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業負債一年激增七成 胡葆森“固守河南”戰略生變

固守河南近27年的建業地產,公司董事長鬍葆森在出席2018年業績發佈會時,終於發出了“走出河南”的聲音。

胡葆森表示,建業地產會走出河南,但是有條件:第一是市場半徑,這個要根據自身管控能力來確定;第二是產品形態,將以中原文化小鎮的形態進行操作;第三是輕資產模式,股份不超過20%,因此投資壓力不會很大。

事實上,在2018年12月28日,建業地產和河北邢臺的企業德隆鋼鐵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合作開發邢臺市的一個小鎮,這被胡葆森看作是建業地產走出河南的標誌性事件。有地產專家表示,河北邢臺距鄭州不到400公里,這或許會成為建業地產省外發展的一個樣本。

胡葆森希望2019年銷售破千億

自2000年以來,建業地產就確定了“固守河南”的戰略。截至2018年12月31日,建業地產進入河南省18個地級城市和77個縣級城市,擁有在建項目118個。

從2018年年報來看,建業地產業績增長迅猛。數據顯示,2018年,建業地產實現收益約147.83億元,較上年增加約6.5%;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溢利約為11.54億元,較上年增加約42.3%;合同銷售金額723.66億元,同比增長約97.2%,其中重資產合同銷售536.75億元,同比增長約76.5%。

胡葆森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提到,2019年希望建業能夠躋身千億房企的行列。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地產分析師告訴中國網財經記者:“從建業地產2018年的銷售規模來看,綜合考慮河南的房地產市場趨勢,2019年銷售破千億的難度不小。”

易居研究院總監嚴躍進也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採訪時坦言:“建業地產這兩年過於迷戀河南市場,造成兩個問題。一是對外拓展和投資的力度不夠,或者說經驗不足,造成很多投資機會的喪失;二是對內投資也面臨很多競爭性的壓力,尤其是河南本地部分房企也在崛起,在本土市場佔有率的不足,從側面也說明了這一點。未來企業需要反思當前的投資策略。”

2018下半年河南市場市佔率下滑

事實上,隨著近年萬科、碧桂園等龍頭房企紛紛向三四線城市下沉,建業地產在自己的家門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競爭。

截至2018年末,建業地產河南省市場佔有率為9%,與2018年中的10.2%相比有所下滑。至於市佔率下滑的原因,克而瑞研究指出,可能與30強房企爭相深度進入河南市場有關。

除了“外患”,建業地產還有“內憂”。作為河南本土房企中的“一哥”,建業地產在河南省18個地級市及省會城市均有在建及竣工項目,但近幾年在鄭州市場的表現卻不太樂觀。克而瑞發佈的2018年大鄭州房企權益銷售金額排行榜顯示,建業地產排第4名,第一名是河南本土的正商地產,權益銷售金額超過220億元,第二名和第三名分別分別為碧桂園和萬科;2017年建業地產的權益銷售金額則排第6,前三名分別為本土的正商地產、康橋地產、永威地產,第四名則為鑫苑(中國)。

胡葆森出席2018年業績發佈會時公開稱:“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建業地產2019年在河南省的市場佔有率有可能突破10%,計劃再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到2022年佔有率能夠達到或者接近15%。”不過,克而瑞在研究報告中提到,在競爭愈演愈烈的情況下,建業地產是否能夠繼續提高在河南省的市佔率有待觀察。

四個月發生兩起致人死亡的安全事故

市場有觀點稱,胡葆森固守河南的戰略,導致建業地產錯失了房地產的“黃金十年”。有媒體援引接近建業地產內部人士消息,胡葆森曾多次在內部會議中表示,非常遺憾沒有及早走出河南。

此次建業地產走出河南進行擴展規模的計劃,是否可以看做是胡葆森對錯失機會的“補救”?中國網財經記者致電致函建業地產,但截至發稿時未有回覆。

河南市場遭受內外夾擊的建業地產,公司本身的資金狀況也不容樂觀。截至2018年底,建業地產的總負債為916.93億元,與上年同期的540.54億元相比增長了約70%;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淨額為41.02億元,較上年同期的57.60億元同比下降了28.8%。此外,建業地產的平均融資成本也有所提高,截至2018年為7%,而2017年底僅為6.8%。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建業地產多次因安全事故被推上風口浪尖。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網站信息顯示,2018年11月20日,河南省開封市通許縣建業壹號城邦項目發生物體打擊事故,死亡1人。資料顯示,通許縣壹號城邦項目建設單位為開封鼎居置業有限公司;河南建業住宅建設有限公司持持有開封鼎居置業90%股權;而河南建業住宅建設有限公司是建業地產的全資子工資。

2019年3月10日,河南省三門峽市湖濱區建業壹號城邦五期工程10#樓發生高處墜落事故,死亡1人。該事故項目的建設單位為建業住宅集團(三門峽)置業有限公司,系建業地產旗下的建業住宅集團(中國)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