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見證3個“首次”!氣體能源衍生品掛牌,盤中一度跌逾10%

大連期貨大廈交易大廳,碩大的“液化石油氣期貨及期權上市活動”字幕定格在大屏幕兩側,中間的期貨交易信息紅綠跳動、交錯閃爍,5個以“PG”為代碼的期貨合約首次出現在大屏上。

3月30日,中國首個氣體能源品種、首個期貨和期權同步上市品種、首個期貨市場“雲上市”品種液化石油氣LPG期貨及期權正式掛牌上市。在新冠疫情的特殊時期,國內期貨市場第一次以“雲端見證”儀式掛牌上市期貨品種上市,也是我國首個期貨、期權同步上市的品種,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通過連線方式出席掛牌儀式。

上市首日,液化石油氣品種合約較掛盤基準價2600元/噸大幅下跌,主力2011合約盤中一度跌逾10%。

首個氣體能源衍生品“雲上市”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通過連線出席掛牌儀式致辭時表示,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種因素影響,國際大宗商品、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實體企業普遍面臨庫存高、銷售難、產業鏈運轉不暢、原材料和現金流緊張等問題,宏觀經濟和企業經營風險陡然增大,期貨市場風險管理的功能凸顯,作用發揮愈加顯著。

同時見證3個“首次”!氣體能源衍生品掛牌,盤中一度跌逾10%

“我們迎難而上,積極作為,為抗擊疫情,推動復工復產,穩定企業生產經營貢獻期貨力量,贏得了各方面的認可。”方星海說,春節後,期貨市場正常開市,經受住了價格大幅波動的考驗,並保持了穩中有進。今年1月至2月份,期貨市場累計成交5.66億手,成交金額43.6萬億元,同比增長20.39%和29.99%。市場新開戶數不斷增加,總有效客戶數達到159萬個。

方星海說,更為重要的是,期貨市場為企業套期保值、規避價格風險提供了有力保障,為企業的產供銷提供了實實在在的服務。期貨交割機制和倉單交易平臺助力企業克服物流障礙,採購原料,實現銷售,降低庫存。期貨倉單配套金融服務,幫助企業有效盤活現貨,緩解現金流壓力。期貨行業更積極創設了口罩期權、手套期權、消毒液期權等場外工具,直接支持防疫生產企業穩定現貨供應價格,保障防疫物資生產。

方星海表示,市場越是有不確定性,越是要管理風險,期貨市場在這方面可以大有作為,也應該有所作為。“我們要切實擔負起責任,不斷創新工具,增加市場供給,提高市場運行質量,擴大對外開放,為企業和投資者提供更加豐富的風險管理工具,精準解決企業經營面臨的難題,更好地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表示,上市液化石油氣期貨期權,是豐富能源產業金融衍生工具,管理石化產業鏈上下游價格異常波動風險,加強產業和金融結合的重要舉措。

傅向升表示,液化石油氣既用作燃料,又作為化工原料,是國民經濟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產品。2019年,中國液化石油氣產量已超過4100萬噸,市場規模有1800億元。目前,國內液化石油氣行業貿易主體多元,競爭比較充分,產品商品化率高,影響因素多、價格波動大,所以行業風險管理需求旺盛,業內對上市液化石油氣期貨期權的呼聲十分迫切。

“上市液化石油氣期貨期權,對進一步滿足石化行業風險管理的需要,增強我國液化石油氣產品價格話語權,保障石化產業健康穩定和高質量發展,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在為能源行業穩健發展提供助力的同時,有益於完善我國能源市場結構、助推能源市場化改革。”傅向升表示。

他還表示,液化石油氣期貨期權工具同步上市,可以為液化石油氣行業提供更為多樣化、精細化的風險管理工具。希望相關企業能夠深入學習期貨期權知識,掌握和運用期貨期權手段,管理好價格風險和經營風險。同時,他呼籲,期待大商所繼續圍繞石化產業鏈,加強與行業深度合作,加快新品種上市步伐,不斷向石化產業上下游延伸,構建石化產業全面價格風險管理體系。

大連商品交易所理事長李正強表示,液化石油氣是大商所第20個期貨品種、第4個期權品種,也是首個能源品種。從1993年成立至今,大商所已上市品種覆蓋了農產品、化工、黑色三大板塊。液化石油氣期貨及期權的上市,以及此前獲批立項的集裝箱運力期貨,標誌著大商所上市品種將拓展至能源、航運共五大板塊。“擴板計劃”的實現將擴展大商所服務實體經濟的領域,並將引領大商所在建設國際一流衍生品交易所的征程中更上一層樓。液化石油氣開創了國內期貨、期權同步上市的先河,這是我國期貨市場推進改革開放、回應市場呼聲、篤行服務之舉的具體行動,必將更好地激發市場活力。

主力合約一度跌逾10%

3月30日,液化石油氣品種掛牌交易第一天,各個合約在開盤後出現集體大幅下挫,主力合約2011合約跌幅一度在10%左右。液化石油氣期貨上市10分鐘,共成交18000手,交易額10.3億元。

其中,交易最活躍的主力合約PG2011開盤價2600元/噸,截至收盤,報價2366元/噸,相比上市基準價下跌234元/噸,跌幅-9.00%,成交85116手。

同時見證3個“首次”!氣體能源衍生品掛牌,盤中一度跌逾10%

LPG開盤下跌主要受到上週五及本週一油價連續暴跌的影響,市場也在預期明天的沙特原油價格大幅下調,市場做多情緒不高。

事實上,中國是液化氣淨進口國,所有進口商、化工廠都有庫存或在途貨物。隨著國際價格不斷下跌,這些貨物快速貶值,貿易經營者、生產商面臨著較大的資金壓力。隨著液化石油氣品種的上市,將為這些企業提供有效的風險對沖工具。

廣發期貨相關分析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2020年以來,受海內外疫情擴散影響,全球燃料需求急劇下滑,再加上沙特和俄羅斯未能就限產達成一致引發的供應激增,導致國際油價大幅下跌,下游石化產品價格跟隨下跌,LPG價格也出現大幅下挫。目前來看,國內疫情逐漸穩定,但海外疫情仍在擴散,多個國家仍在實施封鎖措施,二季度全球燃料供需矛盾仍在惡化,短期油價維持偏弱走勢;從丙烷-原油價差和液化氣行業毛利季節性走勢來看,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丙烷-原油價差和液化氣毛利都有明顯走弱趨勢,因此,即使油價不再大跌,丙烷-原油價差和LPG毛利也有壓縮預期,預計短期LPG走勢仍偏弱。

記者 李嵐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