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行業深度研究:再保險,護城河到底在哪

眼下的市場,正處於美國“王炸”政策過後,短暫的糾結之中。

美盤那邊繼續維持反彈態勢,標普漲1.15%。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盤中一致持續拉昇,高位達到5%,但尾盤突然被打了下來。果然,今天下午的道指股指期貨,截止報告發布時,盤中也是持續下跌。同時歐洲主要股指也是集體走弱。

內地市場,三大股指小幅收跌,三大股指跌幅都在1%以內。此外,恆指也小幅收跌。兩市合計成交6264億元,北向資金淨流出1.69億元。北向資金淨買入恆瑞醫藥、中國平安,淨賣出洋河、雲南白藥。

行業方面,內地主力行業是醫藥、農業、軟件。港市那邊,主力行業是保險、醫藥、非銀金融。

整體來說,市場仍然有不小分歧,並且行業主線較為散亂,還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整理思路。

宏觀層面,需要關注的是1-2月財政數據。由於新冠影響,收支差額呈現下滑態勢。從支出項來看,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比重超過教育居第一位。結合近期的宏觀數據整體來看,後續需要關注的是就業情況,以及相關的措施。就業情況,對GDP目標有較大影響,而GDP目標拆解下來,又需要在投資、消費、出口三大驅動力上下功夫。因而,從就業視角出發,能夠大致窺探未來產業政策的方向。

同時,考慮到基建領域對拉動就業未必會起很大作用,因而,消費刺激領域可能需要提上更大的權重。未來一段時間,我們仍然會維持對基建(包括新老基建)、消費刺激領域的重點研究。


行業層面,還有一些好消息在陸續出臺:

工信部26日通知,推動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其中提到:加快5G網絡、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等新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製造業智能化改造。

商務部發佈會,表示,下一步將鼓勵各地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出臺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開展汽車以舊換新等措施,進一步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

從我們近期重點研究的行業來看,基建、消費作為核心,同時還需要逐步增加科技領域的研究,同時,化工、保險作為之前覆蓋較少的行業,近期也集中補課。

對中國香港市場,近期會重點研究消費領域;而美國市場的研究重心,是半導體+軟件。

需要留意的是,一是保險行業研究下來,比較感慨,細分賽道邏輯完全不同,水非常深;二是近期科技龍頭持續回調,但整體估值有高有低,需要更加慧眼識珠才行。

此外,還有一些公司動態需要留意。一是寒武紀科創板上市申請已被上交所受理;二是復星醫藥子公司新冠檢測試劑盒通過應急審批。


過去24小時,我們還讀了一些研究報告,包括:

國元證券分析師金紅的《一心堂:相看兩不厭,論道一心堂》;信達證券分析師王見鹿,畢翹楚的《香飄飄:換個角度,海闊天空》;國信證券分析師李智能,董德志的《宏觀經濟專題研究:從就業角度看為什麼要保GDP增速處於適當水平》。


好,市場情況就簡單說到這裡,接下來,繼續我們更為硬核的工作:建模。


今天,要做建模的這個行業,位居保險行業食物鏈的末端,是市場化防範風險的最後一道屏障。這個賽道是:再保險,保險中的保險。

股神巴菲特,曾投資過這個賽道,其收購了通用再保險,並且還投資了全球再保險龍頭,瑞士再保險和慕尼黑再保險。

從股價走勢上看,慕尼黑再保險的前復權漲幅達到269%,瑞士再保險達到233%。不過,研究保險行業不容忽視的是,保險行業畢竟也是金融細分領域,有高貝塔特徵,股災一來,跌的也很慘。


保險行業深度研究:再保險,護城河到底在哪

圖:慕尼黑再保險

保險行業深度研究:再保險,護城河到底在哪

圖:瑞士再保險


在國內,也有一家再保險行業的絕對龍頭,它,就是中國再保險,主營再保險,包括人壽再保險、財險再保險,以及部分財險直保業務。

2016年至2019年中報,其淨保費收入分別為826.20億元、982.83億元、1092.73億元、730.82億元;淨利潤分別為51.46億元、52.56億元、37.30億元、33.20億元;淨利率分別為5.74%、4.90%、3.26%、4.52%。

你看,這可是千億收入規模、國內毫無爭議的龍頭。近三年,其淨保費收入年複合增速為15.0%。但是,如果計算它的淨利潤複合增速,近三年卻是負增長,增收不增利。

從2015年上市至今,其也一直處於回調狀態,和國外同行巨頭慕尼黑再保險、瑞士再保險,呈現迥異的畫風:其前復權股價從高點2.488港元,一路下跌至目前的0.86港元,不僅跌破發行價,甚至還破淨,下跌幅度高達65%。


保險行業深度研究:再保險,護城河到底在哪

圖:股價圖(單位:港元)


看到這裡,幾個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問題來了:

1)在整個保險行業,再保險這門生意到底是怎樣的細分領域,其本質是什麼?核心護城河又是什麼?

2)中國再保險作為我國再保險行業的龍頭,為何與全球再保險巨頭的表現,有如此大的差距?

3)目前,其市值為387億港元(摺合人民幣352億元),對應的PB為0.45倍。這樣的數據,究竟在什麼範圍?究竟是貴了,還是便宜了?


