去了。

在魯迅筆下,女媧的確沒對人類的生存發展施加主觀的影響。

在她活著的這段時間裡,人類從赤身露體,發展到披上了布片,甚至裹上了鐵片(盔甲),他們說著女媧聽不懂的語言,還發明瞭道德與戰爭;當然,在她死後,人類還是在打著“女媧氏之腸”的旗幟在發展,一直到秦皇漢武……


魯迅的《補天》丨“神”與人:各自發展著的不同個體與種群

雖然作為“神”的女媧對作為“人”的種群看似“無情”,但這是一種“天地無言,化育萬物”的大愛。不管有意無意,她活著時創造了人類,拯萬民於水火,這是一種偉大;她死了後,還有人類的一支在她遺留下來的最膏腴的部分繁衍生息,這是華夏民族的最初的來源。

所以在魯迅的筆下,女媧是大自然的象徵,首先是大地之母,其次才是人類之母。只可惜,魯迅筆下的人類並不理解她,以致於對她產生了誤解與傷害,而這是悅華下一篇的中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