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史传奇《喜剧之王》:学会自我认知,我们的未来才会阳光灿烂


影史传奇《喜剧之王》:学会自我认知,我们的未来才会阳光灿烂

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喜剧之王》

《喜剧之王》是周星驰导演的一部经典电影,其中柳飘飘和尹天仇的那段对话更是载入了影史,成为了传奇,也因此大家总喜欢以“爱情”或者是“小人物的奋斗”的角度去解读这部电影。

在十年前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关注点也是尹天仇和柳飘飘的那段经典爱情故事,但如今再看这部电影时,或许由于生活的蹉跎,相比爱情的罗曼蒂克,我关注的更多的还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即周星驰所饰演的尹天仇是否真的是一个称职的演员,他的悲惨遭遇是否真的只是怀才不遇?

在看了尹天仇的故事之后,我不经回忆起了自己的过往,或许世上并没有那么多的怀才不遇,在很多时候,我们其实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好,我们所谓的怀才不遇,只是因为我们还没能准确的认知自己,而“自我认知”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

《喜剧之王》这部电影简单的说,就是讲一个叫尹天仇的跑龙套在剧场上奋斗,他一直觉得自己的演技非常好,爱教别人演戏,也总喜欢为自己加戏,但却无人赏识他,最后临危受命去为警察扮演送外卖的卧底,在这次扮演的过程中,尹天仇终于真正的认清了自己。

那么今天就以“自我认知”的角度,去解读这部电影背后的:学会自我认知,我们的未来才会阳光灿烂。

01 由于自我认知能力的不足,因此我们往往很难正确的认知自己,从而经常会做一些自以为成熟,事实上幼稚的事情

在《喜剧之王》之中的尹天仇仅仅是一个跑龙套的演员,但他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自己的演技非常的优秀,无可挑剔,也因此他总爱在演戏的过程中对他人指手画脚,对于他人的建议,尹天仇总会在别人的建议上提出自己的看法。

例如在电影开头的那一段,导演要求尹天仇扮演一个被一枪打死的牧师,不动就可以,但尹天仇却在“死”了之后,还依然爬起来,试图将"死“,但又不想死的那种倔强给演出来,这导致整个片段都必须重新拍摄,不仅浪费了底片,更浪费了大家的时间。

在周星驰看来他做的是对的,他这么做非常的聪明,专业,体现了一个专业演员该有的演技水平。

“导演,我觉得我刚才倒下的姿势不够纠结,缺乏了一点点内涵,无法表现出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请允许我再来一次,我会拿出百分百的状态,争取做到深刻而不深沉,平淡而不平庸,演好这具死尸。”

但事实上真的是如此吗?是的大家或许都早已明白,尹天仇所谓的演技和观点,事实上并不成熟,只是一种愚蠢的坚持罢了,尹天仇他在这个阶段所思考的,仅仅是“我想怎么做,”而不是“我应该怎么做,”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或许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高,最后的结果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尹天仇不仅丢了工作,还被导演辱骂,甚至连盒饭都被人砸了,非常狼狈不堪。

或许尹天仇做事真的很认真,但自古以来“态度”与“能力”都是两个泾渭分明的领域,他是个演戏很认真的人,但此时的他还不是一个优秀的演员,最后呈现出来的结果不仅难堪,还非常的滑稽,却不自知。


影史传奇《喜剧之王》:学会自我认知,我们的未来才会阳光灿烂

看到这里的尹天仇,大家肯定都会不由得想起自己,在我们尚不成熟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因为无法正确的认知自己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在我们少年的时候,我们说的最多的话是“谁也别想教我们怎么做,”那时的我们意气风发,不管什么都敢尝试,也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不管这个意见是否合理,别人是否答应,就立刻付出实践。

不由得想起在我大学的时候,那个时候国家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那时是资本最热的时候,铺天盖地的都是励志创业故事以及投资节目,正在大三的我在看了那么多的故事之后,也立志要去创业,并付出了实践。

我借了家里五万元,随后与同学一起开公司,虽然什么业务都还没有,但我们依然去找了办公室,三个人的公司一个总经理,两个副总经理,觉得世界就是我们的,并且还一起写了商业策划书,到处见天使投资人找人投资。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那些投资人看到我们之后,往往都会视而不见或者是婉拒我们,他们说我们不行,但那时的我们从来不觉得是自己的问题,会与那些天使投资人争论的脸红脖子粗,就为了说服他们,觉得他们有眼无珠。

再到后来我们的公司在亏光所有的钱后,还是倒闭了,我们认为这仅仅是运气问题,就当是买了一次教训,依然自信;但到如今再看这段经历的时候,才发现那时的自己是多么的幼稚,一个月收入3000元都没有的公司,就敢去要几百万元的投资。

又如那个超级课程表的CEO余佳文我相信大家都曾有耳闻,年少成名的他频频在媒体上说出雷人的话语,例如“年底拿出一个亿分给员工,”“公司彻底自治,员工自己管理自己等等,”一时间引起了轩然大波,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我们都没想过他能真正兑现承诺,我们更多是当成一个笑话在看。

果然在不久之后,余佳文就在他的微博上放出了道歉的视频,恳请大家的原谅,这个跳梁小丑也彻底消停下去了,如今虽然很难再从媒体上收到关于超级课程表的消息,但超级课程表这个APP却做的越来越成熟。

席慕容在《戏子》中说:“我们常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眼泪,”如今再看这个时期的尹天仇,不禁就沉默了起来,

这明明是个悲剧片段,我们旁观却成了喜剧,原来尹天仇的悲哀,世人皆有过。


影史传奇《喜剧之王》:学会自我认知,我们的未来才会阳光灿烂

事实上,自我认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那么“自我认知”具体是怎么解释的呢?