今天,我們就以本案為例,來研究一下保險行業的建模邏輯。保險行業,是一個研究難度極其巨大的領域。之前我們研究過友邦保險、中國太保、眾安保險,可查閱優塾團隊的“專業版報告庫”,獲取相關報告,和Excel財務建模表,深度思考產業邏輯。


另外,本案研究過程中,我們查閱了大量資料、財報、研報、新聞,整個研究過程歷時很長、極為辛苦,如果大家看完後有收穫,記得將本文翻到右下角,給我們點一個“在看”。送人玫瑰,手有餘香;舉手之勞,感激不盡。


本文堅決不做任何建議,

僅服務於產業研究需求、學術討論需求

如為股市相關人士,或非財務專業人士

請務必自行取消對本號的關注


數據由以下機構提供支持,特此鳴謝

國內:Wind數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理杏仁、企查查

海外:Capital IQ、Bloomberg、路透

如果大家有購買以上機構數據終端的需求,可和我們聯繫


— 01 —

███████

再保險,生意

再保險,也稱分保,是保險人在原保險合同的基礎上,通過簽訂分保合同,將其所承擔的部分風險和責任,向其他保險人進行轉移的行為。

簡單來說,再保險就是保險公司的保險。分出業務的是原保險人,接受分保業務的是再保險人。

保險行業深度研究:再保險,護城河到底在哪

圖:再保險

按照責任限制進行分類,再保險可以分為比例再保險和非比例再保險。其中:

1、比例再保險——指再保險人與保險人,按照約定的比例,分擔保費和風險。例如,如果雙方協定的比例為20%,那麼再保險人在收到保險人分出的20%的保費的同時,也將支付保險人賠付金額的20%。

我國在2001年加入WTO之前,《保險法》採用的就是比例再保險的方式。之後,要求所有財險公司,將保費的20%都直接分給本案中國再保險。不過,按照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法定分保率自2003年起逐年遞減5%,直到2006年1月1日完全取消。

2、非比例再保險——該種形式,再保險人保障的是超過保險人自留損失閾值之上的部分。同時,再保險人也可能要求保險人承擔超額損失的一部分。

例如,保險人的自留損失為200萬元,如果實際損失為300萬元,那麼保險人將負責理賠200萬給保單持有人,剩下的100萬元由再保險人賠付。

由於非比例再保險,一般應用於對風險較大的保險合約的保障,一旦對風險的估計出現偏差,將會對再保險公司帶來極大的危險。


因此,這類保險合約對風險定價等專業能力的要求就更高,更能體現再保險的巨災管理等功能作用。

對比國內外比例再保險和非比例再保險的結構來看,2017年,中國再保險的非比例合約佔比僅為1.6%,而國外約為35.82%,兩者相差20倍左右,可見國內外再保險公司的風險定價能力的差距之大。

保險行業深度研究:再保險,護城河到底在哪

圖:中再vs瑞再

因此,再保險這門生意,具有非常高的技術壁壘(風險定價和管理能力),盤踞保險業食物鏈的末端,其對風險的研究分析、保險行業研究、前沿保險產品開發等能力,是一般財壽險直保公司無法比擬的。(例如,全球再保險巨頭,瑞士再保險旗下研究院的相關報告、分析、行業會議,研究能力代表整個行業的龍頭水準,值得保險業投資者持續跟蹤,後續我們也會對其報告做長期研究)

這,其實是一門門檻很高的生意,其本質是怎樣的?國內再保險公司的基本面到底如何?


— 02 —

███████

再保險,起源

再保險,起源於14世紀的歐洲海上發展時期。1370年,一位意大利海上保險人,首次將自己承擔的一筆風險較大的海上航程保險責任,轉讓給其他保險人。這,就是再保險的雛形。

17世紀-18世紀,由於商品經濟和世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1666年的倫敦大火,使保險業產生了巨災損失保障的需求,推動了再保險的發展。

不過,這一時期的再保險均為臨時再保險。但由於臨時再保險合同,需要逐筆協商確定條件和費率,造成原保險人在再保險合同簽訂之前,處於無保障的狀態,合約再保險應運而生。同時,這種節約交易雙方時間和費用的方式,也促進了再保險業務的發展。

注意,此時再保險業務只在經營保險業務的原保險人之間進行。隨著再保險業務的不斷髮展,加之,保險人之間競爭加劇,保險人開始出於商業機密的考慮,不願意分保,這使得對於專業在保險公司的需求日益增加。

1842年,首家專業再保險公司科隆再保險在德國成立(2010年更名為通用再保險,隨後被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收購)。

隨後,瑞士再保險(1863年)慕尼黑再保險(1880年)等再保險龍頭紛紛成立,辦理水險、航空險、火險、建築工程險以及責任保險的保險業務。

不同的險種,其分保率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在財險中,車險的分保率較低,僅為4%,而財產險則為16%,責任險為14%,航空、航運或工程險等特種險的分保率則達到30%。

另外,在國際上,巨災保險賠款一般佔到災害損失的30%-40%,而我國則不到1%。主要由於我國還沒有建立巨災體系,發生巨災後,賠款體系還不完善。

1979年,我國恢復保險業務以後,在近十年的時間裡,我國只有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一家保險公司,因此,並不存在再保險的概念。直至上世紀80年代末,在深圳、上海兩地相繼成立平安和太平洋兩家保險公司,才形成了再保險市場架構的雛形。

不過,此時承接再保險業務的公司,僅為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中國再保險的前身)一家。並且,1988年開始施行國內法定再保險,要求保險公司應將其每筆業務的30%,向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辦理再保險(在1995年版的《保險法》中,將這一比例降至20%)。因此,其佔據了龍頭地位,且擁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1992年,隨著平安和太平洋的再保險業務獲批,加之,1995年頒佈的《保險法》默許其他商業保險公司經營再保險業務,國內再保險市場的局面被打破。

1996年,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通過改組,設立了中國再保險公司。1999年,其再次改組,正式更名為:中國再保險。

