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洋务运动在中国行不通,这种说法对吗?

鲁山水


洋务运动在中国行不通,不能使中国彻底摆脱积贫积弱点困境,没毛病。但如果有“当时”这个时间限制,那这个命题就变了。

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与性质

洋务运动的背景只有八个字:西学东渐、内忧外患。

(明末重臣徐光启就是最早受到西学影响的传统知识分子之一)

西学东渐,是指明末以来西方学术思想逐渐传入中国的一个历史现象。鸦片战争后,西学的数量陡然增多,其先进性也越来越得到中国统治阶层的注意和肯定,这是洋务运动得以进行的必要物质和思想基础。

洋务运动起源于19世纪50、年代。此时的中国外战败于两次鸦片战争,屡屡丧师失地、屈膝赔款,内部则深受太平天国等农民运动的打击,面临空前严重的统治危机。

在此背景下,为了挽救危局,清政府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包括中央的奕䜣、文祥和地方的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人,掀起了长达数十年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

(瓜尔佳·文祥是清朝中央政府的洋务派,他和恭亲王奕䜣一起创办了京师同文馆,该校后并入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

洋务派以学习西方技术为主,坚持“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直接目的在于“自强”和“求富”,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清朝统治,属于晚清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洋务运动在当时是值得肯定的,也是相对可行的

比起林则徐、魏源等早期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著书立说传播西学,洋务派学习技术无疑是更加进步的。

有人或许会说,当时中国的孱弱在于思想,在于制度,洋务运动实际上是治标不治本的。这一点我无法否认,但题干是“当时”,洋务运动在当时是最现实的救国方法。

(太平天国实际上是清政府和西方列强联手镇压下去的)

此时的清王朝,在西方列强的扶持下(列强一直到清朝灭亡前夕才彻底将其放弃仍然具备相当的对国内的统治能力,用古人的思维来说就是“气数已衰而未尽”。

孙中山在19世纪90年代和20世纪初革命都那样费劲,在50、60年代如何暴力推翻清王朝?革命意识传播不广,革命对象力量强大,革命在此时行不通。

通常情况下,革命思想和革命的关系是:革命思想推动革命,革命进一步传播革命思想。现在前半句话都没做到,思想解放怎么可能?

(法国大革命受到了启蒙运动的影响,而它又反过来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发展)

所以,更先进的革命和思想解放时机还不够成熟,那总不可能继续守旧吧?一个太前卫,一个太落后,怎么办?那就搞洋务运动!

所以,洋务运动是当时最可行的方法。虽然洋务运动以破产失败告终,但它对中国近代工业和教育业的推动作用也不可否认。

历史从来都是讲究规律性的,没有洋务运动,前洋务时代不可能直接飞跃到后洋务时代。

(洋务运动的标志之一——江南制造总局)

洋务运动的作用值得肯定,在当时也可行,但根本上治不了本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不是与民同乐,而是维护封建统治,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要爱新觉罗甚至叶赫那拉继续坐稳皇位。

这就和中国进步、解放相冲突了,所以即便没有甲午战争的冲击,洋务运动也不可能真的造就中国的强大,甲午战争只是扯下了洋务派的遮羞布罢了。


司文郎中


少荃经史屋,不一样的读史角度。

少荃先抛出结论:

洋务运动对中国来说,一直行得通;但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却行不通。

如何正确理解洋务运动在晚清社会中的作用,少荃给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帮助理解:

说有一个乡办的大型民营家族企业,突然受到了一个城市现代化工厂的业务冲击,市场份额在被急速侵吞,极有可能面临倒闭危机。

于是老板派高管去对方工厂考察,得出的结论是:对方拥有现代化生产设备,效率极高,产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相对自己有过之而无不及。鉴于高管亲眼目睹一切,因此让其出一个可行性的方案。高管从“自身可管理范围”开始着手,引进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投入使用。鉴于工厂中无人可操作新设备,因此通过外聘城市人才进行学习教导。

这,其实就是“洋务运动”最简单的雏形。

技术“无罪”人“有罪”