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指的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

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或叫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

“自我认知”简单的说就是一种摸索自我,了解自我的能力,能清楚的知道自己某方面的缺陷,不盲目自信,又或者明白某方面的特长,例如“自己其实并不像自己想象中那么好看,”“自己的策划活动的能力与他人还有差距,”等等的一些能对自我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

例如《喜剧之王》中前期的尹天仇,他就是没能正确的进行自我认知,认为自己的演技精湛且成熟,最终被导演和场务赶出了剧场,而此时的他并没有意识到,一个演员最需要的其实是忠于角色,此时的他也并没有能力去润色角色,其实在很多时候,他自己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好。

而“自我认知”说起来很容易,但实际上每个人的自我认知能力都是不一样的,对于教育程度低,或者是智商较低的人或许终生都将不具备自我认知能力。

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自我认知”实际上也是一种很重要的人际关系。

就像在我们与他人合作的时候,如果我们可以很好的了解自己的合作伙伴,那么我们会更加的信任对方;而事实上我们更需要的是学会的是与自己合作,我们的灵魂长期掌控我们的肉体,也因此“我”和“自我”,灵魂和肉体,事实上也是一种合作关系,当我们的灵魂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肉体时,我们的人生才能少走很多的弯路。


影史传奇《喜剧之王》:学会自我认知,我们的未来才会阳光灿烂

02 认知自己就必须去正视自己的缺陷,因此认知自己其实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而世上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去直面自己的不足

我相信看过《喜剧之王》的人,都会清晰的记得那个负责派发盒饭的场务。

在尹天仇去跑龙套,需要他扮演一个死尸,但尹天仇偏偏有自己的想法,导致整个剧组要陪他NG(重新拍摄),也因此他被赶出了剧组,在被赶出去的时候,他遇到了由吴孟达饰演的派发盒饭的场务。

这时场务直接将尹天仇的盒饭扔在了地上,并直言他并不是一个称职的演员,他不仅演技烂,他的人生还是一坨屎,并编了一首歌羞辱他,盒饭宁愿喂狗也不给尹天仇。

很多人在看到这一幕的时候都会感觉到心里不舒服,毕竟这个场务的言语过于的粗俗,也过于的直白,更重要的是非常的伤人心,会让我们心疼尹天仇,感叹世态炎凉。

但若我们结合现实去思考,这一段的拍摄又是多么的真实,在我们出来社会之后,如果我们办错了事情,那么我们的客户和上司,是不会和父母老师那样照顾我们的感受,绝对不会给我们那么多的机会,或许骂的比这个场务还难听,我们能做的也只能是和尹天仇一样,即使被羞辱,饭碗被砸烂,也只能默默的接受,随后悄悄走开。

说到这里我忽然明白了这个场务出现的意义,他就像是一个判官一样,在他第一次遇到尹天仇的时候狠狠的羞辱了他,直接了当的揭开了尹天仇的遮羞布,让他意识到了自己的缺陷,第二次遇到了蜕变后的尹天仇之后,他说你现在是的一个真正演员了,并邀请尹天仇参加了他的卧底计划。


影史传奇《喜剧之王》:学会自我认知,我们的未来才会阳光灿烂


在很多时候,认知自己,了解自己的过程,都是一个非常痛苦和煎熬的过程,也因此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会尽可能的选择去逃避,以“鸵鸟心态”去面对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的问题。

大家是否还记得年少时的自己?那时的我们意气风发,总是希望未来可以做一个盖世英雄,用自己的双手去改变这个世界,去抹平世上的一切不平,纠结着未来究竟是读清华还是考北大,似乎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围绕着自己在转,我们就是这个世界的主角。

但长大之后呢?我们会发现这个社会很现实,我们很弱小,并且这个世界虽然很大,但是主角的名额有限,我们别说替补,就连配角都很难排上,原来我们都只是一个“死跑龙套”的,有我们和没我们似乎都没有关系,我们存在的价值似乎仅仅是给这个世界凑数的,于是我们开始畏惧,也开始怀疑自己。

从世界的中心,万众瞩目的主角,再到认识到我们仅仅只是一个跑龙套的,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认知自我的过程,很难过,但也很现实。