同時,隨著此後我國保險業的不斷髮展,以及對外資保險公司的逐漸開放。2006年開始,我國全部取消了法定分保政策,再保險行業也進入了市場化競爭的行列中。

目前,我國獲批成立再保險公司的本土保險公司,包括中國再保險(市佔率43%)、

太平再保險國壽再保險等在內的11家公司。

根據瑞再研究院估計,2018年原保險公司向全球再保險市場的分保額達到約2600億美元,佔直保收入的5%。其中,中國再保險市場規模,在全球排名第四,總規模佔比8%,同比增長17%,增速較快。


保險行業深度研究:再保險,護城河到底在哪

— 03 —

███████

商業,模式

中國再保險,成立於1996年,前身是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再保險部,於2016年在港交所上市。第一大股東為匯金,持股比例達71.56%。

保險行業深度研究:再保險,護城河到底在哪

圖:股權結構

中國再保險的收入來源,主要有以下三塊:

1)人身再保險——是指:由中再壽險經營的人身再保險業務,佔總收入比重為42.47%;

2)財產險直保——是指:由中國大地保險經營的財產保險業務,佔總收入比重為33.79%;

3)財產再保險——包括境內、境外財產再保險業務、核共體業務(核電站等核設施保險)以及財產再保險存續業務,佔總收入比重為22.75%。;

保險行業深度研究:再保險,護城河到底在哪

圖:收入佔比


2016年至2019年中報,其淨保費收入分別為826.20億元、982.83億元、1092.73億元、730.82億元;淨利潤分別為51.46億元、52.56億元、37.30億元、33.20億元;淨利率分別為5.74%、4.90%、3.26%、4.52%。

近三年,其淨保費收入年複合增速為15.0%。淨利潤增速為負,主要因為2018年財務費用開支大幅增加。

從產業鏈上看,其上游主要為渠道供應商,而其下游為保險購買人,前五大客戶銷售總額佔總銷售額的比重為31.16%,主要為金融保險機構,相對比較集中。

以上產業鏈結構和業務模式,構成了本案特殊的財報結構:

從資產負債表上看——2018年,其資產總額為3409.07億元,其中佔比較高的分別為可供出售投資(26.98%)、應收再保(14.56%)、客戶貸款及墊額淨款(12.18%)、持有至到期投資(10.53%)。負債總額為2536.53億元,其中佔比較高的分別為保險合同負債(49.50%)、長期借款(6.68%)。

從利潤表上看——2018年,其淨保費收入為1092.73億元,其中,已產生賠款淨額佔74.65%,手續費及佣金佔17.70%、業務及管理費佔13.27%,淨利率為3.26%。

在進行建模之前,我們來看一組《併購優塾》整理的基本面數據:

保險行業深度研究:再保險,護城河到底在哪

圖:ROE、ROIC、ROA(單位:%)

保險行業深度研究:再保險,護城河到底在哪

圖:保費收入及增速(單位:億元/%)

保險行業深度研究:再保險,護城河到底在哪

圖:淨利潤、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單位:億元)

保險行業深度研究:再保險,護城河到底在哪

圖:營業收入、淨利潤增速(單位:%)

保險行業深度研究:再保險,護城河到底在哪

圖:淨利率(單位:%)

保險行業深度研究:再保險,護城河到底在哪

圖:費率(單位:%)

保險行業深度研究:再保險,護城河到底在哪

圖:現金流(單位:億元)

保險行業深度研究:再保險,護城河到底在哪

圖:資產結構(單位:億元)

保險行業深度研究:再保險,護城河到底在哪

圖:股價及PB(單位:港元/倍)

到這裡,我們已經基本瞭解中國再保險的基本財務數據。那麼,該如何預測收入,其收入背後的驅動力是什麼?

— 04 —

███████

同行業,回報分析

在優塾的投研體系之下,對任何行業做分析的第一步,都始於回報分析。

本案近三年的ROA為1.94%、2.35%、1.34%;ROE為7.28%、7.22%、4.89%;剔除現金的ROIC分別為1.94%、2.35%、1.34%。這個水平到底如何,我們來和同行業做個比較:

保險行業深度研究:再保險,護城河到底在哪

圖:同行業回報率對比(單位:%)

如果放在保險行業整體來看,平安仍然是遙遙領先的佼佼者。如果放在再保險行業,中國再保險的投入資本回報率較高,主要由於其規模較小,導致其總資產週轉率相對更高。

我們將分子、分母拆開,以2018年為橫截面,對比一下各家的資產情況和收益情況。

保險行業深度研究:再保險,護城河到底在哪

圖:資產、利潤對比(單位:億元)

根據上表,我們能看出,再保險行業的核心資產是投資類資產。如果按照一單位核心資產帶來的現金流來看,中國再保險更高(不過,中國再保險的規模無法與慕再、瑞再相比)。

其次,從核心指標拆解來看,2018年,其總資產週轉率為0.41次,淨利率為3.26%,權益乘數為3.82%。而慕再則分別為0.21次、4.11%、9.85%;瑞再分別為0.17次、1.25%、6.93%。

回到本案,究竟它的收入驅動力如何,未來增長前景怎麼樣?


