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字告诉你,初入职场应该去大公司还是小企业?

*点击右上角【关注】佳恒2020,欢迎您与一名年轻的能源企业高管,曾经的世界500强公关负责人,曾曾经的时政记者同行,见证跨界职场人生



3000字告诉你,初入职场应该去大公司还是小企业?

这个职场问题,接近于是个伪命题。

这件事,你不用能动机去分析,因为有的人选择大公司是看中稳定,有的人选择小企业恰恰也是看中安逸;有的人中意大公司是因为有挑战,有的人非要去小企业的原因亦复如此。所以,不能说选择大公司,就代表拥有一模一样的职场态度。

就好像,你不能说每一个穿superme的人都刷过抖音一样。

让我们来看一种典型的选择困难。

一名刚入职场一两年的年轻人,遇到了跳槽的机会,一边是大公司,一边是小企业,他很苦恼。

于是有人会有这样一种典型建议:

1.如果你计划三年之后跳槽,需要一段镀金的日子,那么去大公司是最好选择。这样当你离开的时候,既有品牌力,也具备了对组织的理解能力;


2.如果你计划创业,那么去小企业吧,你能迅速获得完整操盘一家公司的能力,这不正是你想要的吗?年轻人深以为然。

这样的建议,当然非常标准而且诚恳。只是考虑到这个世界足够复杂,这样的建议,本身掉进了两个陷阱——

一、有些大公司,不一定大。我们其实最好用“成熟”来定义大公司。因为有些急剧人数增长的大公司,如果仔细看,其实只是小团队搭上了大公司的架子。这样的结构,使得大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有可能还比不上小企业,说倒就倒了——看看某些P2P公司,品牌力已经是负分。

二、小公司和创业公司不能画等号。它们之间的重大不同,是市场是否还在持续增长。比如说,修钢笔的公司,无论如何都只能归类为小公司,而不是创业公司,因为这个市场容量决定了它只能越来越小,它最大的规律就是:正在消失。

这个举例很极端,但很能说明问题。类似的陷阱还有一些。

我们可以让这个题目更仿真:一份华为这样的大公司offer,普通职位,不带团队,薪酬中等;一份某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技术高级总监,带研发小团队,薪酬中上。你选哪一个?

其实无论做哪种选择,都很难“正确”。

因为如果你对最尖端的技术非常有感,而且对成为一个小团队的管理者这种事毫无兴趣,也就是沙因教授在职业锚理论中描述的“技术向人才”,那么进入像华为这样的侧重研发的大公司,是对的;同样,如果你的成就感来自带领一群比自己强的人去实现目标,是“管理向人才”,那么第二份工作更合适。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于是,我们会看到,衡量一份工作值得不值得的指标,“大公司”和“小企业”不是唯一选项,甚至不是最重要的选项。我们不是在为逻辑选择答案,我们是在为人选择答案。


3000字告诉你,初入职场应该去大公司还是小企业?

品牌力,是一个人在职场的重要资产。

去大公司修炼品牌力,警惕成为“螺丝钉”

我会建议从两个新的纬度来考虑工作选择这件事:

对外,它会不会让我的品牌力更强?

对内,它会不会让我对组织规律的理解力更深?

因为这两项能力,虽然不是现金,但几乎就是已经开出的延期支票。大公司和小企业,给人的东西,其实是一体两面。

大公司给人两样东西:对外是品牌力,让我更有名;对内是对组织规律的理解力,使我更深刻。

先说品牌力。很有意思,我从事公关传播这么长时间,也没有认为品牌是极端重要的事。真正给我上了一课的,倒是某次跨国电话会议,某位非常高级别的领导,对外国参会者说,“品牌是我们的最高战略”。我愣了几秒——因为这位领导并不直接管品牌,甚至我认为他好像不应该“懂”品牌。所以第一下我是质疑的,不过记者生涯让我保持了一种工作习惯:我质疑它,但我会接着质疑我的第一反应,然后带着问题去求证。

对于所有成名有势的人,我都会特意去观察他们讲话的反常之处,因为反常才是需要勇气的,规律往往在颠倒的地方。

求证的结果是,我发现品牌确实是企业,特别是大公司最宝贵的资产。

在1930年代,美国消费者通过广播广告,接收商品信息;再后来,邮寄广告兴起时,约瑟夫-休格曼能写出一本《文案训练手册》传世;今天,最时髦的讲法是“占领用户心智”。这些都是看不见的东西,但是它大大缩短消费者做出决策的时间。美国前总统柯立芝很早就明白了这一点。他讲过这样一段话,美国是一个商业国家,“修建了工厂就是修建了教堂”。所以具体到个人,最直接的证明就是,如果你来自IBM、华为、GE这样的大公司,人们会立即缩短判断你能力的时间,这就是品牌带来的,对人心智的影响。

不过这只是第一步,也有很多人出身名门,跳到另一家小企业之后泯然众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一直在做大公司体系当中的“小螺丝钉”——他没有获得对组织规律的理解力。


3000字告诉你,初入职场应该去大公司还是小企业?

