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饭店》如何确保木村拓哉演35岁饭店前台不违和

日前,随着日本电影《假面饭店》DVD版的发行,中国观众终于可以看到该片的字幕版了。这是一部根据东野圭吾2011年创作的同名推理小说改编的电影。由铃木雅之执导,冈田道尚编剧,木村拓哉饰演男主角刑警新田浩介,长泽雅美饰演女主角饭店前台山岸尚美。原本电影最令人担心的是:以木村拓哉的年纪,站在饭店前台会不会显得太违和?另外就是原著中新田与尚美感情层面的互动太少,电影中会如何弥补这个缺憾令人期待。看过此片后就会发现:担心是多余的,两位主演也绝不辜负观众的期待。

《假面饭店》如何确保木村拓哉演35岁饭店前台不违和

媛姐是2019年1月中旬左右才看完《假面饭店》原著的,当时正值电影版在日本上映。为了更好的了解故事情节,所以媛姐才决定在看电影之前先看原著。具体《假面饭店》的故事讲述的是由于接连发生预告杀人案,而最新的一起案件现场留下的预告信息表明:下一起案件将发生在东京柯尔特西亚大饭店。但是对于犯罪嫌疑人是谁,谁将是下一个犯罪目标等关键问题,警方都还没有线索,所以只好派出了多位刑警假扮成服务人员潜伏在饭店中以期早日破案。在众多潜伏的刑警中,尤以假扮前台接待员的新田浩介为重。

原著中,之所以选择新田留在前台,一方面是前台接待人员要求形象佳,一般刑警难以胜任;另一方面,前台接待也是接触、观察往来饭店人员的最佳岗位。而饭店方面,则是安排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前台女接待人员山岸尚美协助新田的工作。电影中则略有不同,选择新田留在前台是因为他英语好,可以胜任前台工作要求。

由于新田这一角色在原著中是35岁左右,而木村拓哉却已年近半百。以他这样的年纪饰演一位站在饭店前台的新人会不会太违和?这是媛姐在看此片前最担心的。电影中,这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呢?就是用一批年纪更长的演员饰演他的上司或同僚,令观众明显感觉到他绝对是中生代。与他一同潜伏在饭店中的同事中,确实有年纪更轻的在假扮搬运行李的门童。但相较之下,木村拓哉饰演的新田,看上去比年轻同事更稳重、有经验,比年老的思维更活跃、体力也更好。然而,媛姐必须承认,原著中尚美和新田呈现在饭店客人面前的关系更像是老员工指导新人,电影中却没有那么明显的师傅带徒弟的感觉,而是弱化了新田的新人感。

《假面饭店》如何确保木村拓哉演35岁饭店前台不违和

即使饭店客人不曾注意到新田是否是新人的问题,但他身上却也有作为刑警自带的威严与气势,以及一些日常的行为习惯,而那恰恰是作为前台接待人员不该表现出来的。因此,在尚美看来,包括新田在内的一众潜伏在饭店中的刑警们,其实是很容易被看出破绽的。而在新田看来,尚美在工作中对于客人太过谦卑,总是低声下气地在尽量满足客人各种挑剔的要求。关键是她还要求新田也要那样,这当然不是他的职业和性格所能忍受的。可以说最初二人在对方眼中都是妨碍自己工作的拖累。这二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让原著的故事情节推进显得更有张力了。电影中,这部分则多是通过二人看到彼此言行后的神态或话语表现出来的。

随着新田和尚美接触的增多,两人对彼此的工作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与理解,在不知不觉中两人都受到了对方的影响,各自都有所改变。尤其是新田,在尚美这样一位模范服务人员的言传身教下,逐渐调整了自己的心态,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饭店前台接待人员。原著中这部分情节,多是以二人心理上的微妙变化来表现的。而电影中则是通过二人多次单独面对面沟通,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使得二人的关系变得更加微妙,也令故事走向变得更有趣。

《假面饭店》如何确保木村拓哉演35岁饭店前台不违和

在新田与尚美的工作磨合期,他们共同面对了入驻饭店戴着假面具的各种各样的客人。有故意把饭店浴袍藏在床下,想让工作人员误会客人偷了浴袍,然后借机找茬寻求赔偿的;有假装视觉障碍者替老伴提前来踩点的;有提前拿着老公照片叮嘱前台不要让对方接触自己,其实是来捉奸的;有为了报复别人,表现得蛮不讲理,只求饭店开除相关员工的;有预定了在饭店举办婚礼,却遭遇跟踪狂威胁的;有已婚公众人物在饭店与情人密会的……在这些客人们的假面具背后,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嫌疑人,谁又会是下一个犯罪目标呢?

