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通過小說要素解讀毛姆心中的“月亮”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威廉· 薩默賽特·毛姆的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於1919年。這部作品距今已經有100年的歷史了,但是依然是很多人手中必備的一本書,它之所以永遠熠熠生輝,是因為這部作品裡面所表達的深刻意義值得我們永遠來拷問自己的內心。

《月亮與六便士》:通過小說要素解讀毛姆心中的“月亮”

作品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的生平為素材,描述了一個原本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斯特里克蘭德,突然之間就對藝術著了魔,不惜拋妻棄子,放棄了旁人看來優越美滿的生活,去巴黎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最後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用畫筆譜寫出自己光輝燦爛的生命,把生命的價值全部注入絢爛的畫布中的故事。

雖然主人公經歷了貧窮的糾纏,病魔的折磨,但是他從來沒有後悔過自己的選擇。在這部作品中我們看到了毛姆筆下的矛盾:自己的個性與社會和婚姻家庭之間的矛盾。這部作品衝破常規的故事情節,犀利地剖析了人們的人性,把一個個尖銳的現實問題擺在了眾人面前,讓眾多讀者都從作品中受到啟迪,拷問自己的內心呼喚,拷問世人的眼光,拷問任何時代的人性問題。

《月亮與六便士》:通過小說要素解讀毛姆心中的“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之所以這多麼多年都經久不衰,就是因為這部作品本身的魅力和帶給人類長久以來的思考。這次品讀的《月亮與六便士》是由李繼宏翻譯的,在他的翻譯中我們可以更加深刻來審視這本著作,同時在遣詞造句的精準使得這部作品更加擊中人心。

一、人物形象:注入靈魂的形象更會打動人心

很多讀者都知道,《月亮與六便士》故事的主角查爾斯·斯特里克蘭的原型是落魄、死備哀榮的印象派畫家保羅· 高更。

然而斯特里克蘭和高更這兩者身上也存在和很大的差異,因為前者是英國人,而後者是法國人;前者從來沒有“提起過風格和他大抵類似的畫家,比如說塞尚或者梵高,後者則與塞尚、梵高是頗有往來的朋友;斯特里克蘭死於麻風,高更死於梅毒。

《月亮與六便士》:通過小說要素解讀毛姆心中的“月亮”


但是在這兩個人身上也有著很多相同的地方:因為兩人都曾在交易所賣過股票,都是人到中年方始立志獻身藝術,都曾在潦倒不堪之際接受朋友的扶持,而後競和對方的妻子暗通款曲,也都曾遠赴浩瀚大洋之中的塔希提並在該島了卻餘生。

高更的生平是跌宕起伏的,這正是毛姆寫作素材的由來,只不過是經過毛姆的藝術加工之後,演繹成了斯特里克蘭這個人扣人心絃的一生。而且高更和毛姆筆下的斯特里克蘭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特徵:創作的衝動和乏味的生活之間的不可調和的矛盾。

然而除了斯特里克蘭,其他人物的性格談吐,也都有真實的原型,比如露絲·沃特福德取材於毛姆的好友維爾麗 漢特。而且在這部作品當中,作者是以一個敘述者的身份來講述“斯特里克蘭”的生活,其實真實的故事主角就是作者本身。

《月亮與六便士》:通過小說要素解讀毛姆心中的“月亮”


毛姆這種把自己的真實生活經歷融入自己作品的手法,讓這部作品中的每個人物都更具立體化,每一個人都有鮮明的特點,每個人物形象都被毛姆的筆注入靈魂,不論是雍常的畫家德克·斯特羅夫,還是背井離鄉的流民尼科爾斯船長等等。

在這些組成小說的所有人物中,我們看到的是當時社會階層之間的重重矛盾,我們看到的是每個人不同價值觀的體現,我們也被小說中的人物捆綁住情緒,最終在斯特里克蘭失去生命的那一刻得到釋放。

二、故事情節:離經叛道卻也得到內心的宣洩

《月亮與六便士》表面看起來是一個離經叛道的故事,擁有體面工作和完美家庭的斯特里克蘭突然放棄自己優越的生活,去追尋自己內心的聲音:畫畫。很多人會覺得斯特里克蘭這個人物形象並不真實,並且覺得他捨棄家庭投身藝術的動機也沒有的得到合理的解釋。