避免成为大公司“小螺丝钉”,也不能把平台当作自己的本事。


“别错把平台当作你的本事”这句话也不对

对内,大公司给人的另一项能力,是对组织规律的理解力。

这句话有点拗口。

举个例子,如果没有在大公司呆过,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不明白,为什么不同部门之间的同事会是敌人?那些在格子间工作了一辈子的人,终其一生,是在和对面看不顺眼的同事明争暗斗,顺带输出了一些工作成果。

这是一种真相。

当然,它也是追问的入口,为什么我们是敌人?什么时间段可以合作?什么事情要保持警惕?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私人友谊?关键时刻谁能扭转这种局面?

所以我常常想,其实大公司的公关,看起来体系成熟、预算充足,但很多时候不堪一击。你理解它的规则,你就知道什么动作发生之后,它无心也无力。

抱怨大公司病无益。毕竟你总能看到,很多人在不同的大公司间跳来跳去,还是能收获很多朋友和合作,究其原因,就是对组织规律的理解。

这让他长出了一种游牧民族的本事:骑上马,全世界都是我的补给站。至于在大公司人们看重的:对资源的获取,对能力的培养,都是建立在这种对规律的理解力基础之上。你会发现,有一类人,离开了大公司好像突然就失去了能力,然后紧跟着出现一种论调,用“别错把平台当作你的本事”来强化这种落差。其实他们只是始终把手里的金锄头攥得紧紧的,即使是已经离开了耕地来到了草原,姿势也一样。


3000字告诉你,初入职场应该去大公司还是小企业?

狮子能越过去的地方,狐狸跟着跳就会摔死。


确保自己的品牌力更强、组织规则理解力更深

小企业可以给我的,几乎就是大公司的反面。

所以我们完全翻过来试试:

如果你有很强的个人品牌力,你自己就是品牌(能带货),那么小企业适合你。如果你的工作方式不是那么标准化,也就是说,这里缺乏大公司的那种组织规律,那么在小企业会很自在。

只是,小企业比较典型的场景是,这里常常出现一群自控力比较弱的人。

大家从非标准化的方式去工作,并称之为“硅谷风格”。其实这有可能犯了一个见地上的错误,就是:狮子能越过去的地方,狐狸跟着跳就会摔死。

有趣的是,几乎所有的小企业,对成功的想象都是变成大公司。在变大过程中,总是要经历这样的几个阶段:团队自控-形成管理力-形成领导力-创建组织内规则-将规则内化为文化。

于是,稍微遇到阻碍无法解决,或者领导者稍微失去耐心,就会采取最直接、最偷懒、最规避责任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产生职场冲突。然后当事人不禁感叹一句:我还是成为了那个我曾经讨厌的人。公司终于成为了我讨厌的样子。

其实这都是过程,毕竟公司是长出来的,结果是无法获取的。以上这些,就是大公司和小公司在基本盘上的差异。取决于你如何使用,让自己在这段旅程结束之后,对外的品牌力更强、对内的组织规则理解力更深。这是一个逐渐走入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我们同样可以用“黄金圈法则”来理解它。

3000字告诉你,初入职场应该去大公司还是小企业?

美国作家西蒙-斯涅克在TED演讲中提出黄金圈法则,它认为在沟通表达上,按照一个特定的结构来表达,先说why(初心),再说how(过程),最后是what(结果)。

乔布斯将它发展为一种企业的思考方式,直指问题的核心,从为什么开始,然后是如何做,最后才是做什么。这和一般人的思维不太一样。

大众思维会认为,要先从最“接地气”的地方开始:先从做什么开始,然后讨论如何做,最后问为什么这么做。所以,讨论去大公司还是小企业,这个问题其实在黄金圈的最外围。没有明白无误的搞清楚why之前,讨论what是有可能越讨论越偏离的。

所以大公司和小公司的选择还重要吗?

过河需要选一艘船,有的船很大很豪华,但是慢;有的船很小很破旧,但是快。

与其纠结选择哪艘船,不如想明白目的地是哪,毕竟过了河,你就不再需要船。

只是有人不停的告诉你,这艘船离家近,坐那艘船能赚更多的钱,后面那艘不得了,能飞起来。

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一位美国教授见到了一名中国的隐士,他问隐士,如果我努力工作,好好做科研,我这辈子会是什么样?隐士看着他说,你会成为一名卓越的教授。

顿了顿,隐士讲出了一句话,“假如这就是你想要的全部的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