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微談 ▏風起於青萍之末——關於焦慮吞噬

幾句話


心理微談 ▏風起於青萍之末——關於焦慮吞噬


我是信奉能量守恆的,不管物理還是心理,均衡存乎萬物之間。在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生態系統中,我們不斷吐出二氧化碳,也有陽光和綠植不斷將其吞噬轉換成氧氣。


人組成的系統中,大到國家,小到家庭,都在發展中維持著動態平衡。


所以,我在想,在這個生產普遍性焦慮的時代,如何轉化、維持焦慮在系統中的平衡呢?

正式扯淡

心理微談 ▏風起於青萍之末——關於焦慮吞噬

▲間歇性覺得海豹特別萌

前兩天,趕基地早上的會議,出門晚了,疫情期間,打車更不容易,一個師傅接單後刮擦了摩托車,一個師傅說要中途吃個早餐,等到第三個師傅輾轉過來時,我已經極度焦慮了,而且他還順路帶了別的客。


我說趕時間,九點半必須到目的地。師傅倒是淡然,遞煙過來,說,時間肯定來不及,我儘快。


一路上,我不停地看時間和地圖,過了九點半,跟負責人通了電話,遲到已是必然。 腦海裡“覺察之眼”突然展開,省視剛剛的情緒,我長舒了一口氣。似乎也被師傅的自在所感染,他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疫情好轉情況,並打聽基地是做什麼的……我也開始跟他普及什麼是社會組織,什麼是“三社聯動”……


上班堵在路上,我見過那種狂按喇叭的車;別的孩子跳舞獲了獎,我見過無所適從一味報班的父母;疫情期間,也見過各種採購消毒物品的家庭……焦慮跟“新冠病毒”一樣,具有傳染性,稍不注意,我們就會相互感染。不同的是,焦慮傳出去後,自己的症狀似乎就減輕了。所以,有人源源不斷地向外傳遞著焦慮,因為自己沒有吞噬、消解焦慮的能力。


我想起社會心理學裡面的“費斯汀格法則”: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費斯廷格用一家三口在某天的遭遇來作為例子:

心理微談 ▏風起於青萍之末——關於焦慮吞噬

費斯汀格法則

男主人卡斯丁起床後洗漱,隨手將自己高檔手錶放在洗漱臺邊,妻子怕被水淋溼,就隨手拿過去放在餐桌上。兒子到餐桌上拿麵包時,不小心將手錶碰到地上摔壞了。


卡斯丁疼愛手錶,於是把兒子揍了一頓,黑著臉罵了妻子一通。妻子不服氣,說是怕水把手錶打溼。卡斯丁說他的手錶是防水的。


於是,鬥嘴升級。一氣之下,卡斯丁直接開車去了公司,快到公司時發現忘了拿公文包,又立刻回家。可是家中沒人,妻子上班,兒子上學,卡斯丁的鑰匙在公文包裡,他進不了門,只好打電話向妻子要鑰匙。


妻子急急忙忙地往家趕時,撞翻了路邊水果攤,攤主拉住她要賠償,她不得不賠了一筆錢才擺脫。

最後,卡斯丁遲到了15分鐘,捱了上司一頓批,心情壞到了極點;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跟同事吵了一架。


妻子因早退被扣除當月全勤獎,兒子這天參加棒球賽,原本奪冠有望,卻因心情不好發揮不佳,第一局就被淘汰了。


10%與90%,像不像氣象學上的“蝴蝶效應”,我更喜歡傳統文化中詩意的描述:風起於青萍之末,浪成於微瀾之間

心理微談 ▏風起於青萍之末——關於焦慮吞噬

有些慚愧於那個早上自己焦慮萬分的表現,可是負責人的一句“注意安全”消解了大半,師傅的淡然閒聊讓這份焦慮消失於無形。


我有種擔心,在經歷一種普遍的群體性壓抑之後,社會心理環境中,那些個體間小小的焦慮與衝動,經過層層疊疊的來回碰撞、共振與放大,會不會在某個出口造成新的動盪與傷害?

心理微談 ▏風起於青萍之末——關於焦慮吞噬

焦慮叢生的森林裡,依舊鬱鬱蔥蔥生機勃勃。大概這一路上,許多人有一種能力——吞噬、消解焦慮。或多或少,我們都會產生焦慮;或多或少,也會吞噬一些焦慮——來自他人或自己。


很佩服那些和煦、陽光的人們,像平凡生活中的綠洲,景色怡人,吞噬著那些裹著焦慮的濁氣,吐出清新,舒人身心。


就像每次艱難時刻的那些逆行者們!

心理微談 ▏風起於青萍之末——關於焦慮吞噬


向你們學習,不做焦慮的放大鏡,學做一個能吞噬焦慮、吐出陽光的人


還是冷啊

spri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