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孩子遇到某類事物就特別恐懼?從生物學角度,告訴你答案

上週同事的女兒過生日,同事特地給女兒買了一個大型的毛絨玩具,本以為孩子會很高興,卻沒想到差點搞砸了女兒的生日會。據同事說,生日那天,當他把玩具拿給孩子的時候,並沒有看到想象中女兒驚喜的樣子,反而好像是給了女兒一個巨大的驚嚇。

為何孩子遇到某類事物就特別恐懼?從生物學角度,告訴你答案

當著許多小朋友的面,女兒嚎啕大哭,驚慌失措的跑向媽媽,險些將桌上的蛋糕碰到地上,場面一度十分混亂,直到送走來參加同學會的孩子們,女兒還是窩在媽媽的懷裡抽泣,這讓同事非常困惑,一直以來,大多數人都是對蟲子、蛇這一類面目醜陋的生物充滿恐懼,他不明白為什麼一個看起來非常可愛的毛絨玩具竟然會引起女兒這麼大的反應。

為何孩子遇到某類事物就特別恐懼?從生物學角度,告訴你答案

生活中,有些孩子會對某類事物充滿了恐懼感,例如大多數孩子會害怕蟲子、害怕貓狗一類的動物,大多數父母都能對孩子的恐懼表示理解,也有少部分孩子的恐懼不能被父母接受,這個時候父母就會想方設法的幫助孩子克服恐懼,但是不瞭解孩子恐懼背後的原因,很難真正解決問題。

一個生物學實驗,讓你瞭解孩子恐懼某類事物的背後原因

心理學家約翰·華生做過一個探究孩子恐懼的實驗-《小艾伯特實驗》,實驗對象是9個月大的小艾伯特,實驗過程則是先讓小艾伯特接觸動物,找到他最喜歡的小白鼠,然後在小艾伯特接觸小白鼠的時候用鐵錘敲擊鐵棒,刺激小艾伯特的神經。

反覆多次後,當小艾伯特再跟小白鼠待在一起時,對小白鼠的排斥心理會讓小艾伯特哭鬧。這個實驗證實了人類的情緒可以被條件反射的,即恐懼的對象會讓人條件反射的產生恐懼的感覺。

為何孩子遇到某類事物就特別恐懼?從生物學角度,告訴你答案

除了條件反射,還有哪些原因讓孩子特別恐懼

孩子的恐懼,條件反射是硬性原因,外界環境的變化也在影響著孩子。

1、生理原因

幼年時期的孩子,因為認知能力有限,會對外界環境產生莫名的恐懼感,當孩子接觸到自己不熟悉或者沒有見過的事物時,恐懼感就會加劇,從而產生不安的表現,尤其是很多自身安全感不足的孩子,在想象力的驅動下,對外界的刺激會產生更加強烈的反應,例如在面對影子的時候,孩子可能會將其想象成蟄伏在暗處的怪物,產生強烈的恐懼感。

2、遺傳因素

遺傳對孩子的恐懼也有一定的決定作用。如果孩子的爸爸或者是媽媽非常的膽小或者是容易受到驚嚇,孩子的性格也會比較膽小,日常生活中,父母膽小或者受驚嚇的表現會進一步加劇遺傳作用,加深孩子的恐懼。

3、環境變動

恐懼心理的形成與環境變化有關。在遭遇重大事件或者突發的環境變化後,很容易引起心理問題,更何況孩子的心理比較不成熟,環境的頻繁變化或者是遭遇沉重的打擊後,極易形成恐懼心理,影響之後的生活。

4、教育問題

孩子不聽話,有些父母就喜歡恐嚇孩子,例如說“你再不聽話,媽媽就讓人販子把你抓走。”這是父母製造了恐懼,父母自己卻不清楚這一點。

為何孩子遇到某類事物就特別恐懼?從生物學角度,告訴你答案


如何幫助孩子戰勝恐懼,強大心理

孩子的恐懼會阻礙以後的成長,父母要及時介入,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塑造強大而健康的心理。

1、正確引導孩子的恐懼心理

當孩子處於恐懼時,父母要及時引導孩子,讓孩子認識自己恐懼的根源,引導孩子正確看待自己的恐懼。例如孩子怕貓,父母要嘗試瞭解孩子怕貓的根本原因,給孩子講解更多有關貓咪的知識,從心理上緩和孩子的恐懼。

2、幫助孩子消除恐懼

孩子的恐懼會隨著成長而逐漸加深,變的更加難以克服。例如上文提到的孩子怕貓,在孩子剛表現出這樣的恐懼時,父母就要想辦法幫助孩子消除對貓咪的恐懼,可以讓孩子看一些貓咪有趣的小視頻,然後讓孩子觸摸溫順貓咪,改善孩子的恐懼心理。

為何孩子遇到某類事物就特別恐懼?從生物學角度,告訴你答案

3、改善教育方式,不強迫孩子接受恐懼

孩子恐懼的形成原因多種多樣,父母強迫孩子去接受自己的恐懼,會給孩子非常大的壓力,如果孩子的心理比較脆弱,還有可能會造成孩子的心理問題,加重孩子的恐懼。

4、向專業人士尋求幫助

有些恐懼是家長沒有辦法幫助孩子解決的,尋求專業認識的幫助可以及時止損,及時調整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的恐懼,是條件反射和外界因素共同造成的,大多數的恐懼都是可以被消除的,父母要及時引導孩子,幫助孩子維持健康且穩定的心理狀態。

為何孩子遇到某類事物就特別恐懼?從生物學角度,告訴你答案

我是小梅媽媽,一枚90後寶媽,和你分享更多的育兒知識和過程,也希望這些能幫助每個有需要的寶媽,願每個寶貝都能更好的成長,更有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