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心法帶你告別寫作困難症,開啟寫作之旅

很多人可能會說,那些大作家生活的時代與環境,有很多東西可以寫。

現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我找不到身邊可以寫的人和事,又不想去歌頌大家都在歌頌的,諷刺那些我根本沒有切實感受的,或者僅憑個人想象虛構一些根本不存在的雞飛狗跳,宮闈亂鬥。

如此,那麼。




1個心法帶你告別寫作困難症,開啟寫作之旅

世界



你看,“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絲活氣”。

1個心法帶你告別寫作困難症,開啟寫作之旅

小鎮

你聽,“小船竄進了荷花澱,幾隻野鴨撲楞楞飛起,失聲驚叫,掠著水面飛走了。就在他們的耳邊響起了一排槍聲。”

1個心法帶你告別寫作困難症,開啟寫作之旅

白洋淀荷花

閉上眼,腦海中浮現出明海和小英子一起做針織,一個畫花,一個刺繡;一起栽秧、薅草、車水、放割稻子、打場看場。


1個心法帶你告別寫作困難症,開啟寫作之旅

高郵

這是魯迅筆下的魯鎮,孫犁手中的荷花澱,汪曾祺生活的高郵。


當然還有我們熟悉的沈從文的湘西世界,老舍文章裡的北京文化……它們是那麼的引人入勝,仿似帶你進入了那個世界,讓你在裡面盡情的暢遊,隨筆喜,同人哀。那麼,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孫犁曾經說過:“各種事物都有它的極致”,“在一定的環境裡,才能發揮這種極致”。


1個心法帶你告別寫作困難症,開啟寫作之旅

極限

也就是說,很多文學名著的構建都來自於這小天地,而這個天地一定是作者所十分熟悉的,而他們在這樣的環境中放入了符合在這裡面進行的各種人事物,並用切合環境與時代背景的言行構造出讓我們身臨其境的世界。

以魯迅為例,《阿Q正傳》中的“未莊”,僅僅一個阿Q與王胡在牆根下因為捉蝨子而發生的打鬥片段,無論是從言“誰認便罵誰”至“君子動口不動手”,從行“恨恨的塞在厚嘴唇裡,狠命一咬”都能夠活靈活現而又恰到好處地將阿Q自大自負自以為是的人物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

《孔乙己》中的“咸亨酒店”中通過作為溫酒一職倍覺無聊的我觀察長衫短衫尤其是孔乙己的表現,讓我們一窺當時人們的生活,充分體會作為文化先鋒的作者對於這一片土地及土地上人民的感受。

當然,這樣的筆法不勝枚舉。

於我們自身,那就是觀察我們身邊的這一片小天地。而我也曾以此佈置過一篇作文,但學生卻反映,老師,我沒什麼可寫的。

沒什麼可寫的,這是很多人的瓶頸,甚至很多飽覽群書的人也不知道從何寫起。


1個心法帶你告別寫作困難症,開啟寫作之旅

迷茫



從小就酷愛寫作並孜孜不倦進行寫作的大作家莫泊桑在青年時代請教福樓拜時面對福樓拜給出的家門口觀察馬車並詳細記錄每天馬車的情況,莫泊桑也感到無處下筆,對此,福樓拜一連八問從不同角度說出需要描寫的方面並在此後莫泊桑一而再再而三的求教中不斷告訴他如何能讓自己的文章有自己的特色。

是的,同樣描寫一樣事物,每個人有自己的觀察角度,知識儲備,表達方式,而這些正是構造自己小天地,寫成大文章的充分條件。

所謂的漂亮語言,“都非強作美詞,炫人眼目,而是逐景生情,發自作者心中,所以能感人,並呈飛動之致。”

所以,在自己的小天地裡我們專注的是自己的切身感受,我們大可不必跟風去寫別人已經寫爛了的陳芝麻爛穀子。


1個心法帶你告別寫作困難症,開啟寫作之旅

感受



我們只需要睜開自己的雙眼,用心感受自己這片獨特的小天地,那樣你就會發現,當你深切瞭解它之後,你放進去的人事物就會契合這個環境,更有甚者,你可能不必為這個天地裡的人物設計語言與動作,它會自己動,自己說,而你,要做的只不過是將自己看到的,自己聽到的如實記錄下來而已。


1個心法帶你告別寫作困難症,開啟寫作之旅

用心感受周圍的事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