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雞湯”又“暢銷”,擔著這兩宗“重罪”,為什麼卻可以說,遇到它是這代人的幸運?

既“雞湯”又“暢銷”,擔著這兩宗“重罪”,為什麼卻可以說,遇到它是這代人的幸運?

既“雞湯”又“暢銷”,擔著這兩宗“重罪”,為什麼卻可以說,遇到它是這代人的幸運?

/ Part 01

如果一個人有一個秘密,他該怎麼做?

“我問你,從前有些人,心裡有了秘密,而且不想被人知道,知道他們會怎麼做嗎?”

“他們會跑到山上找一棵樹,在樹上挖一個洞,然後把秘密全說進去,再用泥把洞封上。那秘密會留在樹裡,沒有人知道。”

這段臺詞,出自香港導演王家衛的電影《花樣年華》。

這部電影讓很多人記住了張曼玉搖曳的旗袍,愛上了日本配樂家梅林茂的纏綿樂音。

但不知道你還是否會記得它的尾聲部分。

梁朝偉飾演的周慕雲,對著吳哥窟的樹洞,說了一段秘密。

既“鸡汤”又“畅销”,担着这两宗“重罪”,为什么却可以说,遇到它是这代人的幸运?

短短的一分多鐘的鏡頭,誘惑了多少人去吳哥窟。

從樹洞間窺不見那些秘密,卻可以窺見現代人有多少無處安放的心事。

心事可以以草封掩,在吳哥窟盤根錯節的絞殺榕下,或者寫在紙上塞進瓶裡,被放逐大海。

但如果,你渴望一個答案呢?

既“鸡汤”又“畅销”,担着这两宗“重罪”,为什么却可以说,遇到它是这代人的幸运?

/ Part 02

溝通成本越來越高,為什麼我們仍不能放棄溝通?

這是一個高喊著服務至上的時代,美容,餐飲,娛樂,文化相關的服務層出不窮。

但是那些我們最需要幫助的事情,如內心的困惑和煩惱,卻無法得到服務。

說到解決煩惱的服務,可能有人會想到日本動漫《銀魂》中的萬事屋。中國的影視作品中也有類似萬事屋的概念,我個人能想到最早的例子是1988年上映的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頑主》。

在這部電影裡,於觀、楊重和馬青三位無業青年,在北京開了一家“三T公司”,專門替人解難、解悶、受過。

既“鸡汤”又“畅销”,担着这两宗“重罪”,为什么却可以说,遇到它是这代人的幸运?

20多年後,一本叫《解憂雜貨店》的書橫空出世,它的暢銷幾乎可以說是意料之中的。

除了有東野圭吾這樣的“流量擔當”,還因為它的設定,符合大多數人的理想。

我看到很多人在評價這本書的時候說,多希望生活裡真的有這樣一間“解憂雜貨店”。

有一些心事,如果傾訴於熟人,我們會擔心引起很多麻煩,面對陌生人,又有交淺言深的顧慮,我們太需一個“樹洞”。

如果這個樹洞能夠給你回應,那便更完美了。

既“鸡汤”又“畅销”,担着这两宗“重罪”,为什么却可以说,遇到它是这代人的幸运?

東野圭吾描寫的這家解憂雜貨店叫做“浪矢雜貨店”,據說它是一家能夠解決任何煩惱的雜貨店,只要在晚上把信丟進鐵卷門上的郵件投遞口,第二天就可以在店後方的牛奶箱裡拿到解答疑惑的回信。

雜貨店老闆浪矢雄治說:“不管是搗蛋還是惡作劇,寫信給浪矢雜貨店的人,和真正為了煩惱而上門的人一樣,他們內心有破洞,重要的東西正從那個破洞漸漸流失。最好的證明,就是他們一定會來看牛奶箱,會來拿回信。他們很想知道浪矢爺爺收到自己的信後會怎麼回答。你想想,即使是亂編的煩惱,要想三十個煩惱也很辛苦。對方費了這麼大的工夫,絕對不可能不想知道答案。所以,我會努力想答案後,寫回信給他,絕對不能無視別人的心聲。”

我們的確常常容易無視別人的心聲。

這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冷漠,因為人與人的交流日漸困難,因為人們的體驗越來越私人化……我們幾乎無法互相理解,溝通的成本太高。

既“鸡汤”又“畅销”,担着这两宗“重罪”,为什么却可以说,遇到它是这代人的幸运?

我們總是在獨處的滿足和與和他人產生聯結的渴望這兩者之間徘徊再徘徊,是因為我們真的有自己無法獨自排解的事物。

人就像是一隻容器,每天都在不停地出產情緒的垃圾,我們當然可以消化,可以免疫一部分,但如果你自己的消化,免疫系統出現了問題呢?

/ Part 03

這碗“雞湯”,我們要不要喝?

很多人說《解憂雜貨店》是一碗東野圭吾式的“雞湯”。

“雞湯”在現在幾乎是一個貶義詞。

《解憂雜貨店》在這樣的時代,也多少遭到了一些質疑。看到出版社推介它的時候,說遇到它是這代人的幸運。

雖然有營銷的成分,但個人認為這麼說也不誇張。

既“鸡汤”又“畅销”,担着这两宗“重罪”,为什么却可以说,遇到它是这代人的幸运?