— 05 —

███████

增長,拆解

先來看看歷史情況。從各業務的歷史收入增速來看,近年來,人身再保險和財產險直保業務的收入增速較快,而財產再保險業務則保持低速增長,甚至在2016年出現了下降。

保險行業深度研究:再保險,護城河到底在哪

圖:歷史收入增速

重點來看高增長的核心業務——人身再保險業務:

人身再保險——2015年-2018年增速分別為9%、37%、41%、18%。其人身再保險業務主要分為三大類:保障型再保險、儲蓄型再保險、財務再保險。其中:

保障型再保險,主要承接壽險、健康險及意外險等保單合同的風險轉移,2018年其保費規模占人身再保險保費規模的23.7%,近三年年複合增速為53.95%;

儲蓄型再保險,主要承接具有財富管理特徵的保險合同的風險轉移,主要為萬能險、投連險等投資類人壽保險,2018年其保費規模占人身再保險保費規模的17.5%,近三年年複合增速為6.95%;

財務再保險,主要為了改善分出公司的償付能力、降低新業務規模壓力、提升內含價值等需要, 2018年其保費規模占人身再保險保費規模的58.1%,近三年年複合增速為32.81%。

保險行業深度研究:再保險,護城河到底在哪

圖:細分產品結構

2017年之前,驅動人身再保險業務快速增長的是儲蓄型再保險。得益於資本市場回暖,險資的投資範圍拓寬,以及保險公司的宣傳,投連險和萬能險等保費收入快速增長。其中,2016年萬能險的保費規模同比增速達到55.1%,投連險的同比增速達到210.4%。

不過,由於此類保險背離了保險的本質,加之很多小型的保險公司為了獲取更多的客戶,利用高利息的方式,進行惡意競爭。因此,從2017年開始,我國禁止投連險和萬能險的銷售。受此影響,2018年其儲蓄型再保險的保費收入同比下降50%。

與此同時,隨著國家推動“保險姓保”的政策,保障類保險的保費規模隨之快速上升。以較具代表性的健康險為例,2018年,其保費增速達到24.12%。受此影響,2018年本案的保障型再保險的保費增速達到74.4%。

值得注意的是,支持本案收入高速增長的財務再保險,是一種非傳統的“資本操作型”業務,是幫助直保公司利用財務再保險,提高償付能力水平,以滿足監管要求。

舉例來說,一筆壽險保單,在初期會產生包括銷售費用、法定準備金在內的大量初始成本。而保單利潤要在未來年度才能逐漸釋放。直保公司通過財務再保險,可以將該保單未來的預期利潤作為 “抵押”,換取再保險公司提供的一筆再保險佣金。而這筆佣金不需要被列為負債項,因此,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相應得到改善。

同時,所選擇的再保險公司的評級不同、離岸在岸情況不同,均會對償付能力的提升產生不同的影響。一般,選擇在岸評級較高的再保險公司,為直保公司提升償付能力的程度越高。

注意,2016年,國內正式實施“償二代”,即:可以將長期保險的未來保費帶來的淨利潤折現回來,用以增加資本金,而不再只通過增資、發債、分保等傳統途徑,提高壽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充足率。

因而,償二代之下,以幫助保險公司提高償付能力的財務再保險業務,理論上會受到一定衝擊。

不過,本案財務再保險收入卻逆增長,增速在20%以上,具體原因尚未披露,只表示是通過調整優化並創新業務方案,細化客戶需求,制定個性化解決方案,有效控制信用風險的方式。(由於高增長的理由信息披露不夠詳細,因此,作為該人身再保險的核心子業務,此處是個調研點。如果可以實地調研,需要詢問其是如何規避“償二代”對其造成的衝擊,又是如何調整業務結構的。)

綜上,本案未來增長的核心,主要取決於人身再保險業務。我們以自上而下的分析方法來預測。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人身再保險保費收入=我國人身保險保費規模*分保率*中國再保險市佔率。其中,核心變量為分保率。

類似的,對於財產再保險業務,也是同樣的分析邏輯:

財產險再報保費收入=我國財產險保費規模*分保率*中國再保險市佔率,其中,核心變量為分保率。

財產直保保費收入=我國財產險保費規模*市佔率(經營主體是中再旗下的大地財險)

由於分保率是再保險的核心指標,我們先來看分保率的驅動因素究竟是什麼。

— 06 —

███████

分保率,驅動

分保率(分保率=分出保費/直接保費)越高,意味著再保險在原保險中的滲透率越高。不同國家的分保率,不同保險產品的分保率,都存在較大差異。

據瑞再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全球非壽險業的平均分保率為8.4%,遠高於壽險業的平均分保率2%。

2018年,我國整體分保率為4.7%。其中,財險的分保率為9.2%,人身險的分保率為2.9%,大致處於全球再保險分保率的平均水平。

不過,這一水平,遠低於發達國家的分保率水平,見下圖:


保險行業深度研究:再保險,護城河到底在哪

圖:各國分保率

為什麼中國的分出率偏低呢?

由於再保險的目的,是為直保公司分擔風險,因而,業務風險等級越高,其分保意願越強烈。

以財險為例,根據償二代披露,不同財險產品對應不同的風險因子。其中:

車險的風險因子為0.08-0.09,財產險為0.29-0.4,責任險為0.09-0.15,信用保證險為0.37-0.47。因此,車險的分保率約為4%,財產險(16%)、責任險(14%)和航空、航運或工程險等特種險(>30%)的分保率較高。

另外,財險中還包含巨災保險,此類保險往往具有發生概率小,但理賠額高的特點。此類事件一旦發生,將為財險公司帶來巨大的損失。比如:

2008年,颶風“艾克”重創德州後,保險公司賠付200億美元;

2019年,颶風“多里安”,為保險行業帶來約250億美元的損失;

2020年,受此次新冠影響,日本東京奧運會延期,慕再和瑞再或將分別面臨5億美元、2.5億美元的損失。

而我國財險結構主要以車險為主,佔比62.91%,對應美國車險佔比為42.6%(2018年),日本車險佔比約58%(2015年)。因此,風險因子更低的車險,拉低了整體財險的分出率。

值得注意的是,儲蓄業務的保費在壽險業占主導地位,而這些保費一般沒有再保險需求,所以,壽險的分出率整體都偏低。

對於為什麼中國壽險分出率低於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我們猜測可能也是和壽險產品結構有關。

2019年,以儲蓄為主的壽險佔我國人身險保費規模的比重為76.8%,健康險和意外險(長期保障型)的保費規模佔比23.2%。

對比日本來看,2015年健康險占人身險的比重達到34%,遠超過我國健康險和意外險的佔比總和。(不過,這只是我們的猜測,因為人身保險各細分險種的風險係數、分保率等數據難以查詢,此處論據較為模糊,後續如找到可靠數據我們再做更新)

綜上,我們假設,產品結構是影響財險和人身險分出率高低的主要因素。而隨著經濟不斷髮展、保險意識和產品不斷完善,財險、壽險的產品結構大概率會朝著成熟國家看齊。

因此,財險方面,車險佔比可能會下降,其他責任險、財產險比重不斷上升;壽險方面,保障型產品佔比上升,儲蓄型產品佔比逐漸下降。所以,整體看,分保率未來存在提升的邏輯。

好,到這裡,我們已經瞭解了分保率的驅動力。那麼,人身再保險的收入究竟如何預測?