随着潜伏在酒店的时间增长,包括新田在内的潜伏在饭店中的众多刑警们,也已经越来越习惯于以饭店工作人员的假面具示人。甚至连一直被尚美认为总在为客人以及饭店声誉着想的饭店高管们,他们真实的一面也远非尚美日常看到的那么简单。唯有尚美是一个单纯、善良、服务意识极强的饭店服务人员。其他很多人即使是在职场,也都是戴着一副假面具,在做着违背自己内心的事情。或许这就是人们对现实的一种妥协。而这也正是我们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的一种烦恼。

故事情节中,从新田处获知连环预告杀人案的侦破工作已有重大进展后,尚美曾经想要向领导汇报,却也担心因此连累警方错失抓住最重要嫌疑人的机会。在原著中,那段时间的尚美表现出了非常强烈的矛盾心理。后来她是在经过艰难抉择后,勉强选择戴上了一副临时的假面具。但等事情一解决后,她马上就选择了向领导坦承认错。这也正是尚美这个角色最难能可贵的一面。而在电影中,尚美那段时间只是稍有犹豫,很快就被新田说服,同意给他一天时间。随后,他俩都表示,如果不能抓到嫌疑人,两人都准备辞职。显然,他们俩都是那种不愿意总戴着假面具的人。据媛姐了解到的情况,甚至包括一些喜欢东野圭吾小说的读者,都并没有完全读懂他在《假面饭店》中表现出来的对“假面”的理解和其中隐藏的一些复杂想法。而那都会影响他们对原著和这部电影的评价。

媛姐曾看过一篇关于东野圭吾创作《假面饭店》这本书的自述,在其中他表示,感觉生活中大多数空间已经被年轻人和孩子占领了,而饭店在他看来是成年人能够展现成熟、沉稳的场所。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他创作了这部以饭店为背景的小说。并且他没有采用以群像剧的手法表现多个平行的故事,而是通过刑警和饭店服务人员这两个角色,把分散的故事全部连接起来形成了一条故事线。也正是借助这两个不同身份的角色视角,他在书中描绘出了走入这间饭店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同时也展现出了两位不同行业的人员在彼此眼中的专业形象。媛姐觉得,“假面”本身就是一种基于成熟的伪装,但有时会让像尚美这样的当事人感到心理负担很重。

电影中,就木村拓哉和长泽雅美的造型安排而言,确实很符合二人各自扮演的角色职业特征,让观众能明显感觉到不同行业对于工作人员在着装打扮、言行举止等多方面的不同要求。只是媛姐觉得,新田最初登场时的造型那凌乱、又略长的头发加上小胡子,令他显得太不修边幅了。不过也因此和潜伏在酒店后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假面具的效果。媛姐看到有人指责电影不该找熟脸扮演第四起案件的嫌疑人还强行化妆,导致一下就被看穿了。但媛姐觉得那不是根据案情进行推理得出的结论,所以并不是原著故事的逻辑问题。同时,那是基于对日本演员熟悉程度得出的结论,越是知之甚少反而更易得到正解,知道的越多可能产生更多怀疑。因此,所谓“一眼被看穿真凶”也不能算是电影中演员造型安排的不足。

本来,媛姐除了担忧木村拓哉饰演新田年龄有点大的问题,对于新田与尚美的对手戏是最期待的。原著中最后结局新田与尚美的关系显得有点暧昧,可是回顾整个故事,两个人之前一直表现得很敬业,完全是只谈工作不谈感情的。尽管后来二人越来越理解对方,却在感情层面互动很少。电影中,首先木村拓哉和长泽雅美二人在一众演员中,看上去就更相配。这算得上是为发展感情戏,在观众潜意识中提前进行了铺垫。其次是二人多次的单独沟通。他们喝着饮料讲述各自经历的状态,令人感觉是像朋友谈心,不像是职场关系的交流。再有就是他们对彼此职业表现的观察,也增进了相互的了解。尤其是新田对尚美一些行为举止细节的捕捉,比如尚美对客房内镇尺的摆放都是要保证饭店标识的正向,不允许随意放置。也正是这种小细节成为了新田锁定嫌疑人躲藏位置,并最终实施抓捕的关键线索。

电影的结尾出现了一段幻想中的假面舞会场景,这令媛姐怀疑导演和编剧是不是有意继续拍摄东野圭吾假面系列的另一部作品《假面之夜》。据媛姐所知,假面系列中按创作时间排序《假面饭店》是第一部,第二部是《假面前夜》,讲述的是新田与尚美相识以前的事,第三部才是《假面之夜》。不知道是否三部作品都会由同一批演职人员拍摄成电影。如果可以实现,媛姐也十分期待。

总之,媛姐觉得电影版《假面饭店》对于原著的还原度是很高的。但或许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会觉得电影中参与客串的、脸熟的日本演员很多,他们的出现却好象和故事主线的案件无关。其实这是由于电影中对于前三起命案的细节展现比较少,没有让观众全面了解到第四起案件的嫌疑人和犯罪目标都是不确定的,而这双重的不确定性给警方破案增添了更多阻碍。正是由于出现在饭店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下一起案件的当事人,所以新田他们才会去留意那么多貌似无关的客人。媛姐觉得在看电影版之前,如果有时间还是看一下原著更有助于理清整个故事的逻辑与人物关系。这毕竟是根据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改编的电影,多少还是有点烧脑的。

此前,导演铃木雅之曾携《假面饭店》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并分享了电影幕后故事。据悉,这部在日本创造了46亿日元票房佳绩的电影有望登陆中国影院。媛姐认为,这部电影中包括配乐在内的很多细节处理都是值得仔细品味的。对于东野圭吾的粉丝来说,也不用担心看完原著再看电影会失望。急于看到电影的观众,现在已经可以在网上获得此片资源。不急的观众可以考虑先看原著,等该片在中国上映后再到电影院欣赏。(作者:李淑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