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戰:美聯儲無限量QE VS 比特幣減半

美聯儲,成立於1913年12月23日,全稱為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由位於華盛頓特區的聯邦儲備委員會和12家分佈全國主要城市的地區性的聯邦儲備銀行組成,負責履行美國的中央銀行的職責。

遭遇戰:美聯儲無限量QE VS 比特幣減半


美聯儲是一個獨立運作的中央銀行,美聯儲的任何決議無需獲得美國總統或立法機構任何高層的批准。美聯儲雖然是私有銀行,但與政府簽約承擔了美國央行的職責,受到美國國會的監督,實際上也是美國國家信用的延伸。

美元憑藉其強大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實力、高度發達的資本市場等優勢持續佔據國際貨幣體系的主導地位。由於各國間的國際貿易都需要通過美元來進行結算,因此美聯儲的地位也相當於世界央行,美聯儲的信用問題直接影響著全球的經濟。

為了保證美元的霸主地位,美國政府和美聯儲曾經先後通過各種手段先後瓦解了日元和歐元對美元的挑戰。在2008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之後,引發了全球對美元的信任危機,美元霸權地位受到了動搖。

而這一次新冠肺炎引發的經濟危機,同樣對美元的地位產生了動搖。為了保護美國利益,美聯儲直接放了大招,開啟無限量貨幣寬鬆,再一次揮起了收割全世界的鐮刀。

當今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敢無限制的超發貨幣,除了美國,因為美元不僅僅是在美國使用,在全世界也通用。隨著美聯儲無限超發貨幣,美元嚴重貶值,世界各國的外匯儲備嚴重縮水,中國目前是美國的第二大債權國,受到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對於普通人來將,無限量的QE使得手中的法幣資產大幅縮水,購買能力嚴重下降。很多人開始尋求資產避險,資金流向黃金和房地產等傳統保值資產。

——————————分割線

比特幣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首先提出,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創世區塊。和法定貨幣相比,比特幣沒有一個集中的發行方,而是由網絡節點的計算生成,實現完全的去中心化,而且可以全世界流通。最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比特幣總量恆定為2100W枚永不增發,這個通縮屬性使得持有者不必擔心持有比特幣的貶值風險。

遭遇戰:美聯儲無限量QE VS 比特幣減半


在今年5月份,比特幣將迎來歷史上的第三次減半,意味著市場上的貨幣供應量將會減半,這與美聯儲的無限量QE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區塊獎勵減半,意味著礦工挖出相同數量的比特幣,其成本會上升一倍。價格和成本具有一定的相關性,成本上升也就意味著比特幣價格也會水漲船高。

美元的信用基礎來自於美國強大的經濟實力、政治實力,軍事實力,如果當這一切都被削弱之後美元的信用基礎將崩潰,而這次新冠肺炎的爆發也暴露出了一些端倪。

而比特幣的信用是基於去中心化的共識,比特幣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其信用價值已經從極客圈向其它行業發展了。隨著接受比特幣作為一種支付手段的國際化公司增多,以及更多的的政府和監管機構也能接受它作為一種合法的投資產品,使得比特幣使用範圍的擴大,其價值也越來越得到認可。

疫情的發展,使得美聯儲無限量QE和比特幣減半遭遇了,美元正在收割全世界,投資者更多的是對比特幣減半多了一份期待,或許比特幣能夠幫助投資者躲避美元的絞殺。

遭遇戰:美聯儲無限量QE VS 比特幣減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