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虹:《人生第一次》以紀實表達延續時代變遷


俞虹:《人生第一次》以紀實表達延續時代變遷

房子,是人生的盔甲還是負擔?事業剛剛起步的年輕人如何入手人生中第一套房產?疫情來襲,一房難賣,靠房子“吃飯”的中介又是如何度過難關的?

人到中年,病魔來襲,最浪漫的話不是“我愛你”,而是“你的腫瘤是良性”。“抗癌廚房”裡的廚師或是病患或是病患家屬,他們分享著病情,吐槽著生活的艱難,但是生活再難,也得好好吃飯!

俞虹:《人生第一次》以紀實表達延續時代變遷

由央視網出品,正在央視網、東方衛視、騰訊視頻、嗶哩嗶哩彈幕網和優酷視頻五家平臺同步熱播的系列紀錄片《人生第一次》已經推出到第9集《相守》,9個平凡又獨特的人生碎片逐漸勾勒出一幅可貫穿中國人一生的歲月畫卷。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俞虹教授用“堅守初心、深刻用心、觸動人心”來總結自己對整部作品的觀感,她表示:“《人生第一次》是央視優秀紀實作品的傳承和延續,20多年前我們研究感性的故事,追求通過紀實方式來研究社會變遷,今天這部作品是新時代下對此理念的進一步認知、把握和踐行,我們能從中看到初心堅守。”

俞虹:《人生第一次》以紀實表達延續時代變遷

《人生第一次》以紀實表達延續時代變遷 堪稱升級版《百姓故事》俞 虹《人生第一次》以生命成長的時間為線,共分為《出生》《上學》《長大》《當兵》《上班》《結婚》《進城》《買房》《相守》《退休》《養老》《告別》12集播出。從主題來看,12個小標題呈現出一種線性的講述思路。將人生不同階段看似稀鬆平常的事件串聯起來,首先就構成了強烈的懸念色彩——這個紀錄片要拍什麼?怎麼拍?結果在看完成片之後,會發覺這種作品真的無需太多修飾,真情實感的記錄最能觸動人心。

俞虹:《人生第一次》以紀實表達延續時代變遷

堅守初心 深刻用心 觸動人心

《人生第一次》有價值的抓點很多,可以用三個“心”概括,就是“堅守初心、深刻用心、觸動人心”,這也體現了央視網對紀實作品初心的延續和踐行。二十年前,我們就曾研究如何講好一個感性的故事,並試圖通過紀實的方式來延續大背景的變遷。二十年後,央視網推出了《人生第一次》,撇開成功與否,這部作品本身就體現了央視網對初心的認識、把握,甚至於踐行,即“堅守初心”。《人生第一次》的選題角度體現出創作團隊的用心程度。大千世界、漫漫人生,如何從中挑選出值得講述的“第一次”?完成選題後,又該如何完整地表現出這一主題?這些現實問題都非常具有挑戰性。舉兩個例子,紀錄片第一集以一位高危產婦的生產過程為切入點講述“出生”,第三集以一群山村孩子的詩歌啟蒙為切入點講述“成長”,這都是豐富度高、代表性強的角度,只有製作團隊真正用心,才有可能這樣選擇、挖掘和呈現題材。

俞虹:《人生第一次》以紀實表達延續時代變遷

《人生第一次》觸動人心的畫面來自於真實可感。在《進城》一集中,曲靖農民進城前,領隊在火車上交代他們“上廁所要插門”“到上海要注意垃圾分類”等細節,只有第一次進城的農民才需要這樣的叮囑,也只有最用心的領隊才能做到這樣的細心。而這樣觸動人心的呈現效果,正來源於紀錄片團隊腳踏實地、實實在在地去記錄。

俞虹:《人生第一次》以紀實表達延續時代變遷

內容有丰度 形式有力度 思想有深度

《人生第一次》是一個升級版的“百姓故事”,它不僅表現出了時間的長度,更涉及了內容的丰度、形式的力度和思想的深度。這部作品以感性的表達和理性的內涵記錄下前行的時代,以百態人生講述時代變革,同時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思想啟迪,這是《人生第一次》的成功要點之一。在《長大》一集中,影片從“詩意”的角度出發,展現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這實際上是一個立意相當高遠的角度,對我們的教育觀念、教育方式都有新的啟示。中華民族擁有源遠流長的詩歌文化傳統,但身處於一個急功近利的時代,我們越來越消解了“以文化養人、以詩歌昇華人”的教育方式。

