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精选-听神经瘤半坐位 是与非

留言精选

姜涛:

半坐位手术,带来的双手操作困难,并没有给外科医生带来多少好处,一味的强调体位的变化,并不是真正的革新,手术中细腻操作,充分的减压,面神经监测,才是更加重要的


梁鹏:几位大佬似乎都没有说到点子上。坐位的优点在于对小脑的牵拉要小,这一点其实也很重要,缺点在于手术费力,因为前臂是平的,用支撑架后又会使操作受限,外国人前臂有力量所以影响小。

吴斌:这么说吧,如果某种手术体位使术者感到不方便不自在易疲劳,那么病人能得到什么益处呢?


神经外科老毕: 座位比卧位手术并发症少吗?没有统计分析不能妄下结论,循证医学吗

延鹏翔:

所有体位均是双手操作,听神经瘤单手操作几乎完不成手术。半坐位有它的优点,但缺点更明显,适应证很窄,其他更方便更安全的体位都可以代替它。

冯栋侠 Texas A&M:坐位手术在欧洲比较普及,在美国一些单位也在使用。不但用于听瘤,也用于岩斜区脑膜瘤等后颅窝肿瘤,颈髓肿瘤,后路颈椎间盘切除等手术。它的最大优势不是双手操作,而是手术野的积血和冲洗液可以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流出,这样,不但手术野处于无血状态,界面清晰,而且手术者的左手可以不持吸引管,改持肿瘤镊,镊子提捏肿瘤向一边牵开,绷紧界面,右手所持的双极镊可以做分离动作。这样的操作极大地提高了肿瘤从周围结构分离下来的效率。samii教授的秘诀,就在这里。至于模式问题的讨论,我认为改为技术流派可能更恰当。冯东侠发自美国奥斯汀


张刚利山西省人民医院:现有乙状窦后入路,充分放液,显露很好,并非只有手术大家才能做到。相反,半坐位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好,尤其是半举向上的手臂,不是一般人能长久坚持的

石磊:手术的入路和体位是术者对习惯和对解剖的熟练程度。


风雨者:我觉得坐位手术对麻醉的挑战不亚于对手术的挑战,如果患者可以获益于手术体位改变及其带来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和并发症,更少的并发症,更好的预后,比如LC,早期可能比开腹做的还慢。随着手术例数和经验的积累,现在已经基本取代了开腹。


刘震洋:手术体位与手术入路的模式再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手术医生的熟悉程度和麻醉团队的配合程度。应该以如何为患者取得最大化的益处为选择依据。手术模式是在不断进化的,从各种手术方式种中提炼优长,提供新启示,不断加深对入路和疾病特点的理解,才是对青年医生最好的教育。各位大佬的讨论,本身就是个好模式。


参考阅读:[第103期专访]宣武医院梁建涛:听神经瘤手术的体位选择


附录:本期留言的报道原文如下(2016年报道)

[北京神外年会2016]现场讨论:听神经瘤手术采用半坐位体位是否有价值

神外前沿讯,11月11日-12日,由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承办的“2016年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学术年会暨第二届京津冀神经外科高峰论坛”在北京市昌平区龙城丽宫酒店召开。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鲍遇海教授做了学术报告《听神经瘤手术的宣武模式》,据鲍遇海教授介绍,目前世界上做听神经瘤最多的专家就是德国神经外科大师萨米教授,已经完成了4000多例。手术治疗听神经瘤有侧卧位手术和半坐位的手术两大派别。宣武模式采取的是半坐位,在神经外科听神经瘤手术目标就是肿瘤全切,所有入路都是乙状窦后入路,用萨米派的C形切口,其最大优势是使得有效骨窗扩大。另外,半坐位的优势是术者可以双手操作。


鲍遇海教授的发言在现场引起了热烈讨论,有专家认为称为模式可能值得商榷,因为最大的变化就是改变了手术体位。


讨论精选-听神经瘤半坐位 是与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俊廷教授在现场点评说:现在欧美和我们亚洲国家中,可能从手术体位上讲,只有萨米教授在用半坐位。天坛医院最早做后颅窝手术时在80年代时就用过,因为大家用的手术床不一样,最早我们用的是日本的比较低的床位,摆头架和半坐位是可以的,后来因为并发症比较多,麻醉叶不能很配合,因为有血栓的问题,摆体位占很长时间。


这个只能说是一种体位,谈不上一种模式,因为这种模式,如果是非常普遍的话,就推广起来了,因为太特殊了,可能98%的人都不认可,才没有推广开来。


我倒是觉得听神经瘤,不管什么体位,术前什么样术后就什么样,再大的听神经瘤,照样可以不面瘫,为什么呢?因为所有出现听力面瘫和听力减退的情况,就是因为手术的操作过程中有干扰,干扰越轻,操作越轻,可能病人出现并发症就越少。


我觉得听神经瘤主要是面神经功能的保留,包括任何解剖保留的情况下,听神经瘤相比其他任何肿瘤,不是特别复杂。关键的问题是大家要掌握要领,做手术技巧的要领,操作的过程、轻微的程度,可能对术后功能的保留非常重要。


原来大家认为大听神经瘤和面瘫有关系,我觉得只是大听神经瘤手术操作时间多,干扰的机会多而已,干扰多的话,面瘫的机会就多。如果大听神经瘤全程干扰都很低的话,根本谈不上病人加重的情况。


我觉得体位并不是特别主要的问题,完全的推广的话,可能会受很大限制。


讨论精选-听神经瘤半坐位 是与非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首席专家凌锋教授点评说:谢谢栾教授和俊廷主任对模式的讨论,模式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是否有利于病人,第二,是否有利于教育年轻的医生。如果医生容易掌握又能让病人获益,那么这个模式就值得推广。为什么萨米教授要大力提倡采取坐位手术,4000多例听神经瘤的经验,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个人认为手术体位是极重要的,第一是非常清晰,只有在清晰状态下,双手操作状态下才能最大限度保留神经组织,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俊廷主任那样有精湛的手术技巧,那什么体位都行,立位躺位都可以,因为已经做得很熟了,但是对于年轻一代的医生来说,有利于教育,有利于年轻人成长,有利于病人的恢复和神经功能的保护了,这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这个体位现在越来越多的在做,因为这是一个团队的工作,设备条件包括手术床等都在进步的情况下,技术要跟着往直走,不能因噎废食。


讨论精选-听神经瘤半坐位 是与非

神外前沿-科技推动学科进步,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