— 07 —

███████

人身再保險、預測

回顧上文預測公式為:人身再保險保費收入=我國人身保險保費規模*分保率*中國再保險市佔率。

首先,看人身保險規模——

2019年,我國人身保險的原保費收入規模為29628億元,同比上漲12.83%。根據我國2019年GDP總額990865億元計算,2019年我國人身保險的保險深度為2.99%。

對於人身保險保費規模的預測,此前已經在眾安在線報告中詳細分析過,此處不再贅述。

對於人身保險規模的預測,我們仍然根據保險深度的公式:人身保險保費規模=GDP*人身保險的保險深度。


同時,預測結果我們沿用眾安在線報告中的預測邏輯:

GDP——根據市場上的預測GDP增速,對其進行預測。

人身保險的保險深度——假設至2028年我國人身保險的保險深度的上升幅度,與日本1980年-1990年的上升幅度一致(3%)。

2)分出率

近三年,隨著我國健康險和意外險占人身險保費收入的比重,從2016年的21.55%逐漸上升至2018年的23.94%,我國人身險的分出率也從2016年的1.8%上升至2018年的2.9%。

隨著我國逐漸推行“保險姓保”,未來保障型保險的佔比將逐漸提升,健康險和意外險的保費收入佔比也將隨之提升,從而拉動我國人身險的分保率上升。

不過,從日本推行“保險姓保”的歷程來看,其經歷了近15年的時間,才達到如今的水平。同時,從我國產品結構的變化速度來看,2016年-2018年期間,產品結構的變化速度有限。因此,我們對於分出率的變化無法做出準確預測,因此設置情景開關:

樂觀假設——隨著保障型保險份額的不斷提升,我國人身保險的分保率逐漸從目前水平上升至6.4%(日本人身險分保率)。

保守假設——假設我國保障型保險份額提升較慢,分保率維持目前水平不變。

3)中國再保險的市佔率:

根據計算,2018年中再壽險市佔率約為68%。

從競爭格局上看,由於再保險市場比較開放,競爭者不僅有中資機構,也有國外龍頭。中資機構有:太平再保險、人保再保險;國外巨頭有:瑞士再保險、慕尼黑再保險等。


外資機構對於中再的市場格局,是否會形成壓力?從兩個維度看:

A、政策維度:傾向中資機構

根據“償二代”規定,離岸公司的風險因子高於境內再保險公司,如果直保公司選擇這類再保險公司作為對手方,那麼,它將需要更多的準備金,從而佔用了其可用於投資的資金。

2018年,中再壽險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14%,對應的風險因子僅為0.5%。而境外再保險分入人的最低風險因子也為8.7%。也就是說,中再壽險相對於在境內無經營實體的再保險公司有較高的優勢。


保險行業深度研究:再保險,護城河到底在哪

圖:風險因子

同時,就算境外再保險機構在境內建立經營實體,其風險因子仍需較中資企業高0.05。


B、市場維度:評級越高的再保險公司,市場競爭力更強,外資機構佔優

再保險公司評級越高,能為直保公司提升更多的償付能力。

目前,中再和太保的評級均為A,而慕再、瑞再均為AA-,通用再保險為AA+。我國的再保險公司的評級,較國外龍頭仍有不小的差距。

由於,中國再保險在人身再保險市場的市佔率一直較為穩定,並且,國際再保險巨頭的再保險業務,主要集中在財險領域。所以,我們持有中性觀點,假設其未來在人壽再保險的市佔率維持目前水平。

不過,對於財產再保險業務,我們認為,中國再保險的競爭力還有待提高,特別是面對慕再、瑞再等國際巨頭的口碑、技術等綜合實力強大,它們在巨災等風險的定價和管理能力上更佔優勢,所以,我們謹慎假設,其在財產再保險領域的市佔率,從當前的27%下降到20%(20%水平是慕尼黑再保險在全球市佔率水平)。

然後,還剩下財產直保業務,具體邏輯我們此前已經在中國太保報告中詳細論述,所以,此處也不再贅述。

至此,收入預測已經完成。不過,單一邏輯畢竟不一定靠譜,我們還需要從多個邏輯角度,做交叉印證。

— 08 —

███████

邏輯,印證

綜合以上數據,《併購優塾》計算出數據,近三年的收入增速分別為20.88%、19.09%、18.73%。這裡,我們再結合“季報反推”、“內生增速”、“分析師預測”等方法,進行交叉驗證。

方法一:季度反推——通過季報、中報與年報的歷史關係,反推出2019年收入增速。2016年-2018年,其三季報收入佔全年收入的比重在54%-64%之間。我們選用均值59%作為參考值。

保險行業深度研究:再保險,護城河到底在哪

圖:半年度收入佔全年收入比重(單位:%)

由此,《併購優塾》假設,下半年如果無意外發生,可倒推出2019年年報預計收入約為1437億元,同比增速約為17.5%。預測公式:2019年年報收入=847.72/59%=1437億元。

