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国后,我国会出现粮食危机吗?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引发越来越多危机。截至3月26日,至少已有越南等5国宣布停止或限制粮食出口。伊拉克粮食供应告急,依赖稻米及小麦进口的菲律宾、印尼等的供应也只能维持到6月。

封国后,我国会出现粮食危机吗?


而中国在3月28日开始全面封国,很多人开始担心这一举动不仅是把病毒封锁住,同时也把进出口贸易阻止封锁了。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我们一直都懂“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道理。我国人口众多,日均消耗巨大;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前一段时间大家一直在担心疫情持续会影响到今年的春耕问题,如果一旦影响那么必然会使粮食储备量降低;张文宏预测今年10月及以后有可能是国内疫情的又一高发期,说明疫情带来的影响不止是2020年。对于国内,封国不知何时结束;对于国外,粮食限制出口不知何时结束,未知也多大家越恐慌。同时也引起了国内粮价的动荡,很多人惊叹:“这么多年从未见过谷物这么贵过,就像没有看过美股熔断一样”。

封国后,我国会出现粮食危机吗?

那么问题来了,我国在这种情况下是否会出现粮食危机?我国的粮食在不进口的前提下到底能满足14亿人口吃多久?

首先要告诉大家的是:心放肚子里。

我国粮食保障的底气主要源自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粮食生产能力强自给率高。目前,我国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完全实现自给,谷物自给率超过95%。我国历来有重视粮食和农业生产的传统。

封国后,我国会出现粮食危机吗?

第二,粮食储备充足。“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袁隆平院士的这句告诫,任何时候都不能忘。因此国家一直重视此项工作。所以截至2019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16连丰”,余粮相当充足。据有关部门二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各类企业的稻谷、小麦库存超过国内一年的消费量。

封国后,我国会出现粮食危机吗?

第三,对外依存度低。我国每年进口粮食1亿多吨,主要以大豆、粗粮等为主,大米、小麦进口占国内消费总量分别为1%至2%,主要起品种调剂作用。虽然我们每年都在大量进口粮食,但是我们不缺粮食,同时我们也在出口粮食,实则依赖进口程度不高。

换句话说,大家完全可以不用担忧:中国粮食市场会出现混乱,我们完全有能力应对危机。

封国后,我国会出现粮食危机吗?


目前我国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我们要做的就是全力组织、支持春耕生产,保障夏粮丰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