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四大經典

1.《黃帝內經》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出現於戰國至先秦時期。是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為醫之始祖。

中醫四大經典

2.《難經》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是戰國時期醫學家扁鵲所著。本書以問答解釋疑難的形式編撰而成,共討論了81個問題,故又稱《八十一難》,全書所述以基礎理論為主,還分析了一些病證。其中一至二十二難為脈學,二十三至二十九難為經絡,三十至四十七難為臟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難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難為針法。

中醫四大經典

扁鵲(約公元前407—公元前310)

3.《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經》,託名"神農"所作,實成書於漢代,是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是現存最早的中藥學著作。《神農本草經》全書分三卷,載藥365種,以三品分類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簡練古樸,成為中藥理論精髓。《神農本草經》記載了365種藥物的療效,多數真實可靠,至今仍是臨床常用藥;它提出了辨證用藥的思想,所論藥物適應病症能達170多種,對用藥劑量、時間等都有具體規定,這也對中藥學起到了奠基作用。


中醫四大經典

4.《傷寒雜病論》 是中國傳統醫學著作之一,成書於東漢末年,作者是張仲景,至今是中國中醫院校開設的主要基礎課程之一。2003年非典期間,該書和張仲景便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傷寒雜病論》系統地分析了傷寒的原因、症狀、發展階段和處理方法,創造性地確立了對傷寒病的"六經分類"的辨證施治原則,奠定了理、法、方、藥的理論基礎。

中醫四大經典

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