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葆森:建業未來三年進入戰略鞏固期,蹲下是為了更好起跳

胡葆森:建業未來三年進入戰略鞏固期,蹲下是為了更好起跳

新冠病毒疫情,讓房地產行業迅速進入“冰凍期”,巨大的衝擊讓眾多房企猝不及防。但建業集團董事長鬍葆森認為,這種影響更多是心理上的衝擊,短期衝擊不足為懼,長期向好基本面並沒有改變。對前期槓桿過高、沒有準備的企業而言,這是危;但對在人、財、物等方面做好準備的企業來說,更是機。

就建業而言,基於公司的良好經營狀況,疫情影響有限。而疫情下,中小房企壓力巨大,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類似建業這樣基本面良好的優質區域龍頭企業、規模企業,很可能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

談疫情:捐款、獻物、穩就業是建業的責任

面對疫情,建業先後組織五次公益捐贈,累計捐款捐物1400餘萬元。與此同時,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逆市啟動招聘計劃,並加大在疫情重災區湖北的校招力度。

胡葆森:1月26日,大年初二,我們集團高管迅速達成共識,應該在河南企業界帶頭捐款、捐物,抗擊疫情。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建業一直是不甘人後的,我們在第一時間向河南省慈善總會捐款1000萬元,用於疫情重災區的防治工作。

1月29日、30日,發動員工、球迷積極捐款,募集善款近50萬元。

2月3日,向武漢市物業管理協會統一捐贈84消毒液、酒精、一次性手套等防疫物資。

2月27日,建業黨委發動黨員及普通員工積極募捐,24小時籌得善款超62萬元。

3月16日,通過上海復星公益基金會捐贈100萬元,支持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項目,支援全球抗疫。

目前,國內的疫情得到控制,但國際上190多個國家還在蔓延,我們第一時間想到了河南在海外的100多萬同胞。我們主動與河南省歸國華僑聯合會聯繫,與嵩山會、河南省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等機構一道,共同為海外豫籍僑胞提供必要的防疫物資支持。

今年我們的發展目標並沒有調低,不僅要穩定員工,還要補充新鮮血液,響應國家號召,穩就業、促發展。3月中旬,建業集團逆市啟動“因愛而來—建業集團2020春季大型線上社招、校招”活動,同時宣佈擴大在湖北相關高校招聘力度。

談行業:疫情對房地產行業短期衝擊大 長期向好基本面不會改變

疫情之下,沒有人能置身事外。疫情短期內對宏觀經濟,對房地產行業衝擊較大;但從長期看,中國經濟總體向好的態勢不會逆轉,地產行業的基本面並未改變。

胡葆森:一般情況下,大部分企業在上一年的11、12月就開始做來年的年度計劃。我相信,很多企業在制定2020年計劃時,都沒有考慮到疫情的爆發。因此,這對企業經營來講是個突發情況,這個意外在精神上、物質上都造成很大的衝擊。

然而,從中長期來看,行業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並未改變。2019年中國的城鎮化率剛突破60%(60.6%),河南的城鎮化率才剛接近54%(53.2%)。相比全國,河南城鎮化的空間巨大。按照正常情況下,70%-75%的城鎮化率目標預測,至少在未來十年這個長週期看,房地產行業還將會持續向好。

習近平總書記也說過,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中國經濟的韌性還在,而未來工業化後期的信息化、智能化等帶來的新興產業的發展,也會進一步拉動整個宏觀經濟的發展。中國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態勢還是主流,不會逆轉。

對2020年二季度甚至下半年的行業發展趨勢,我是樂觀且審慎的。

談現狀:穩健經營為導向 手中有糧心不慌

建業深耕河南28載,2019年銷售收入過千億,並實現在河南省122個縣及縣級以上城市的全覆蓋,是實實在在的銷售收入和銷售面積“雙冠王”。對疫情這樣的突發事件,建業有充足的“子彈應對”。