洋务运动,只是一种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改革方式,它能有效缩短同强国之间的技术差距,目的也是为了自强、求富,能从根本上维护住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这样的思维路径是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诉求,也符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对侵略的需要,因此无论是从动机还是意愿,洋务运动的开展是极其有效,且迫切需要的。

时至今日,我们现在的中国任旧有必要继续向先进的技术参考学习,这是毋庸置疑的。“师夷长技以自强”,这尽管是从晚清洋务运动开始,但却持续了近100多年,这是一个以理性客观为出发点的国家所需要的素质,因为技术本“无罪”。

多年前,“kuai播”CEO王欣曾发出过一声著名的辩护——“技术无罪”。确实,技术本身并不会向结果导向,能决定技术表现结果的,只有使用的人。

洋务运动没人才

很无奈,对于晚清的当权统治者来说,洋务运动可以大肆兴办,朝廷可以支持鼓励地方重臣搞洋务,但唯一“红线”就是不能触及统治形式,仍旧要保持“中体西用”。

这就造成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学习深入到洋务运动中的人才,不能获得体制的认可,很难迁升仕途;而通过科举八股走上仕途的人才,尽管被国家认可,但却对“师夷”极其排斥。因此造成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国家认可的人才排斥洋务,专研洋务的人才政府不认可”,因此尽管洋务名臣们在不遗余力地大搞,但人才的输入却十分受限。

这也就是曾国藩和李鸿章派幼童出国留洋学习的最根本原因。因为国内教育很大程度是往国家体制而去,并视洋务为“奇技淫巧”,这种观念极难在短期内扭转。

当初恭亲王奕欣署理总理事务衙门,因难以招收学洋务的人才,曾向慈禧太后进言,希望让正途出身的人来学习天文、算数、机器制造,就从太学的人才里挑选。当时太学的清流领袖倭仁听后坚决反对,上书说出观点“大清天宝物华,人才济济,怎能屈身向蛮夷学习,这是丢大清的脸面”。恭亲王听后怒不可遏,说他迂腐不化,但也无可奈何。于是心生将计就计之法,立马上书慈禧说“倭仁大人手下皆是天子门生,定有熟通制器之才,所以赶紧为朝廷推荐几名……”,慈禧一听居然同意,逼得倭仁终于没办法厚着脸向慈禧认错。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晚清洋务运动彻底落实的最大阻碍,其实是自上而下对器术浮于表面的重视,以及不能够为洋务新开辟人才通道。

话又说回来,对既得利益者来说,搞洋务除了自强求富抵御侵略外,最大的根本还是维护住现有体制。如果洋务上来就先改变体制,那搞的还有什么意义。

后记

其实洋务运动“配套”的还有民族资本工商业的兴起,为的是“求富”。毕竟洋务运动是需要大量资本来帮助其进行运作的,但任旧是碍于体制原因,民族工商业表现不出应有的活力,并不能同洋务运动进行有效配合,因此步履艰难。

严格意义上说,甲午战争并不是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了,而是标志着洋务运动救不活封建体制。


少荃经史屋


洋务运动在中国行不通是对的。

但是,我要解释一下上面这句话。

因为这是两个问题。

一、洋务运动是一场由清政府主导的社会化的自强求富运动,洋务运动是否成功要看它是否达成了既定目标。

二、洋务运动能否行得通的标准是其内在的核心问题是否能够得到解决,也就是是否拯救了当时中国的危亡。

根据历史情况来看,洋务运动既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标,更没有挽救当时中国的危亡状况。

所以,洋务运动失败了,同时,洋务运动也是一条行不通的拯救中国的道路。

从成果看,洋务运动是否成功了

▲签订《马关条约》

洋务运动的内容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自强,主要是兴练新军,创办南北洋,在军事上重新改造清朝的军队,以期通过打造新型军队和建设海军来达到军事图强的目的。

