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葫芦里,怎么装了这么多水?

小小的葫芦里,怎么装了这么多水?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小时候,大家聚在一起看葫芦娃,四娃会喷火,五娃会喷水。

五娃站在山顶上,小口一吐,漫山遍野全是水。

老王当时还是小王。

小小年纪的他提出了大大的疑惑:葫芦娃这么小一个肚子,怎么装得下这么多水?

有人认为,水娃肚子有一个小冰箱,水一吸进去就冻成冰了,小伙伴们凝神沉思,觉得很有道理。

回家各自苦练吸水成冰的技术。

直到后来,我们开始学物理,发现水结成冰之后,体积居然变得更大了。

那堂课上完,我和小王见面分外尴尬,十分默契地不再问对方吸水成冰练得怎么样。

但是,问题并没有消失,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生长。

小王还是小王的时候,他们家是镇上为数不多的万元户,大家都是他的跟屁虫。小王变成老王之后,手里有了五十万元,但是他却成了城市里的穷人。

水到底是从哪来的?这个问题萦绕在我们的心头,久久挥之不去。

1918年9月26日,凌晨,法国谢皮小镇。

德国兵们缩在据点里,秋天的浓雾让他们忍不住打了个冷颤,此处距离前线有八公里,他们完全有理由小憩一会儿。

但是浓雾中传来了可怖的“轰隆隆”声。

美国第一临时坦克旅趁着浓雾突破了德军防线。

德军机枪手们瞬间清醒过来,朝着前来的坦克群疯狂倾泻子弹。

负责指挥坦克旅冲锋的是一名33岁的美军中校,全名乔治·S·巴顿,他全程冲在队伍的最前面。27年后,他将成为美国的传奇人物巴顿将军,不过那是二战的事了。

小小的葫芦里,怎么装了这么多水?

一战战场上的巴顿

机枪的扫射夺去一个又一个生命,愤怒的巴顿不顾劝阻,带着一辆坦克和六名士兵朝着德国人机枪据点冲了过去……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左腿。

旁边的一名步兵乔·安吉洛舍命将他拖进弹坑,救下了巴顿的性命,安吉洛因此拿到了一枚十字奖章。

小小的葫芦里,怎么装了这么多水?

荣获十字勋章的乔·安吉洛

参加完一战后,安吉洛退伍,出生于军事世家的巴顿回到美国继续进修。

1932年,巴顿从陆军参谋学校毕业,7月28日,他接到了麦克阿瑟的命令,赶走华盛顿游行的退伍军人。

那天晚上,巴顿率领骑兵队,上刺刀冲进了曾经战友的棚屋,放催泪弹,浇汽油。

在被驱赶的退伍军人中,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安吉洛,他不顾骑兵的阻拦冲着巴顿大喊,但是巴顿冷酷的眸子里看不出任何感情的流动,让骑兵把他们通通赶走。

清理行动造成了四人死亡,上百人受伤。


为了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他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一战时,参战的美国军人在每人每日1美元的薪金之外,还另有25美分做为海外生活补助金。但在战时,这笔薪金并没有发放给参战的美国军人。

1924年,美国政府签订一项法案,决定按照当兵天数向每个士兵发放补偿金,但无力支付的美国政府同时规定这笔退役金要等到1945年才能发放。

1929年,黑色星期四拉开了美国大萧条的序幕,大萧条期间企业倒闭85600家,工业生产降幅55.6%,高速公路上全是因失业而流浪的美国人。

1932年6月,上万名食不果腹的退伍军人们拖家带口集结在华盛顿国会大厦外,他们要求政府立即支付补偿金。胡佛把自己锁在白宫里连门都不敢出,他告诉记者,那些人根本不是退伍军人,他们是布尔什维克分子。

退伍军人们最终失败了,无家可归的他们重新加入了1932年的美国流浪大潮,保守估计,美国当时有200万人因为缺乏生活来源,四处流浪。

他们“白天漫无目的地在高速公路行走,晚上就随意露宿街头”。

1932年,美国的失业率高达25%,英国达到了17%,德国为30.8%。

失业,成为了影响社会安定的头号敌人。

希特勒没有放过这个机会。

1933年,纳粹党党首,德国前陆军下士阿道夫·希特勒打着“振兴德国经济”、“让每个人吃上牛奶和面包”的口号,于1月成功当上了德国总理。

上台以后,希特勒剥夺犹太人的财富收归国有,大力投资军工业让德国工人摆脱失业。

同时也带领德国走上了战争的不归之路。

与希特勒同一年上台的罗斯福为了解决美国的失业问题,同样采用了国家牵头建设重大工程的方法,只不过希特勒建的是军工厂,罗斯福修的是水坝。

小小的葫芦里,怎么装了这么多水?