並且最初有人覺得毛姆旨在闡明藝術創作和世俗生活的矛盾,有的認為小說揭示了唯有藝術才能真正永恆的道理。然而毛姆藉由《月亮與六便士》想要表達的是精神優於物質,個體大於社會。

《月亮與六便士》:通過小說要素解讀毛姆心中的“月亮”


斯特里克蘭放棄自己舒適優越的中產階級生活,甘願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在我們一般人的眼裡是無法理解的;而且在拋家棄子之後他還背叛幫助自己的朋友,我們會覺得他就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大混蛋;但是在小說的結尾,我們卻被斯特里克蘭感動了。

因為斯特里克蘭最後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自己的內心夢想和生命的真正意義。我們生活在大千世界的芸芸眾生,我們絕大多數人都在生活的重壓之下踽踽獨行,我們不敢反抗,因為害怕失敗和失去;我們不敢追逐自己的夢想和內心的召喚,因為我們沒有斯特里克蘭一樣的勇氣。

《月亮與六便士》:通過小說要素解讀毛姆心中的“月亮”


而《月亮與六便士》這部小說,毛姆正是想要通過斯特里克蘭的一生來拷問人生的終極意義是什麼?就如書中所言:難道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讓你感到舒服的環境裡,讓你的內心得到安寧就是糟踐自己嗎?難道成為年入上萬英鎊的外科醫生、取得如花美眷就算是成功嗎?

這也就是說為什麼斯特里克蘭即使離經叛道,即使背上拋家棄子的罵名,即使背叛朋友等等,我們還是視他為我們眼中的英雄,是因為斯特里克蘭做出了很多人想做卻不敢做的事,和很多人想走卻不敢走的路。

三、典型環境:人物軌跡也是毛姆的一生印記

小說的背景全都設定在真實的地方,比如倫敦、巴黎、馬賽、塔希提等,書中關於這些地方的描寫,無論是社會風氣還是地理景觀,均是現實的寫照;尤其是毛姆對於倫敦生活、巴黎市井、馬賽妓院和塔希提景色的描寫,簡直就像歷史紀錄片般精準。

《月亮與六便士》:通過小說要素解讀毛姆心中的“月亮”


整個故事隨著敘事者在倫敦、巴黎和塔希提之間的輾轉而逐漸推進,跟作者本人的生活軌跡如出一轍。

無論在這部小說的哪個環節,敘事者都佔據了絕對核心的位置,斯特里克蘭自始至終都沒有直接登場,他的生平事蹟和內心活動完全由“我”通過轉述、觀察、推測和解釋來呈現。換言之,小說的主角是而且只能是第一人稱的敘事者。

毛姆是一個敘述者,也是一個故事的主角,他只不過是通過自己手中的筆,讓自己心中的人物形象都活了過來,遵循著自己的足跡,把自己人生的經歷和軌跡都和小說的主角融合在了一起,這種融合讓我們找不到任何可以窺視的縫隙,這就是毛姆寫作爐火純青的地步。

《月亮與六便士》:通過小說要素解讀毛姆心中的“月亮”


並且毛姆把自己的“小我”放大了格局,通過對於故事中人物的描寫,把整個社會中的生命意義都表現的淋漓盡致,所以全世界範圍內的讀者都會把這本書奉為自己的內心啟迪:我們活著真正的需要是什麼,是整天蜷縮在自己的殼子裡面苟且偷生,還是放手一搏去追求自己心底的呼喚呢?

這也會讓我們聯想到小說的名字:“月亮與六便士。”月亮象徵著崇高的理想追求和美妙的精神境界,也象徵著離開倫敦的斯特里克蘭和遠赴埃及的亞伯拉罕甘之如飴的清貧;六便士這種小面額的硬幣代表著世俗的雞蟲得失和蠅頭小利,也代表著卡邁克爾引以為傲的豪奢。

這也就是這部小說所要表達的終極意義:我想這取決於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取決於你認為你應該對社會坐出什麼貢獻,應該對自己有什麼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