疫情發生後的第一時間,公司高管主動降薪,中層主動將績效延時發放,他們看好企業未來發展,選擇與企業命運與共。

胡葆森:關注建業的人都知道,過去這麼多年,建業一直是以穩健經營為導向的企業,指導思想就是穩健、持續,做一個長期價值主義者。

2019年,公司在境外成功發行共13億美元的中長期債券。2020年1月9日,建業地產成功發行美元債2億美元。2月5日,建業地產成功發行美元債3億美元。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本次債券發行仍獲得超7倍認購,賬簿金額達到22億美元,充分體現了資本市場對建業的認可。這使得發債成本可控,比預期要低。

截至2019年年末,公司取得多家境內銀行授信額度共計430億元,尚未使用的授信額度有302億元。在房地產融資逐步收緊,金融政策頻頻施壓的環境下,力證公司在銀行體系及資本市場的良好聲譽。

疫情發生後,不少銀行機構的負責人主動打電話,對我們表示支持。建業這麼多年積累的市場信用,在這時候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長期以來,我們對現金流的要求非常高,儲備有足夠的資金防患未然。可以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2008年金融危機後,我寫了一篇文章《向農民學習生存的智慧》,要“常將有日思無日”。當你手裡有很多糧食時,要想到有一天災荒來了沒有糧食怎麼辦,要準備好充足的過冬糧食。建業在這方面是早有準備的。

患難見真情,在疫情發展存在重大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就2、3、4月的薪水發放,公司高管主動要求降薪50%,中層主動將績效延時發放。其實,對現金流來說是沒有多少意義的,我們的資金儲備很充裕。但是,這體現了員工與企業命運與共的決心,這是在企業經營遇到困難時,高薪高管做出的響應,代表他們更看好企業的未來發展。

高薪高管主動降薪、緩發,但是一線員工的工資,不僅沒有降,部分員工還有上漲。疫情防控期間,我們7000多名物業一線員工非常辛苦,我們就拿出專項資金,用於獎勵那些做出突出貢獻的員工。

談未來:保持底線思維 未來三年進入戰略鞏固期

過去的三年,建業業績增長迅猛,成績斐然;但未來三年,建業將更關注各項指標的健康程度,進入戰略鞏固期。蹲下,是為了更好的起跳。

胡葆森:對建業來講,過去三年實現了快速增長,但是衝千億也並不輕鬆。因此,在2020年1月18日集團的管理年會上,我們就提出,未來三年建業進入戰略鞏固期。鞏固期並不是停滯,而是要沉澱過去三年超速增長帶來的問題,將自己的各項財務指標調整得更健康一些,把產品打磨得更完美一些,把服務體系建設得更好一些,把組織能力鍛造得更強一些,這些都是戰略鞏固期內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我們經常講兩個詞——底線思維和量入為出。底線思維就是把底線劃出來,今年我們制定了一個不比去年低的、有增長的目標。作為董事長,看到團隊的決心和精神,我感到很欣慰,這表明團隊有信心,也成熟了。就目前情況看,他們完成得超過我的預期,證明我們全體員工還是非常拼搏的。

更重要的是,28年來,百萬業主對建業品牌的認可,對產品的認可、文化的認可,對我們客戶服務體系價值等的認可。

疫情,對沒有準備的企業是危,對有準備的企業是機。這種準備,包括思想、技術、資金、管理、人才等各方面的準備。房地產是資金密集型行業,當一些中小企業堅持不下去的時候,這對負債率低、資金儲備充足的企業就是機。未來是兼併收購的大好時機,

疫情不是好事,但迫使企業家群體能夠沉下心來思考,當有朝一日天時、地利、人和等要素不完全具備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被迫停滯甚至退步的問題。其實,即便企業一直穩定發展,也要有退的準備、停的準備。

這考驗著企業家的駕馭能力,駕馭能力強的能做到“當進則進,當退則退”。“進退自如”四個字,是我20多年來一直追求的境界,這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能力。

最後,感謝客戶一直以來的信任和支持,我看好中國、看好河南,也看好自己、看好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