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泼水节,一个“悲伤”的传说,它的习俗你知多少?

西双版纳泼水节,一个“悲伤”的传说,它的习俗你知多少?


版纳的多数景点都已经复工了,各地的游客也陆续来这里玩了。


当然,也有不少朋友还在等待,希望下个月泼水节的时候来版纳玩。


西双版纳泼水节,一个“悲伤”的传说,它的习俗你知多少?


不过,多数外地人对泼水节的了解比较肤浅。


其实,泼水节背后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很多讲究。


比如,我们勐远仙境的节日风俗,与市区就略有不同。


西双版纳泼水节,一个“悲伤”的传说,它的习俗你知多少?


总的来看,关于泼水节的习俗、传说、讲究,有一些约定成俗的部分。


今天我们就简单聊聊,那些大家来版纳应该提前知道的文化常识。


“悲伤”的“泼水节”传说


泼水节,是傣家人最重要的民族节日!狂欢的日子里,上演一幕幕的欢声笑语。


然而在“泼水节”的众多传说中,却有着一个“七姐妹泼水除魔”的悲伤故事。


西双版纳泼水节,一个“悲伤”的传说,它的习俗你知多少?


传说古时,掌管气候的是一位叫捧玛点达拉乍的魔神,乱行风雨导致人间雨旱失调,百姓苦不堪言。


智慧的天神英达为了对抗法术高明的魔神,于是装扮成英俊的小伙子,将真相告诉了魔神的七个女儿。


西双版纳泼水节,一个“悲伤”的传说,它的习俗你知多少?


七个善良的姑娘决定大义灭亲,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割下了恶魔的头。


但是,滚落的头颅引起熊熊大火,烧尽草木,烧到村寨。


西双版纳泼水节,一个“悲伤”的传说,它的习俗你知多少?


姑娘们只得轮流把魔头抱入怀中,以清水相互泼洒,除去污秽。


为了纪念英勇的七姐妹,百姓便把轮换的日子定为了“泼水节”,并以相互泼水表达祝福,祈求幸福平安。


难忘的泼水节与周恩来总理


事实上,根据史料记载,泼水节源于印度,随着“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的传播,传入缅甸、泰国和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等地,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泼水节,又称“浴佛节”“宋干节”,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


西双版纳泼水节,一个“悲伤”的传说,它的习俗你知多少?


“宋干”(Songkran)一词源于梵文,指的是“跨越”或“向前迈进”。


《车里》一书有记载:“元旦(傣历新年)之晨,所有贵族平民,皆沐浴更衣,诣佛寺赕佛。


西双版纳泼水节,一个“悲伤”的传说,它的习俗你知多少?


妇女辈则各担水一挑,为佛洗尘,由顶至踵,淋漓尽致,泥佛几为之坍倒。


浴佛之后民众便互相以水相浇,泼水戏之能能事”。


西双版纳泼水节,一个“悲伤”的传说,它的习俗你知多少?


从傣历新年第一天开始,傣家人男女老少清早起来都穿上节日盛装,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清水“浴佛”(为佛像洗尘),祈求神灵保佑人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


西双版纳泼水节,一个“悲伤”的传说,它的习俗你知多少?


之后便开始连续3-7天的庆祝活动(泰国泼水节一般在每年4月13-16日期间举办)。


这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新的一年带着美好的愿望再次出发。


西双版纳泼水节,一个“悲伤”的传说,它的习俗你知多少?


泼水节已是傣族最盛大、最重要的民族节日!西双版纳的泼水节声名远播,离不开共和国的一位伟人——周恩来总理。


1961年4月,周恩来总理与缅甸吴努总理来西双版纳,正遇傣族一年一度的新年。


西双版纳泼水节,一个“悲伤”的传说,它的习俗你知多少?


《难忘的泼水节》一文便描绘了当时总理与傣族民众共度泼水节的欢乐情景。


“泼水节”也不能乱泼!


“水花放,傣家旺”!


泼水节期间,各家各户带着各式的容器,盛满圣洁的水,走出大街小巷,逢人便泼,冲走疾病和灾难,“泼湿一身、幸福终身”!


西双版纳泼水节,一个“悲伤”的传说,它的习俗你知多少?


但是,“泼水”也是有讲究的。


傣族人对水有着神圣诚挚的感情。泼的水必须是干净的清水。


在第一天,人们甚至可以进入卧室无论躲在哪里,都可以大胆地泼水。


西双版纳泼水节,一个“悲伤”的传说,它的习俗你知多少?


在第二三天,附近各村寨互相泼水。


到了第四天,泼水节就进入自由泼的状态,不再举行集体活动。


西双版纳泼水节,一个“悲伤”的传说,它的习俗你知多少?


在勐远仙境,如果漂亮的女孩子没有人往她身上泼水,就说明没有人喜欢她。


这是一件很伤心的事儿。


越是漂亮受欢迎的姑娘,就越有人给她泼水。


西双版纳泼水节,一个“悲伤”的传说,它的习俗你知多少?


此外,比如在在泰国,“泼水节”也有着很多顾忌。


老人、还没上学的小孩、生病的病人、孕妇、残疾人、僧侣或正在执行公务者(警察等)不可泼水。


西双版纳泼水节,一个“悲伤”的传说,它的习俗你知多少?


为年龄超过60岁以上的长者泼水,可以用“文泼”的方式,轻轻的将水从对方的肩膀或后背下泼洒。


泼水节期间,还要尽量避免穿着裸露,严禁在任何活动现场饮用酒精饮料、赌博或使用毒品。


除了泼水,还有……


“泼水节”不止泼水,傣家人为这个高兴的节日准备了丰富的节目。


除了杀猪、烹鸡和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


西双版纳泼水节,一个“悲伤”的传说,它的习俗你知多少?


喜欢歌舞的傣家人围成一圈,伴随着象脚鼓的顿挫激昂,随性跳起了各种舞蹈。


傣家人在泼水节,喜欢排成队伍,敲着芒锣,擂起象脚鼓,集体跳起“依拉贺”舞,挨家挨户去拜年,祝贺新年愉快,万事如意。


西双版纳泼水节,一个“悲伤”的传说,它的习俗你知多少?


“泼水节”更是未婚青年男女期待的佳节!泼水节期间,男女青年通过“丢包”游戏寻觅爱情。


傣家姑娘用花布精心制作花包,作为爱情的信物。


精心打扮的男女各站一排,在花包的相互投掷中传递感情。


西双版纳泼水节,一个“悲伤”的传说,它的习俗你知多少?


小伙子若是接不住花包,就得把事先准备好的鲜花插在姑娘的发颉上,而姑娘若是接不着,就得把鲜花插到小伙子的胸前,在来往中确定彼此的心意。


傣家人也赛龙舟!在泼水节的第三天,所有人聚集在江边,为一艘艘奋勇在江水上的龙船加油助威,在震天的喝彩声中达到了气氛的最高点!


西双版纳泼水节,一个“悲伤”的传说,它的习俗你知多少?


还有放“高升”和孔明灯,祝福和愿望伴随着高耸入云的高升和孔明灯,必定能传达和实现。


泼水节,是傣家人在自我的狂欢中,向世界展示民族风情和文化内涵的特色舞台。


西双版纳泼水节,一个“悲伤”的传说,它的习俗你知多少?


2006年5月20日,“泼水节”更是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果因为疫情,你错过了今年农历春节的精彩。


西双版纳泼水节,一个“悲伤”的传说,它的习俗你知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