结果很明显,甲午中日战争,一场海战把清朝打回原形。历经近30年的军事建设,其实不堪一击。自保的能力都没有,更不用提保家卫国了。

二是求富,主要兴办工矿企业,创办汉阳铁厂,开平煤矿,轮船招商局等实体企业。企图通过建设一批新型重工业,一方面为军事建设提供工业保障,一方面在经济上抵抗西方工业化对中国经济的摧残。

结果一样很明显,清朝不成体系的工业建设形不成完备的产业链,除了填饱做工业的那批达官贵人。既没有给南北洋提供可靠的军事后勤保障,也没有抵御住西方工业化对中国经济的摧残。

从结果看,洋务运动不管是在自强上还是在求富上都没有完成既定的目标。所以,洋务运动失败了。

从道路看,洋务运动是否拯救了危亡中的中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清朝末年的中外矛盾,其本质是资本主义国家对封建主义国家的降维打击。

这种打击是全方位的,从政治制度,到社会生产关系,到社会生产能力,到适应这个社会情况下的各方面综合力量对落后的清王朝的打击。

所以,以小农经济立国的封建的清王朝在这场对抗中注定是要失败的。

作为封建国家,除非他有巨大的勇气和决心革除封建主义的弊病,自发的变革为资本主义国家,否则不管他发起了什么样的运动,都不可能成功。

比如沙俄的变革,比如日本的变革,从封建主义自发的进入资本主义,所以他们富强了。

但是洋务运动的本质是拯救封建主义的清朝,这在道路上就已经失败了。

一个儿童,吃再多的钙片,喝再多的牛奶,如果不改变他是儿童的本质,不让他蜕变成为一个真正的壮硕的成年人,那么他也不可能在决斗中战胜一个身高马大的成年人。

所以,洋务运动不管从成果还是从路线上看,都是一条不能成功,也行不通的道路。


风陵流度


这种说法其实对也不对。因为事实是洋务运动确实是失败了,所以这句话没错。可是具体失败的原因是复杂的,也许只是操作层面的事情并非是这种运动从根本上就行不通。

中日两国的改良运动到底差别在哪里?

在课本上,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因为只吸取西方先进的生产力而没有从更深入的层面进行改革而导致失败。这个说法没错,但是并非没有指得讨论的地方。首先,日本的明治维新从事实上来讲,比中国的洋务运动实际上差不了多少。所谓的首相、内阁、议会对于天皇权力的制约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从甲午中日战争和二战时期,日本士兵对于天皇的狂热就可以看出,天皇的权力非但没有减小,还以法律的名义正式被认可。仅就甲午中日战争中,伊藤博文,伊东祐亨,桦山资纪、山县有朋都是君主权力的强烈支持者。中日两国真正的差距在于,日本国君明臣贤,整个官僚体系涌现了许多的杰出人才,文武官员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因而能够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也能够真正为了战略的实现而进行牺牲。而清朝的失败也不一定是因为体制,而是因为人。如果把慈禧太后和光绪换成了孝庄太后和康熙,那么成败是非恐怕就要逆转了。

洋务运动应该怎么改

从世界历史上看来,基本上在这一时期的改革都是洋务运动的基本套路,虽然在一些细节上有所差异,但大体上的都是类似的。也有人说过19世纪是改革的时代,20世纪是革命的时代。洋务运动事实上从机械与科技的角度为清政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国家在实力上也确实有所提高。直接产物——北洋海军在一定的时间内是亚洲第一海军,但是自从1891年后就基本上不再添置新的军舰,北洋水师的衰落也是由此而来。但是如果当时清政府内部的矛盾少一些,关系更加融洽一些,上层统治者更加英明一些,保持了军舰的添置和经费,那么北洋舰队肯定不会输得这么惨。所以说,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未必是洋务运动行不通,而是这些人在当时怎么做也行不通。