大多数人也会因此选择去逃避问题,而逃避问题或许能短暂的忘记这个问题的存在,但却永远无法解决他,最终一个小问题最终也可能因此被放大,很多问题都是必须面对的,而人之一生就是一个不断的解决问题,认知自我,调整自我,并突破自我的过程。


影史传奇《喜剧之王》:学会自我认知,我们的未来才会阳光灿烂


03 人之一生,其实也是一个摸索自己,认知自己和不断突破自己的过程,也因此学会自我认知对我们的人生有非常大的意义

《喜剧之王》这部电影,我们在抛开一些无关的元素之后,再去看这部电影的本质,我们就会发现这部电影其实讲的是“一个演员的成长之路。”

尹天仇在最开始的时候是没有任何演技的,更没有一个演员该有的职业素养,因此他被导演训斥,盒饭喂狗;再到后来尹天仇在教柳飘飘演戏的过程中,实则也是在琢磨自己的演技,培养自己的演员素养,等到他第二次扮演死尸的时候,他才具备了作为一个演员该有的素养和演技,只要导演不喊停,他就绝对不会动。

从一个幼稚懵懂的跑龙套到一个合格的演员要经历多少苦?电影中虽然用一个俏皮带点浪漫的爱情故事一笔带过,但其中的辛苦是我们都可以想象的。

后来尹天仇如愿的入选了男主角名单,事业蒸蒸日上,这都不是偶然,而是尹天仇不断锻炼自己之后才换来的成果,这也告诉了我们

成功从来都没有偶然,而是你努力之后的必然成果,这个世上从来就没有那么多的怀才不遇,你的不成功更多的是你的能力还没能与你的野心相匹配,但从前的自己并不能对自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虽然后来尹天仇因为各种因素,没能当上那一部电影的男主角,但是他杰出的表现早已获得了大明星杜鹃的认可,因此他未来的成功是可以遇见的。


影史传奇《喜剧之王》:学会自我认知,我们的未来才会阳光灿烂


事实上,我们错误的自我认知有两种,一种指的是过高的高估自己,不能清楚的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定位,就会骄傲自大,盲目的自信。

就像《喜剧之王》中的尹天仇一般,他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演员,因此总是罔顾他人的感受,盲目的增加自己自以为成熟的戏份,指导他人拍戏,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尹天仇或许是一个很有态度的演员,却绝对称不上是一个合格的演员,但他本人意识到了吗?显然没有,他仅仅是觉得自己怀才不遇。

第二种则是指过低的低估自己,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他人,因此非常的自卑,从而导致事事不顺,终生的不成功。

例如我们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的一些极度自卑的人,实际上就属于不能正确认知自我的人,他们平时总是沉默寡言,和他人说话也总是唯唯诺诺,声音低的连自己都可能听不见,他们未来人生的悲哀是可以预见的。

我们需要通过时间去了解自己,认知自己,这个过程或许并不平坦,但我们会发现,我们越是了解自己,我们的人格也就越发的自信,而我们人这一生实际上也是一个认知自我,发现自我,不断突破的过程,唯有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们的人生才能少走很多的弯路。

其实,我们都能从尹天仇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毕业之后,离开了校园,融入了茫茫人海之中,每天早晨匆匆的挤入地铁,晚上看着一路的霓虹回来,眼里操心着不再年轻的父母,脑子里想着一团乱麻的事业,心里还藏着一个不可能的姑娘,心中还有一个遥远的梦想。

原来,我们都是在“人间”这个大剧组里跑龙套的,而龙套的日子并不好过,甚至称得上是辛酸,每当梦想与希望即将凋零时,我就会想起了尹天仇的那一句话:“我是一个演员,”而一个演员最基本的素养,就是导演没喊NG,那就必须坚持下去,而我们人生的NG,唯有呼吸停止的那个时刻。

不由得想起当年的汉高祖刘邦,刘邦在48岁起义之前都是一个一事无成,无所事事的混混,他学习成绩非常的不好,并且特别好色,喜欢看美女,并且毫不遮掩,就连司马迁在《史记》中都说:“好酒及色,”一个十足的跑龙套的。

但在48岁之后,他召集之前认识的狐朋狗友开始起义,小吏萧何,卖布的灌婴,杀狗的樊哙,斩白蛇,揭竿而起,之前做混混时认识的人都成了他成就帝业的资本,终于在55岁时定都咸阳,立国号为汉,成为了历史的主角。

试想如果刘邦不是在48岁时宣布的起义,而是在38或者28岁时就宣布反秦,认为自己有能力去推翻秦朝,暂不论大环境是否允许,就个人的能力和积累上,显然不足以支撑他成功,学会自我认知真的太重要了。

最后,看着尹天仇故事的结局,他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即“一定要学会认知自我,懂得时刻反省自己的不足,并持之以恒的努力,那么哪怕如今过的依旧煎熬,未来也必将阳光灿烂。”面对这个世界,我们要永远的勇敢,永远的谦卑,并永远的坚持。

说到这里,忽然就想起了在《喜剧之王》当中,柳飘飘与尹天仇一起看大海时的对话。

“喂,前面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到。”

“不会,天亮之后,就会很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