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企业如何拓展国际业务?

2020年1月1日,克罗地亚开始担任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在欧盟理事会最新发布的《主席国工作展望》中,克罗地亚雄心勃勃地提出了建设“发展的欧洲、互联互通的欧洲、安全的欧洲、有影响力的欧洲”四大优先目标。(据中国经济网报道)

作为一带一路上的重要国家,风口上的克罗地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这是否也意味着中国企业的机会呢?

几天之前的一场活动或许可以帮你找到部分答案。

聚焦克罗地亚 | 中国建筑企业如何拓展国际业务?


12月27日,在由中国国家品牌网和中润华通集团共同举办丝路品牌行动第二期“走进克罗地亚”上,受邀基础建设企业代表进行了深入座谈,针对目前在克罗地亚乃至欧盟国家存在的建设机会,建筑品牌应如何拓展和把握?与会嘉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观点一:中国品牌应形成联合体,摒弃小团队利益,维护整体品牌形象。

来自一家民营建筑企业的代表提出,在海外拓展业务时,中国企业应保持初心,进行良性竞争,通过技术服务能力赢取项目合作,最要不得的,就是互相攻击,彼此拆台。对此,在座国有建筑企业代表也表示赞同。

品牌形象,小至个人和企业,大至行业和国家,都是需要长期运营,才可以维护信任。这一点,随着建筑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提升,已深有共识。形成联合体、抱团出海,也正是中国国家品牌网总裁吴为所指出目前正在建设的“品牌集群”,合力拓展国际业务,会成为“一带一路”上的典型模式。

观点二: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国情选择参与方式。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合作之道,这是与会企业共识的第二点。

以克罗地亚为例,尽管迎来了发展的大风口,“作为欧盟最年轻的成员,首次‘掌印’的克罗地亚要实现目标仍面临多重考验。”

在座企业结合自身经验举例表示,与欧洲国家拓展合作,有时候不仅是简单的项目招投标,也要考虑投资、承建相结合的方式,更深度绑定,增进信任,这也是品牌运营长远之道。

观点三:一带一路舞台上可有多种主体,既有国企,也有民企。

一位参会代表提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存在的机会,作为民营企业应如何把握?

仍以克罗地亚为例,加入欧盟、首次成为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都意味着不可估量的机遇。假如关注了最近的媒体报道,可以看到其目标中的几段表述:

“要加快数字化变革以提高工业和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并推动农业进一步现代化。”

“加快建立统一的交通、能源、数字经济体系,尤其是高质量且安全的数据基础设施和整合优化的能源市场。”

“通过充实资金、实施边境管控、加强联合执法、促进信息技术系统兼容、保护个人数据和隐私、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等方式强化欧盟内部安全。”

上述目标,不仅开启了大量产业机会,更需要基础建设来保障。国企也好,民企也罢,要把握一带一路上的机遇,前提一定是正确理解沿线国的战略目标,其次,更需准确判断,“该出手时就出手”。

观点四:比生命还珍贵的信誉,对我们同样重要。


聚焦克罗地亚 | 中国建筑企业如何拓展国际业务?


中润华通创始人江瑜女士指出,欧洲国家非常注重商业信誉,这是品牌的底层基础。已经“走出去”的在座企业代表则坦言,不重视品牌信誉,必然会交学费,如今拓展国际业务,更注重诚信,遵守规则,才可以在国际舞台发展得更加长久。“所以,比生命还珍贵的信誉,对于中国企业同样重要。”

有志于共同建设克罗地亚的优秀企业家,不论您是基础建设、制造等传统领域,还是软件、物联网等新兴领域,只要兴趣足够,都可以深入了解这个年轻富有活力的国家,共享东南欧发展的时代红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