俞虹:《人生第一次》以紀實表達延續時代變遷

而山區裡的這些孩子,在鄉村公益教育志願者康瑜的引導下,從不知詩為何物,到寫出“風變色的秘密”這樣富有意境的詩句,是實實在在受到了詩歌的薰陶。至於這位起到了關鍵作用的鄉村公益教育志願者,紀錄片淡化了對她教育背景的介紹,而更多地著眼於她是怎樣教育孩子們,這就將感性的表達和理性的內涵進行了高度結合,非常的難能可貴。同時,紀錄片在拍攝這一段內容時,還非常講究地配合上了詩化的鏡頭,使影片整體格調更加和諧。至此,《長大》就不僅僅是在講述一個育人的故事,而是真正發揮了影像傳播的價值。

俞虹:《人生第一次》以紀實表達延續時代變遷

第七集《進城》,則用樸實的“進城”故事呈現出了個人命運改變和時代命運發展兩層內涵。個人為了改變命運、改變生活狀態或體驗大城市的精彩而離開家鄉,有無奈而歸者,也有選擇留下者,無論是哪一種結局,這個選擇本身就承載著國家改革開放政策賦予它的意義。王銀花在出門前面臨很大的觀念衝突,從大人到孩子,從鄰居到家人,都不傾向於讓她離開。然而正如改革開放後國家換上了新面貌,民眾只要內心有想法,就一定可以走出去,所以王銀花最終還是選擇了外出打拼。這其中的動力不僅來源於金錢的召喚,更多的是一種念想,甚至是一種信仰。

俞虹:《人生第一次》以紀實表達延續時代變遷

最初到城裡的時候,王銀花常常茫然四顧,語言不通、想幫忙卻不知從何下手、想吃飯卻又有所顧忌——幾個無所適從的瞬間很真實地表現出了人在面臨環境巨大轉變時的狀態;而近結尾處,攝像機捕捉到了她在黃浦江邊為家人拍攝外灘美景的場景,極度生動的畫面使觀眾幾欲淚下。在保持紀實性和真實性的基礎上,紀錄片還呈現出了人物情感的豐富性和複雜性,所以說《人生第一次》是一個升級版的“百姓故事”。

俞虹:《人生第一次》以紀實表達延續時代變遷

內容為王 渠道為強 融合傳播

《人生第一次》實際上可以被視為“融合傳播”的標誌。央視網聯合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騰訊視頻、嗶哩嗶哩彈幕網、優酷共同出品,這樣的出品模式打破了傳統媒體、電視媒體和新媒體的界限。《人生第一次》製作方除了央視網視頻中心以外,還有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的“秦博工作室”,兩個單位強強聯合,共創佳績。

俞虹:《人生第一次》以紀實表達延續時代變遷

在融合傳播的過程中,有兩個必須信奉的四字原則:第一是“內容為王”,“網”和“臺”二者本身並不分高下,最重要的是拿出有抓點、有亮點的內容;第二是“渠道為強”,平臺並沒有簡單的強弱之分,一個好的融合作品在傳播過程中將會直接消解“網”和“臺”的間隔和區別。比如《人生第一次》雖然由央視網主推,但也能在電視頻道得到傳播,網制節目通過聯手多媒介渠道,將具有更多被髮掘的可能,這是《人生第一次》為我們帶來的別有意義的啟發。長期以來,百花齊放的文藝市場已經充分證明了真實所蘊含的力量,而在這份真實當中,當以大家最為熟知的普通人的生活最具吸引力。《人生第一次》準確擊中廣大觀眾這一需求,以極具精神內核的老百姓的人生經歷為基礎,探討更為深層的生命思考和處世哲學,實為當前真人秀和紀實類節目的典範型佳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