干事的冲在前面,很快,英国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就为他们提供了理论基础。

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核心就是如何解决当时世界的头号问题:失业

传统经济学认为,解决失业最直接的方法是降低员工工资。

而凯恩斯认为这种方法不妥,直接降低工资不仅会抑制消费,同时还有可能招致工人的反抗。

小小的葫芦里,怎么装了这么多水?

于是,凯恩斯提出了一个全新版本的解决方案:通过抬高物价的方法来降低实际工资,从而间接提高企业的利润率。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表示:

当货币之购买力改变时,全体劳工都受影响,要对每一次由此引起的真实工资之减低都加抵抗,实属不大可能,事实上,除非由此引起的真实工资之减低,达到了极端程度,普通都不加抵抗。


这个方法实际就是通过通货膨胀来提高物价,明面上工资没有变化,但是实际上大家的工资在潜移默化之中就降低了。

优点在于“使工人产生货币幻觉,不致产生反抗”。

所谓幻觉就是我们看着手里的钱慢慢变多,欣喜地以为自己越来越能干,对未来充满信心,但实际上能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少。

这种安全又好用的方法,为资本主义世界打开了新大门。

从此,以英美为首的各国央行开始拿起印钞机作为武器,以低通胀和低失业率为口号,缓慢地将通货膨胀一点一点地注入世界经济当中。

在2008年以后,美联储的口号中又加入了新的目标——金融稳定。

金融危机对社会造成最直接的破坏是债务危机,债务危机导致社会信用体系崩溃,企业因为无法借入资金纷纷倒闭。

在金融稳定和失业率面前,各国央行总是义无反顾地走向通货膨胀的道路。

利率一降再降,大水一放再放,直到出现令人匪夷所思的零利率。

2008年9月15日,有着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

2008年12月16日,美联储将利率降至零,从此开始长达六年半的零利率时代。

但是为了维护金融稳定而超发的货币不会流入实体经济,只会继续在金融系统里轮转来支撑泡沫。

从2008年开始,源源不断的美元从美国银行里放出来,然后浩浩荡荡地冲向全世界,通过各种方式购买全球资产。

过去十年,股市、债市、楼市、比特币各种资产泡沫轮番登场,放大来看,背后都少不了美元资产的影子。

各个国家面对汹涌的美元,第一反应不是欣喜,而是恐惧。

2006年美国资本大肆涌入泰国。

泰铢兑美元当年升值12%,涨到九年来的最高点。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索罗斯做空泰铢,导致泰国资本疯狂出逃,泰国被迫放弃固定汇率制,汇率暴跌17%。

九年后,美国资本再度来袭,泰国央行忧心忡忡。

汇率暴涨让泰国外贸产业苦不堪言。

泰国股市节节升高,导致泡沫陡升。

终于,2006年12月,泰国央行行长宣布外资在进入泰国时,必须要提取30%存入银行无息账户长达一年,否则就要收取高达33%的课税。

第二天,泰国股市大跌10%,外资争相出逃,泰国财政部长紧急宣布,这一规定不适用于投资股市的资金。

这样一来,央行行长发布的政策实际上已经失效。

泰国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当着全国观众的面互相打脸。


2008年美国开启量化宽松之后,巴西、印尼、秘鲁、泰国等国纷纷开始限制外资流入。


但是美元就像水一样,无孔不入。

2020年3月15日,美联储宣布下调联邦基金利率100个基点至0-0.25%,时隔数年,重回零利率。

美股如一匹脱缰的野马一路向下。

3月23日,美联储宣布无限量购买国债和贷款抵押证券,开始无限量地往市场注入资金。

从重启宽松到宣布无限量宽松,美联储只用了一个星期。如今,美国又有2万亿美元刺激方案即将落地。

随着夏季的临近和疫苗的问世,病毒总有一天会消失,但是超发的美元不会乖乖躺在银行账户里。

地下钱庄、虚构贸易,美国资本总能找到各种各样的空子涌入全世界。

接下来的十年,一个又一个泡沫又将轮番登场,各路弄潮儿接过舞台唱起大戏。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舞台绝对不会属于大多数人。

大多数人都会像老王和安吉洛一样,沉浸在货币幻觉里。

等到有一天突然醒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两手空空,颓然老去。

总有人告诉我,这是在下大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