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的碰撞实际并非始于甲午海战

中日之间的第一次正面冲突实际上应该回溯到1871年的牡丹社时间。但是的洋务运动已见成效,明治维新也在不断发展。双方的第一次交锋就是在1871年,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是琉球国宫古岛岛民上缴年贡的船队归途中遇台风漂流至台湾东南部,船上69人当中三人溺死,54人被台湾原住民杀害,仅12人生还回国。1874年,日本利用琉球国既向清朝朝贡也先日本朝贡的借口,称琉球也是日本属邦,并以此为借口发动大举进攻台湾岛的军事行动,这场战争日本没有达到入侵台湾的目的。但是,却从侧面获得了重大的外交胜利。1884年,爆发长崎事件,北洋水师铁甲舰造访长崎,水兵和当地警察发生械斗互有死伤。北洋水师总教习琅威理甚至主张对日开战:“即日行动,置日本海军于不振之地。”当时日本海军才刚刚起步,绝非中国海军的对手。由此可见清朝经过洋务运动的发展,截止到1884年还保留着压制能力,所以,不能说洋务运动是行不通的。


经典守望者


不是洋务运动在中国行不通,而是当时的清政府的话事人慈禧认识不到从根本上改变制度,从而进行真正的救国图存。

慈禧支持鬼子六和李鸿章搞洋务运动更多的是她挨打挨怕了,她想用西方人的武器保护自身利益,以及剿灭太平天国。

出发点一开始就是错误

所以说从慈禧支持恭亲王鬼子六和李鸿章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自卫外加消灭农民起义,她的出发点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保障封建贵族阶级利益,而不是改变制度,进行根本的救亡图存。

清政府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洋务运动,同时期其实日本也开始了明治维新,咱们把清政府和日本进行对比就知道问题就在于出发点是错误的。

日本明治维新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制度进行了革新,明治天皇彻底废除了以幕府将军为代表的封建贵族统治阶级的权力,开始了资本主义制度化改革。

而清政府呢?只是对西方的表皮层面进行模仿学习,比如买武器、仿造武器等等,他们根本没有想过用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来代替封建制度。

为什么不能进行制度改革,就是因为这回触及到以慈禧为首的封建贵族统治阶级利益,所以慈溪不可能,而后来的傀儡皇帝光绪帝想效仿明治维新,如果他能在戊戌变法中胜出,或许光绪会像明治一样进行本质上的改变。

洋务运动没有往深了进行革新

洋务运动局限性其实很强,它并没有往深了进行革新,它在推进过程中一旦遇到封建制的弊端和守旧派的反对,它就立刻停止不会再往深了去改变,所以这个问题在于主持洋务运动的鬼子六和李鸿章软弱性。

其实这怪不得他们两位,因为毕竟他们的权力是慈禧赋予的,慈禧本质是代表着封建贵族统治阶层,所以不疼不痒的革新运动可以进行,但是一旦触及深层,慈禧也是会反对的。

所以几乎和同时期进行西方化学习的日本最终在甲午海战中打败了清政府,也宣告了清政府洋务运动的失败。

其实甲午海战是最能展现清政府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成果的战斗,这场战斗其实归根到底拼的是双方主事人的能力水平,日本的明治天皇和清朝的慈禧老佛爷孰优孰劣大家应该很清楚了,所以甲午海战清政府战败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一方面日本大力推行资本主义制度化,一方面清政府虽然进行洋务运动,却处处受到以慈禧为首的封建贵族制掣,所以在同样发展三十多年后开打的甲午海战,清政府怎么有资本能赢呢?

写在最后

所以不是说洋务运动在中国行不通,而是当时各方面因素导致了洋务运动无法深入开展下去,洋务运动受限于封建制度的弊端,缺乏合理完整的规划,话事人慈禧的识见与能力都非常不足,保守派的反对,以及几千年来中国的官僚体系作风等等诸多因素,最终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但是归根到底最大的责任人不在于李鸿章而在于慈禧太后,其实按照洋务运动的发展形势往深了发展它必定能替代变法,进行根本制度的革新,但是它往深了根本实行不下去,主要的原因在于决定者慈禧见识短浅,能力不足,她只求稳,想保住自身的利益,所以每当洋务运动一遇阻力,慈禧必定指使李鸿章妥协,李鸿章这辈子没少替她背锅。