因為在這個普遍勾兌摻假的年代,至少還有人用了真藥材,慢火熬燉這麼一鍋湯。

這裡面有些句子單拿出來看和“雞湯”句子沒有區別,但是在更多的地方,在總體的理念上,它反而是反雞湯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它“反對”了它自己。當一個事物能夠去“反對”它自己的時候,它走得就相對深遠,相對可靠。

雖然這本書的名字叫《解憂雜貨店》,這滿足了很多人的期望,對吧。那麼多人來信,解憂雜貨店也確實或多或少帶給了他們一些幫助。

但是到最後它說的其實卻是,這個世上,並沒有解憂雜貨店。

既“鸡汤”又“畅销”,担着这两宗“重罪”,为什么却可以说,遇到它是这代人的幸运?

它沒有欺騙你說,你真的可以從別人那裡獲得答案。別人給你一句話指引,你就能豁然開朗。

它持有的觀點反而是,解憂雜貨店並不存在,就算真的存在,它也一定就是你自己的內心。

其實關於“我該怎麼做”這個問題,大家多少都有這樣一個共識:那些問問題的人,往往知道答案。

聽過這樣一個說法,拋硬幣之所以會有效,就是因為你拋出硬幣的一刻,那個你原本就傾向的答案會在心中突然出現。

當然,這個原因就是,答案不在別處,它就在你自己的心裡。

就像解憂雜貨店的店主說,“這麼多年諮詢信看下來,讓我逐漸明白一件事。很多時候,諮詢的人心裡已經有了答案,來諮詢只是想確認自己的決定是對的。所以有些人讀過回信後,會再次寫信過來,大概就是因為回答的內容和他的想法不一樣。”

既“鸡汤”又“畅销”,担着这两宗“重罪”,为什么却可以说,遇到它是这代人的幸运?

就像書裡的第一章,一個叫月兔的年輕女人,三番五次來信諮詢,最後卻沒有接受來信的建議。

儘管得到了非常具體的回答,她還是按照了自己的想法做。

原因就很顯然了。因為人們在問出問題的時候,自己心裡已經有了答案,再去問別人,他只是希望受到認可,他希望有人能告訴他他是對的,讓他可以再堅定些。

遇到問題的時候,除了自身的判斷和化解,學會從別人那裡獲取力量,也是現代人的必修課。

所以如果可以,請多和其他人聊聊,像讓一潭靜水流動起來,向外界尋求能量的交換。

既“鸡汤”又“畅销”,担着这两宗“重罪”,为什么却可以说,遇到它是这代人的幸运?

/ Part 04

誤服“雞湯”,危害很大

記得在全書的最後部分,解憂雜貨店的店主還有這樣一段話:“如果說,來找我諮商煩惱的人是迷路的羔羊,通常他們手上都有地圖,卻沒有看地圖,或是不知道自己目前的位置。

但我相信你不屬於任何一種情況,你的地圖是一張白紙,所以,即使想決定目的地,也不知道路在哪裡。地圖是白紙當然很傷腦筋,任何人都會不知所措。

但是,不妨換一個角度思考,正因為是白紙,所以可以畫任何地圖,一切都掌握在你自己手上。

你很自由,充滿了無限可能。這是很棒的事。

我衷心祈禱你可以相信自己,無悔地燃燒自己的人生。”

既“鸡汤”又“畅销”,担着这两宗“重罪”,为什么却可以说,遇到它是这代人的幸运?

不聯繫上下文,單拿出這段看,它就是“雞湯”。

它很機靈地把一件不好的事情轉換一個角度,然後反而變成了一種安慰,它好像在告訴你,迷茫和暫時的一事無成,竟然也沒那麼可怕。

但真正的應該被鄙視的“雞湯”,是雖然讓你感受到希望,卻在問題最關鍵的本質部分,讓你陷入誤區的“勾兌雞湯”。

拿這段話來說,它會讓你單純地相信,自己一無所有,還是件好事,那欣欣然喝下這碗湯的你,反到還不緊迫了。

既“鸡汤”又“畅销”,担着这两宗“重罪”,为什么却可以说,遇到它是这代人的幸运?

但別忘了,東野圭吾已經在這本書裡,借解憂雜貨店店主之口提醒過讀者:“我發現我的答覆之所以能夠對他們有幫助,是因為他們自己本身就擁有正確的心態。如果他們沒有想要認真生活、努力生活的態度,無論別人回答什麼,恐怕都幫不了他們。”

那些能夠被鼓舞,被撫慰的人,並不是一無所有。他們能夠向他人提問,本身就是對生活有所追求,本身就是有認真生活的態度,這樣的人,又何必過分擔心暫時的迷茫?

發出思索,發出疑問的同時,已經是他們白紙的結束,也同時是他們人生圖景的起點了。

【本期話題】:你曾經受到過哪本書的鼓舞?請在評論區裡留言哦。

既“鸡汤”又“畅销”,担着这两宗“重罪”,为什么却可以说,遇到它是这代人的幸运?

聆聽上官文露解讀《解憂雜貨店》

既“鸡汤”又“畅销”,担着这两宗“重罪”,为什么却可以说,遇到它是这代人的幸运?既“鸡汤”又“畅销”,担着这两宗“重罪”,为什么却可以说,遇到它是这代人的幸运?
既“鸡汤”又“畅销”,担着这两宗“重罪”,为什么却可以说,遇到它是这代人的幸运?既“鸡汤”又“畅销”,担着这两宗“重罪”,为什么却可以说,遇到它是这代人的幸运?

本期插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