方法二:內生增速——

採用預期增長率,採用公式:內生增速=淨資產回報率*(1-分紅率)。其歷史平均分紅率約為38.28%,近三年平均ROE約為6.46%,通過計算,得到內生增速為3.99%。

方法三:外部分析師預期——這裡我們選取180天內2家機構在2019年-2021年的預測,營收增速為19.46%、17.94%、19.95%,未來2年複合營收增速18.94%;利潤增速為47.66%、13.33%、15.57%,未來2年複合利潤增速為14.44%,分析師一致預測目標價為1.52港元

整體來看,我們和其他機構、季度反推法無較大差異,而與內生增速法相比差距較大。差異的原因在於:再保險公司淨利率較低,拉低了其ROE,進而導致內生增速較低。

至此,收入層面已經分析完畢,接下來,我們看另一個問題:利潤表,該如何建模?

— 09 —

███████

利潤率,預測

與其它保險公司類似,再保險公司收入在利潤表上的體現為:總保費收入(以分入保費為主),扣減分出保費、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得到已賺淨保費,之後再扣減各項支出得到其得到的利潤。

目前,其主要支出包括已發生淨賠款、業務及管理費用、手續費及佣金費,這三項支出統稱為綜合成本率。相對應的支出比率分別為:賠付率、業務及管理費用率、手續費及佣金費率。

由於可比公司未披露費用詳細數據,所以,我們將業務及管理費用率和手續及佣金費用率統一計算(各項指標均以已賺淨保費為分母)。

各分項費用率拆開來看:

1)先來看賠付率——賠付率=賠付支出額/已賺淨保費

從歷史賠付率來看,2014年到2018年,賠付率分別為73.17%、68.40%、74.13%、76.28%、74.66%。

保險行業深度研究:再保險,護城河到底在哪

圖:賠付率對比

從賠付率來看,中國再保險近幾年賠付率趨於平穩。據2019年上半年報,中國再保險賠付率為76.51%,同比去年的74.39%有小幅上漲,主要原因是其收購了英國橋社。(英國橋社處於英國勞合社(保險市場)龍頭梯隊,該筆收購可以促進其向國際再保險巨頭學習,走國際化路線)。

除此之外,如果與普通財險直保公司和壽險公司對比,再保險公司的賠付率(75%-80%),大於財險公司(60%-65%)大於壽險公司(35%)。

這主要是因為,其承擔了保險公司分出的風險較大的保單,所以賠付率較高,而財險業務一般期限較短,賠付率也相對較高,壽險期限較長,有一定的儲蓄作用,所以賠付率較低。

綜上,對於賠付率,我們假設賠付率保持在2018年水平不變。

2)費用率——費用率包括管理費用率和手續及佣金費用率。其中,管理費用主要包括職工薪酬、行政辦公支出等;手續費及佣金,指保險公司就分銷保單支付給保險代理的費用。

從歷史數據來看,近五年,其業務及管理費用率分別為30.76%、37.48%、31.50%、29.45%、30.96%。

保險行業深度研究:再保險,護城河到底在哪

圖:費用率對比

2019年上半年,中國再保險費用率為28.02%,與去年同期30.24%相比有小幅度下降,主要是由於2019年上半年,其業務結構有小範圍調整,主要是財產再保險費用率下降,其中車險佔比下降,導致費用率下降,同時人身再保險費用率也有小幅度下降。

與同行相比來看,中國再保險和瑞士再保險費用率處於同一水平。

和直保公司相比,再保險公司的整體費用率稍低一些,主要是由於其面對B端客戶較多,前五大客戶集中度較高,而直保公司面對的C端客戶較多,管理費和佣金等費率都較高。

由於其近幾年費用率波動幅度較小,我們假設費用率保持在近三年平均水平。

保險行業深度研究:再保險,護城河到底在哪

圖:利潤表預測

看到這裡,還沒有結束,如果我們從“綜合成本率”指標整體來看,本案的綜合成本率大致在95%以上,和直保公司的綜合成本率相差無幾(比如:中國太保為98%、平安財險約為95%),波動性都不是很大。

保險行業深度研究:再保險,護城河到底在哪

圖:綜合成本率

那麼,問題來了,再保險這門生意的盈利能力,似乎和直保好像沒什麼區別,可是,再保險是保險的保險,如果它的盈利能力與直保接近,那再保險的意義何在?


— 10 —

███████

再保險、核心護城河

其實,換個角度看,如果將中國再保險的綜合成本率與國際再保險巨頭,如瑞再、慕再比較,很容易發現差異。

下圖可見,瑞再和慕再的綜合成本率波動較大,週期性更強,而中再的波動性更為平緩,不太具有周期屬性。


保險行業深度研究:再保險,護城河到底在哪

圖:綜合成本率、國內外對比

其中,瑞再的週期性更為明顯,拉長週期看,其在2005年-2011年、2012年-2017年經歷了完整的2個週期,週期內的綜合成本率低位觸及80%。[3]

保險行業深度研究:再保險,護城河到底在哪

圖:瑞再保險、週期

據中國保險學會班穎傑分析,再保險公司綜合成本率與全球災害事故保險損失的走勢高度一致。也就是說,在一個5-7年的週期裡,週期高峰(災害損失大)時,綜合成本率大漲,收益下滑;而到週期低谷時(災害發生少)時,綜合成本率下降,收益上漲,甚至獲取超額收益。

保險行業深度研究:再保險,護城河到底在哪

圖:再保險VS災害事故保險損失

注意這張圖,災害的發生,也是呈現一定週期規律的。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命題,沒有標準答案,可以參考我們在關於東陽光藥的報告中,所提到的太陽黑子週期,結合來思考。