不怕英明神武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明治天皇对上慈禧太后,李鸿章想不背锅都难啊。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小岛知风


洋務運動失敗的標誌事件就是甲午戰爭,也是證明。


TonyDeng


完全正确,以下是我的观点:

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败于全面向西方学习的“明治维新”,其事实几为人所共知,其教训多有评述。1860年代以后,大清洋务运动在中国实行经济改革并且保留封建制度,虽然使生产力得到一些发展,经济持续多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重新占到20%以上,铁厂、煤矿、铁路等一大批重大工程相继建成,江南制造总局、上海机器织布局、中国通商银行等企业以及学堂、新军蓬勃发展,尤其是以北洋海军为代表的现代国防,实力亚洲第一,世界前列;这些辉煌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华特色”封建制度的无比优越,充分证明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大清模式”的无比正确。然而,甲午一战,貌似强大的大清海军全军覆没。自此之后,大清军队屡战屡败,直至帝国灭亡,中华民族陷入近百年的屈辱和衰退之中。

究其原因,并非船不坚、炮不利、士卒无决死之心,而是大清帝国早已千疮百孔、腐败丛生的体制。洋务运动在中国实行经济改革并且保留封建制度,虽然使生产力得到一些发展,但在封建制下,少数人很容易以权谋私,侵害大多数人的利益,导致腐败丛生,经济凋敝,民众不满日益高涨。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成为扭曲的矛盾。纵有像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这样的所谓中兴之臣,也是独木难支,难挽大厦于既倒。由此可见,一时之兴不等于长久之兴,制度才是国家兴衰的关键。

要想改变一个社会,特别是像中国这样有几千年历史的社会是非常难的。守旧的势力非常强大,以往的体制内的变革往往都是旧势力取得胜利,变革势力被打压下去,这样一拖延,往往就是几十年或一个世纪过去了,社会存在的问题依旧,最后的解决办法就是暴力革命,天下大乱,所有的阶级在这个过程中同归于尽,然后再重新洗牌,重新开始。

任何改良在中国行不通,就是既得利益集团整体缺乏妥协精神,得势不饶人,但最后都不得其善终。慈禧不仅害了大清国,害了“龙子龙孙”,更害了中国百年,最后连自己精心修筑的坟墓——她妄图死后继续生活的天堂,也没有避免被强盗盗掘和扬尸的结果。

中国的政治文明进展缓慢而且艰辛,探究其主要原因就是整体民智未能开发和开放。我们背负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沉重包袱,自大、自恋,闭国自守,可当国门被打开,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时候,就傻了眼,但还不服气,实在没有什么可炫耀的了,还有四书五经,还有用神秘主义包装起来的那些体操格斗之类的东西,吓唬吓唬洋人,也欺骗欺骗自己。

专制的实质是强加于人,即把个人的意志强加于他人。其实在专制的社会里专制的思想并不是最高领导人所独有的,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所以由专制转向民主,并不只是改变个别人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要改造所有的人——起码是大多数人,改造一个社会。那种认为改变或更换一两个领导人就可以办到的想法是天真的。所以正确地说,葬送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并不是慈禧太后一个人,而是中国社会


看我的帽子漂亮吗YD


“洋务运动在中国行不通,”我对这个观点不大认同,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也利于现在科学技术发展

采取洋务运动是想引进西方国家的军事装备及科技技术,为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对晚清发起了一场自救运动,洋务派中央以奕䜣为代表,其他地方以曾国潘、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洋务运动的前期主导思想是“自强”,创办了近代工业,仿照造洋枪洋炮,聘请洋人工匠,待技术成熟就培养自己的技术人员;到了洋务运动的后期主导思想是“求富”,大力创办民用企业,为了方便运输还创办了中国第一个铁路

