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二胎家庭,老二精得像個“猴子”,看完這幾點瞬間明白了

前幾天在一個媽媽群裡聊天,聊到了二胎這個話題,自從放開二胎政策以來,很多媽媽已經生完了二胎,除了聊到大寶二寶鬥智鬥勇外,大家普遍的一個共鳴就是“老二比老大聰明”。

為什麼二胎家庭,老二精得像個“猴子”,看完這幾點瞬間明白了

從懷老二開始,就體現出了跟老大的不同:

1.懷老大的時候,吃什麼東西都小心翼翼,垃圾食品一概不碰;懷老二的時候,火鍋、麻辣燙想吃就吃,全憑自己的胃決定;

2.生老大之後,狠命把自己吃成個胖子,就為了奶水充足;生老二以後,奶水不夠,直接放棄追奶,喝奶粉更輕鬆;

3.老大的輔食,從世界各地代購,所有都要最好的;老二的輔食,門口超市買點就可以了,大多數還要碰打折的時候。

4.老大發燒38度,趕緊招呼全家去醫院;老二發燒39度,不急,先觀察觀察再說。

5.老大的衣服,沒出生前就買了一大堆,應季衣服更是好幾套,有時候衣服多得小了之後,吊牌都沒剪;老二的衣服,都是老大穿剩的,還從親戚朋友那裡蒐集了一大堆舊衣服。

......

為什麼二胎家庭,老二精得像個“猴子”,看完這幾點瞬間明白了

作為父母,除了育兒經驗相對更豐富些,同樣是一個爸媽培養出來的,老二為什麼比老大聰明?

群裡的一個二胎媽媽,講述了自己家兩個寶貝鬥智鬥勇的故事。

這位媽媽的兩個寶寶都是男孩,老大今年5歲,老二3歲。

1.在老二7個多月的時候,就學會了和哥哥爭寵,當哥哥想要媽媽抱抱的時候,他就會在一旁裝作委屈要哭的樣子,然後一直黏著媽媽,不讓媽媽抱哥哥。

2.老二2歲多的時候,就特別會哄爸爸媽媽開心,每當爸爸媽媽下班的時候,他就會主動搬來凳子,讓爸爸媽媽休息下,嘴上還會說爸爸媽媽辛苦啦,還會經常說愛爸爸媽媽之類的話。

3.老大學東西比較慢,必須在家長的監督下才會做;老二比較聰明,學東西快,而且學完之後,會主動告訴家裡的每個人,比較討家人喜歡。

究其原因,有以下3點:

1.養育方式不同

都說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生老大的時候,奶粉、輔食、尿不溼都是進口的,稍微有點拉稀就想著趕緊奔醫院。

因為是第一個孩子,所以全家給予孩子的希望是非常高的,希望給孩子的都是最好的,所以老大屬於精養,處處都比較小心翼翼。

而生老二的時候,有一定的育兒經驗,對於一些情況能夠冷靜處理,不會再手足無措。老二基本採取散養的方式,只要吃飽穿暖就可以了,以比較放鬆的心態去養育孩子,給孩子更多的探索空間。

2.學習對象不同

孩子出生後,漸漸對新鮮事物表現出探索的慾望,而學習的對象往往是身邊的家人,而實際相差太多。

老二出生後,老大為主要學習對象,年齡差距不大,可以模仿的事情很多,學起東西來也更快,看起來更聰明。

3.家庭條件變好

要二胎的家庭,基本是考慮比較充分,家庭條件相對老大要好很多。所以老二不光在飲食方面要比老大豐富很多,從小玩的玩具和日用品,以及接觸的其他事物,都要比老大高級很多。

老大出生的時候,沒帶使用說明書,親爸親媽都是新手實習生,只好拿老大來練手。老二出生的時候,親爸親媽已成功轉正,自然就能拿老大當老二陪練。

為什麼二胎家庭,老二精得像個“猴子”,看完這幾點瞬間明白了

家有二胎的媽媽,看了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感觸?不妨在底部留言聊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