正是因為有再保險這個安全墊,直保公司才能將自己的收益及利潤,維持在一個相對平穩的水平上。因此,再保險的本質作用是熨平經濟週期波動、提高經濟社會的韌性。

反觀本案,中國再保險的週期性不明顯,甚至和國內的直保公司綜合成本率處於同一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增長主要靠為其他直保公司提供償付能力保障,而非為直保公司對沖風險。

所以,隨著中國再保險的不斷進化,逐漸向再保險的本質職能靠攏,必須立足於對風險管理和定價的“專業能力”之上,才能不斷構建這門生意的核心護城河。

而目前,國內再保公司在巨災方面和國外公司仍有差距。而國外再保險巨頭,如瑞再,具有200多年的數據積累和經驗總結,通過有效的定價充分覆蓋風險,能夠穿越行業週期。

所以,對標國際水平,中國再保險的路還很遠,未來,併購大概率將是一個比較可能的方案。本案於2018年收購了英國橋社,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開端。

延伸思考之後,我們再回到本案的建模中來,繼續預測資產、負債。

— 11 —

███████

負債,預測

目前,中國再保險的負債主要由四部分組成,分別為:保險合同負債、長期借款及短期借款、應付分保賬款、投資合同負債及受保人儲金型存款、其他負債(主要是各種應付賬款)。

先來看保險合約負債——

保險及投資合約負債,主要包括未到期責任準備金、未決賠款準備金、長期人身險合同準備金。

該負債主要是由保險公司通過經驗,以未來預期的現金流淨額為基礎,並考慮貨幣時間價值的影響確定保險合同準備金。

由於我們無法精確計算,這裡只能按照歷史數據粗略預測,計算公式為:

保險合約負債=期初保險投資及負債+新增保險投資及負債

對於期初保險及投資負債,該數值已知,即上一年末的保險及投資負債;而對於新增保險投資及負債,歷史新增保險投資及負債佔淨保費收入的比例近四年平均為16.36%,我們假設維持這一數值不變。

因此,《併購優塾》粗略假設,未來每年保險合約負債=期初保險投資及負債+保費收入*16.36%

再來看短期借款及長期借款——

對於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從2014年到2016年,其長期借款和短期借款都較少,2017年其發行15億美元票據用於境外項目投資,2018年,其發行90億人民幣債券用於補充資本。

對於短期借款及長期借款,我們考慮除特殊境外投資項目外,其主要是資金不足,用於支付日常營運開支及部分保險合約賠付等。鑑於其美元負債將於2022年到期,而2018年發行的人民幣債券首個到期期限為2023年,但是較難判斷其是否會繼續發行新債券。

因此,《併購優塾》假設——未來其短期借款及長期借款絕對值維持在2018年水平不變。

然後是,投資合同負債及受保人儲金型存款——

投資合同是指沒有轉移重大保險風險的合同。

受保人儲金型存款,是指公司已收取但截至資產負債表日,保險合同和投資合同尚未到續期保險費應繳日的款項及利息。

對於投資合同負債及受保人儲金型存款,我們假設其佔保費收入比例維持近三年水平不變。

然後看,應付分保賬款——

其雖然為再保險公司,不過其業務收入中有一部分為財險直保業務,該部分負債主要是分出保費。

我們假設其未來佔分出保費的比例維持在歷史均值199.28%。

然後,我們將其他負債(主要包含各種應付賬款),作為資產負債表配平項,倒算出相應的金額。

— 12 —

███████

資產端,預測

考慮到保險公司的資產負債表較複雜,因此,我們將其資產端分為:投資類資產、應收保費、應收分保賬款、其他經營性資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商譽。

其中,佔比排首位的為投資類資產。

投資類資產——主要為保險公司收到保費後再投資而形成的資產。

保險行業深度研究:再保險,護城河到底在哪

圖:投資資產構成


在做其資產配置時,需要考慮:1)保證資產價值的穩健性;2)能夠獲得足夠的收益以滿足其負債成本的要求。 因此,基於以上因素,其投資標的可以分為債權投資、股票基金、理財產品等。

從佔比來看,其投資標的主要以固收類為主,2018年佔投資類資產的比重為70.5%,其中,債券佔比40.5%。

同國外巨頭相比,瑞士再保險固收類投資佔比67.8%,慕尼黑再保險固收類投資佔比77.1%。通過國內保險公司對比來看,中國財險固收類投資佔比62.5%,中國平安固收類投資佔比76.9%。

同直保公司相比,再保險公司投資方向上並沒有太大差別。

對於投資類資產,我們假設其佔保費收入的比例維持在近三年平均水平201.19%。

應收保費—— 其近幾年應收保費佔淨保費收入比例不斷增加,2019年上半年,應收保費佔淨保費收入的比例16.45%,相比去年同期11.73%有較大幅度上升。

對於應收保費,由於半年數據與整年數據差距較大,我們假設其佔保費收入維持2018年平均水平不變。

應收分保賬款—— 其近幾年應收分保賬款佔淨保費收入比例不斷增加,2019年上半年,應收保費佔淨保費收入的比例78.9%,相比去年同期69.4%有較大幅度上升。

對於應收分保賬款佔保費收入的比重,由於半年數據與整年數據差距較大,我們假設其佔保費收入維持2018年水平不變。

其他經營性資產——主要包括再保險資產及應收利息等。由於其與淨保費收入的增長相關,因此《併購優塾》假設,未來其增速維持與淨保費收入增速一致。

其它資產表科目由於佔比較小,我們不再過多贅述,詳細預測過程見建模表。

— 13 —

███████

基本面總結

在做建模之前,我們來總結一下這個領域的基本面:

1)行業天花板:2018年,全球再保險行業規模為2600億美元,再保險佔原保險的的比例為5%。其中,中國排名第四,再保險規模為1800億元,整體分保率為4.7%。其中,財險的分保率為9.2%,人身險的分保率為2.9%。

