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控人为什么讨厌“砖家”?

在过去,一提起专家学者,总会让我们肃然起敬,因为他们是知识的象征,而知识就是力量。现在,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一说起‘专家’,就有不少人大撅起嘴,一脸的讨厌。为什么,时过境迁,有不少的人开始讨厌专家起来了呢?

其实他们不是讨厌专家,而是讨厌的“砖家”。

以感控为例,感控专业牵涉的内容较多、较广,很多的专业都和感控有关联,而且感控的规范更新也较快,很多医院的迎检工作都需要感控参与,各个专业的专家和领导都对感控有着“足够的重视”,对感控的工作都能说上两句,但是提出的问题,却又让感控人苦笑不得,感控人挨批不说,很多现状又不能整改,比如下面这个。

感控人为什么讨厌“砖家”?

前几天,有人给我反馈说,他们医院在接受药监检查时,被告知手消毒液不合格,原因就是酒精浓度未达到75%。

他们使用的手消毒液主要成分是这样的:

感控人为什么讨厌“砖家”?

很明显乙醇的含量为54%-66% ,并没有达到75%的浓度,从诊疗方案的第一版到第七版都明确写了:

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看上面的文字,貌似专家说的很有道理,而且大家都知道,在迎检时有一个原则:专家说的是对的

但是检查结束后,他犯难了,手消不合格,怎么改呀?

难道要把这批手消毒液全部更换了?

换成不含酒精的?或者换成酒精达标的?貌似也存在一大顿问题:

首先,领导是否同意更换手消毒液?

其次,即使更换了,高浓度的酒精含量,大家会不会、愿不愿使用(伤手问题)?

最后,如果换成不含酒精,而是其他成分的手消,下一个专家万一又说不行?怎么办?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处理?


于是,他给我留言,才有了上面的对话。

我问他,专家的这个建议,是否真有道理?有没有规定:酒精的消毒液浓度要达到75%,才能达到杀灭新冠病毒?

因为手消毒的浓度,在疫情期间国家是有要求的。

如: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组织消毒标准专业委员会编制了《消毒剂使用指南》,并于2020年02月19 日下发,其中在乙醇消毒剂里,有这样一句话:

1 醇类消毒剂
1.1 有效成分
乙醇含量为70%~80%(v/v),含醇手消毒剂>60%(v/v),复配产品可依据产品说明书。
1.2 应用范围  
主要用于手和皮肤消毒,也可用于较小物体表面的消毒。

而且,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最近也发布一份《符合防疫消毒标准物品清单》,其中对免洗洗手液也强调至少含有

60%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才能有效杀死细菌和病毒。

手消毒液的酒精含量也非越高越好,有实验证明,要达到杀菌作用,酒精的使用浓度应在60%至80%之间,不够浓度就达不到要求的杀菌或抑菌效果。但酒精浓度超过60%的洗手液如果没有添加皮肤保护剂又长时间经常使用的话,对皮肤会有一定的影响,这也是医护人员手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之一。

所以,我建议目前先不更换手消毒液,只要产品合格,正确、规范的洗手,才是有效预防疾病的姿势。

像这样的例子,我相信从事感控的专职人员的你,多多少少都碰到过,这也许是为什么好多医院害怕被检查的原因之一。


那感控人为什么讨厌“砖家”?

首先和位置有关,过来检查的,都是代表省市来指导工作的,那是官方的代表,是上级对下级的指导,你只有听的份。举个例子,有感控同仁吐槽到:

前段时间,市组织检查,疾控中心副主任作为专家和卫生局长过来检查,因为是突击检查,医务处、门诊部的人在,等我赶过去,已经发一通脾气走了。说的是院感工作一塌糊涂。重点提到预检分诊点的医废箱里有生活垃圾。让院领导大为恼火,回来批评半天。

如果碰到可以沟通交流的,那就很幸运,感控科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解释;但是并不是每个专家或领导都愿意听。比如,有一位感控人,吐槽他的经历:

专家到我院进行基层医疗机构集中整顿督导检查,说预防接种室的锐器盒里的针头要进行毁型处理,至少把针尖撇弯,我们解释说:1、锐器盒装满3/4就封闭送医废处理中心集中处理,2、进行毁型容易造成锐器伤,发生职业暴露,但砖家们还是坚持“原则”。

其次,是不接地气,很多专家不一定来自医疗机构或者长期不在一线工作,对一线的工作状态不了解,只会对着条款机械和教条的找问题,把找问题当成首要、重要任务,考虑的是交差,而非帮扶医疗机构管理能力的提升,也造成了感控人的讨厌。

近期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近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分区分级恢复正常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医疗机构科学开展院内感染防控,避免防控不足和防控过度;希望,专家能多指导帮助基层开展科学防控,而不仅仅是找问题;当然这句话也同样给我们院感科本身,也希望感控本身也能帮助科室做到科学防控的指导,而不是仅仅找问题,多和临床做朋友,才能避免感控科成为临床眼中的“砖家”局面。

我们希望专家多来,专家来了,我们会拍掌,但是砖家来了,我们会拍砖。

你说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