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託創新思維提升文科生科研能力

新時代的創新驅動戰略需要更多的文科創新人才,隨著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深入推進,對高校文科專業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作為國內最早設置行政管理專業的高校之一,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近年來積極探索新文科建設,推進人才培養教學改革,從提升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入手,建立起多點支撐的本科生科研能力訓練新格局。

激發學生對專業領域的興趣

疫情期間,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大二學生李莎莎並沒有閒著,除了完成學校的網課學習外,她還與兩名同學共同開展了一項社區疫情防控的調研。從確定調研方向到擬定問卷,從報名參加家鄉社區的志願者進行介入式觀察到撰寫調研報告,李莎莎和團隊成員在學院張晨教授的網上指導下順利完成了調研。

“在社區參與志願服務,讓我更深切地體會到防疫中社區工作人員的種種不易。”李莎莎說,張晨教授在調研過程中一直是引領者,不斷啟發大家閱讀文獻,做好介入觀察和訪談,感覺自己接受了一次完整規範的科研訓練。

張晨教授已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領域躬耕近17年,多次指導學生團隊入圍全國大學生“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在他看來,文科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更需要教師的陪伴和引導,激發學生對專業領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引導和培養學生對專業領域的興趣,給予學生專業的技能訓練,從而不斷提升大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為了更好地達到教師引導效果,學院將全面導師制列入行政管理和城市管理兩個專業的本科生培養方案中,並以學期成績計入學分,納入教師年終考核。學院符合條件的導師申請上崗,師生雙向選擇,由導師負責指導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課程學習、課題研究、社會實踐以及深造就業等一系列領域問題。

學院實行的教師Office Hours(開放交流時間)制度受到學生們的廣泛歡迎,每位教師在學期初公佈自己的開放交流時間及地點,學生提前預約就可以與老師面對面交流。交流的內容則是開放的,材料解讀、內容深化等與教學相關的內容,學習計劃、社會實踐、校園活動等學生關心的問題,無所不包。

“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需要始終堅持的過程。浸潤式、協作式和互動化的師生關係,能夠夯實師生互動交流的內涵質量,引導學生學有所問、思有所詢、研有所託、行有所成,既關心學生的學業和學術,更關心他們的成長與成才,這也是踐行‘三全育人’的重要舉措。”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陳進華說。

沉浸式教學讓知行合一

“課程建設是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學院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全力打造‘金課’、優化課程體系上。”打破“灌輸式”教學模式,基於“線上”平臺資源和“線下”翻轉課堂,推行混合式教學模式,通過構建情境、交互、體驗、反思融為一體的深度學習場域,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實踐能力,並得到應有的創新思維訓練。

頃刻間地動山搖,建築物玻璃碎裂、柱子坍塌、房屋起火,大量城市居民被困壓在建築物內……在“公共危機管理”課程的實驗課上,大學生們身處智慧實驗室,通過3D建模和VR虛擬仿真技術模擬加上聲光音等感官體驗,切身感受大地震這樣的自然災害,並以“政府應急管理中心”的角色去模擬開展現場救援。

實驗中,學生以第一人稱的視角感受地震發生時的破壞性和災難性,需要按照實驗預設參數,完成指揮部、醫療救治中心、應急避難點、警戒中心、救援隊伍等各方面一系列的應急管理任務,應急救援環節涉及的救援元素如救援過程、救援隊伍類型、救援工具等也完全貼近現實救援場景中的應用,形成的實驗報告由系統自動評判生成最終分數。

“我們通過最大程度地還原真實場景,讓學生身臨其境,利用沉浸式的教學方法來提升學生的創新力、判斷力、決策力。”參與授課的沈承誠教授介紹說,全新的授課方式得益於學院獲批的“重大突發自然災害”國家虛擬仿真教學實驗項目。

過去講授重大突發公共危機事件應急管理與決策時,老師們只能依靠播放圖片、視頻的方法進行情境渲染,很難模擬出具體的場景。為了提升教學效果,學院決定以建設智慧治理綜合實驗室為突破口,搭建虛擬仿真教學實驗項目,滿足多種危機類型的實驗教學,解決傳統理論教學不能實務操作的弊端。

在沈承誠看來,培養文科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理論與實踐密不可分,更需要搭建鮮活的、真實感的場景來推動兩者的結合。

“讓大學生從‘紙上談兵’變成‘實際練兵’,通過實操演練培養學生重大突發公共危機的分析研判、決策指揮、救援處置等應對能力。”他介紹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帶來的重大公共危機管理也給教學提供了最新的案例,老師們正在著手考慮將類似的公共衛生案例加入虛擬仿真教學實驗項目中。

建立本科生科研能力訓練體系

尊重創造,激發潛能,組織學生參與科研實踐。這是開發學生創新潛能,激發學生創新思維,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最有效途徑。

為此,學院搭建了大學生科研服務的縱橫體系,在縱向上將科研嵌入到各年級學生教育工作中,有老師隨時啟發引導;在橫向上主要針對課題開展基本流程選題、文獻檢索、社會調查、數據處理、論文寫作等進行專業化指導。

“經過宣傳和引導,有很多大一學生開始對科研產生濃厚的興趣,但因為還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這時就需要我們做好引導和培訓,點亮他們心中的科研創新之光。”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黃建洪說。

針對低年級學生面對科研課題無從下手的情況,學院既有聯合社會學院、教育學院、文學院、藝術學院共同舉辦的“育研家”系列科研能力培養活動,為有科研興趣的大一學生進行系統性的能力訓練與指導,又有專門針對初步接觸課題科研的學生的低門檻“啟蒙杯”科研競賽,還有多種多樣的專題分享會、優秀項目宣講會等活動,激發起了大學生的科研熱情,更是碰撞產生了不少跨學院跨學科的科研課題。

2017級城市管理專業學生張卉妍在2019年榮獲第十六屆全國大學生“挑戰杯”三等獎。回想起自己參與科研的經歷時,她表示,正是學院搭建的各類科研平臺的鍛鍊和老師的專業引領,讓她從科研小白逐步成長起來。“參與科研讓我學會跳出理論,更加去關注社會現實,也培養了我用發現和解決問題的眼光,深入思考如何讓社會發展更加和諧,文科生做科研的成就感滿滿。”

“大學生科研能力訓練應當是學術興趣驅使下的主動探索和積極創新,需要破解制約本科生科研能力訓練的體制機制障礙,建立多點支撐的本科生科研能力訓練體系。”陳進華認為,大學生科研能力訓練體系應始終貫穿於課堂內外,為師生提供高頻次的互動平臺,激發更多的科研興趣,拓展學術視野,才能真正培養好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能力以及遵守科研規則的學術研究習慣。

《中國教育報》2020年03月30日第6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