洋务派还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学堂,选送了几批学生外出留学,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还修建了三支海军分别是北洋、南洋、福建。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很明确,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用学习洋人的技术,用来抵抗洋人的侵略;中体是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西用是指西方的科学技术,前者是学习技术,后者是用于实践,这在当时的中国已经是很了不起的。

洋务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是清政府过于腐败,还没认清清朝的现状,只学习了西方先进的技术科,没有改变中国人民封建社会的思想,不利于洋务运动长久发展,最终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正是有了洋务运动,不在闭关锁国,中国才能避免和世界各地脱轨,洋务运动虽然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是它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创办了多个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也对西方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史海影视


是的,洋务运动跟中国当时的制度和文化的土壤不符合,只学了皮毛,还学得不好,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尝试,必然会导致失败

洋务运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大致从1861年1872年,强调建立翻译馆、新式学堂及派遣留学生来吸纳西洋的火器、机器、科学知识,培养技术和外交人才。如设立总理衙门,设立同文馆,开办洋炮局,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金陵机器制造局、选派幼童赴美留学。

本阶段主要强调发展军工企业,师夷长技以制夷

江南制造局

2、第二阶段: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大家越来越认识到,财富是权力的基础--一个国家要强大,必须要富有。新式国防远比传统国防花费大,必须有更好的交通体系、工业和企业做支撑,这一阶段除了军工产业外,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发展一些追求利润的企业,如轮船、铁路、开矿和电报,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织呢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电报总局等。这是典型的“官督商办”模式,企业的资金来自于私人资金,但是出资入股的商人被排斥在经营之外,经营权则掌握在官府指定的官员或没有股金的个人手中。

京张铁路

3、第三阶段:1885年到1895年期间,对陆海军建设的重视延续了下去,1885年组建海军衙门,1888年正式成立北洋水师。同时开办轻工业以求国富的想法也越来越得到认同。如建立海军衙门、张之洞开设织布局和铁政局、大冶铁矿、汉阳铁厂、萍乡煤矿,李鸿章开办伦章造纸厂、贵阳制铁厂、创立火柴公司等等。

北洋舰队

1895年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自强运动的失败

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轮船、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尝试。自强的努力仅仅触及了现代化的表皮,而没有获得工业化的突破。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缺乏协调

洋务运动是在各省级督抚在没有中央指导、规划和协调的情形下发动的,各省的运动领导人相互竞争而不是相互合作,且把他们的成就视为其个人权力的根基。地方主义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倾向非常顽固,以至于北洋水师在面对日本海军时,南洋水师竟然保持“中立”。

2、制度的阻碍

自强运动的倡导者推动现代的规划,是为了竭力巩固而非取代现有的秩序,而且全然没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和现代变革的概念,占主导的仍然是旧时制度。另外自强运动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方式,缺乏大众的参与,不具备像明治时代的日本那样的底层民众支持。背负传统包袱的中国官吏们无法挣脱由来已久的对商人的藐视,压制民办实业家和私家竞争,并且未能在官办工业或官督商办企业中注入个人的能动性。

3、资本匮乏

因为鸦片和战败赔款,本就不富余的资本更加捉襟见肘,而洋务运动的实业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的。

4、外国帝国主义

日本、英国、俄国、法国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制,外国并不愿中国真正富强。

5、保守派势力强大

大部分士大夫将夷务和洋务视为“卑”、“野”之事,认为有损于他们的尊严,守旧势力非常强大,几百年的闭关锁国养成的自大和自闭,并没有一下子被鸦片战争给敲醒。

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它仍然给中国播下现代化的种子。


锋芒无限


我觉得并不存在一种方法行不行得通,只能说这个方法是否适合当时的社会情况,以我所见洋务运动在当时是能够行得通的,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清政府的国力,减缓了其衰败之势,只是其缺点在于并未涉及到政治体制的改变,仅仅只是扬汤止沸的权宜之法,而非能够釜底抽薪的决定命运的国策。

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从根本上出发点就错了。不纠结于到底是君主立宪还是共和制,不改变政体,不改变中国农业立国的根本,不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跟不上时代潮流,那迟早是要被时代所抛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