2)未來增長驅動力:短期來看,主要在於我國產險和人身險原保費規模的提升,驅動力是人均GDP水平的不斷提升。長期來看,主要在於隨著產品結構的不斷優化,導致分保率的提升。

3)投入資本回報:2016年-2018年,其ROE分別為7.31%、7.23%、4.79%。

4)核心護城河:再保險的核心護城河在於其對風險的定價能力和管理能力,以及行業內的口碑、評級等。

5)競爭格局:

中再壽險的市佔率為68%,中再財險的市佔率為27%。雖然目前本案受益於政策優勢,處於行業主導地位。不過,考慮到未來隨著我國巨災體系的不斷完善,而本案的風險定價能力相較國外巨頭較弱,未來在財產再保險領域的市佔率需要注意。

6)風險因素——巨災保險出臺後,可能會影響其在財產再保險中的競爭能力。

7)行業觀點——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巴菲特曾經投資再保險行業,但其在2016年減持了瑞再和慕再的股份,其認為“受利率長期下滑的影響,浮存金的收益下滑,再保險公司未來10年的前景,沒有過去10年那麼好。同時,用基本的經濟學常識來解釋,在再保險行業,供給在增加,需求卻沒上漲。”與此同時,芒格也認為,“再保險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不斷有新的競爭者加入,原來的再保險公司一個沒少,但是從金融業過來不少人也做再保險”。


研究到這裡,建模的幾個主要變量已經明確。在假設搞定之後,其實建模計算就是水到渠成的過程。以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進行建模的表格測算………………

……………………………

如需獲取本報告全文

以及部分重點行業Excel建模表,

請查閱:科技版建模案例庫

以及:專業版建模案例庫,

建模部分,樣圖如下


以XX電力為例,經配平後的BS表預測樣圖:


保險行業深度研究:再保險,護城河到底在哪


以XX視頻為例,CF表預測樣圖:


保險行業深度研究:再保險,護城河到底在哪

在專業版、科技版建模案例庫中,我們將沿著上述思路,解決幾個重大問題。只有這些問題思考清楚,才能徹底看懂上述行業,形成邏輯閉環。很多人以為僅僅依靠產業邏輯分析,就能在市場橫行——但其實,如果不把財務建模、財務風險兩大因素搞清楚,仍將可能面臨巨大災難:

1)在本案建模過程中,我們對比了大量的可比案例,得出的數據區間大家有何不同,其中是否有值得思考的點?國內巨頭和國外巨頭之間,是否有差異?

2)綜合相對法、絕對法,得出的數據區間,是否符合邏輯?其中的差異因素,又在什麼地方?如果進行敏感性分析,WACC和增速對數據的影響有多大?

3)本案,是產業鏈上極為重要的一家——在本案建模測算過程中,不同方法的選擇之下有何差別?到底應該怎樣將所有數據因子串聯起來,形成邏輯的閉環?

4)經過前期的變動之後,很多人可能心裡都很慌張,夜不能寐——那麼,本案的建模數據,到底在什麼樣的區間,到底是貴了,還是便宜了?


— 16 —

除了這個案例,

你還必須學習這些......

這個案例的研究已經告一段落,然而——市場風險變幻莫測,唯有穩健的人才能夜夜安枕。

價值窪地、安全邊際,這八個字,可以說是巴菲特、查理·芒格、塞斯·卡拉曼、彼得·林奇、約翰·聶夫、喬爾·格林布拉特等諸多大師的思想精華。

無論你在全球任何一個市場,只有同時掌握財務分析、產業分析、護城河分析、建模分析等技能,才能安身立命。其中,尤其是建模分析技能,更是整個行業研究的精髓所在。

然而,由於建模不僅僅是數據測算,還需要建立在對市場的理解、對產業的分析,以及嚴謹龐雜的數據計算,這個領域專業門檻極高,往往讓人望而生畏,因而,也是限制職業發展、思考體系突破的瓶頸。

而這,正是併購優塾團隊未來終生都將為之努力的方向——和我們一起,每天打卡,用10年時間,研究10000個案例。

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我們將近5年來關於研究體系的思考歷程,近3年來的數百家建模研究案例,以及精選的數百篇優質建模報告,全部濃縮在這份案例庫裡,一方面,這是併購優塾團隊思考體系的全部記錄,另一方面,也希望能促進你的思考,少走彎路。


【版權與免責聲明】1)關於版權:版權所有,違者必究,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翻版、拷貝、複製。2)關於內容:我們只負責財務分析、產業研究,內容僅供參考,不支持任何形式決策依據,也不支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本文是基於公眾公司屬性,根據其法定義務內向公眾公開披露的財報、審計、公告等信息整理,不為未來變化做背書,未來發生任何變化均與本文無關。我們力求信息準確,但不保證其完整性、準確性、及時性。市場有風險,研究需謹慎。3)關於主題:建模工作量巨大,僅覆蓋部分重點行業及案例,不保證您需要的案例都覆蓋,請諒解。4)關於平臺:優塾團隊所有內容以微信平臺為唯一出口,不為任何其他平臺內容負責,對仿冒、侵權平臺,我們保留法律追訴權力。


【數據支持】部分數據,由以下機構提供支持,特此鳴謝——國內市場:Wind數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理杏仁;海外市場:Capital IQ、Bloomberg、路透,排名不分先後。想做海內外研究,以上幾家必不可少。如大家對以上數據終端有意向,歡迎和我們聯繫,我們可代為聯絡相關負責人。


【建模Excel表】如您已是專業版、科技板-建模案例庫年度會員,可聯繫我們,提供憑證後,即可獲取重點案例建模EXCEL表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