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漫x管清友:创新发展中的中国企业“全球化突破”


马红漫x管清友:创新发展中的中国企业“全球化突破”


全球化的好与坏是要站在不同角度看待


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群体角度看,确实有好的全球化和坏的全球化的问题。

在全球化过程当中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整个全球化的过程当中,有的国家地区群体获益多,有的获益少,那么会少的这部分,就认为不是一个好的全球化。

第二种就是有的国家地区和群体它不但是没有获益,而且它的利益是受损的。那么这种情况他更会称这种全球化是一种坏的全球化。

所谓好的全球化、坏的全球化,更多的是从各自的利益考察角度来讲。全球化从总量经济上来讲,按照贸易学理论应该是利好,但是在总量利好情况下,肯定结构当中有一些产业,有一些人会利益受损,这就是它坏的地方。

马红漫x管清友:创新发展中的中国企业“全球化突破”

不同国家、地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或者说同一个国家不同的族群、不同的群体,他们的看法是不一样的。


全球化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影响


中国无疑是整个全球化当中确实受益比较大的一个经济体,当然就说中国的汽车工业整个全行业,应该也是全球化的一个受益行业,中国实际上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量的一个过程

从一个低水平的加工制造销售,人家的市场,到慢慢的我们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自主的品牌,我们也充分利用了大的市场,确实这个行业的发展还是非常提气的。

马红漫x管清友:创新发展中的中国企业“全球化突破”

吉利收购沃尔沃,不仅是商业上的重大的事件,其实对于中国老百姓信心也是一种提振。所以这个过程我觉得虽然很漫长,但是我们确实看到了这个行业从量变到质变,并且我也相信在未来的时间里,汽车工业在世界上的地位会越来越强。

中国不会再只是别人的一个市场,不会只是一个加工装配制造基地,会有自己的自主品牌,同时自己的品牌可能它的质量更好,技术更优。

我们可能会成为很多汽车公司的老板,08年以后,整个汽车工业的发展确实还是非常给我们提气,应该说这也是我们整个全球化,对中国从全球化当中受益的一个重要的缩影。


中国为什么能够突破坏的全球化


我们实际上在以汽车工业为例,刚才你提到汽车工业,其实我们是在这个过程当中,

逐渐的从一个简单的市场,我们只承担市场的角色,只会买人家东西,然后到我们会制作,我们会合作品牌,我们拥有了自己的自主的这种零部件的生产能力,自主的品牌。

之后我们在全球打造产业链,最后我们可以收购别人的品牌,它其实是经历了一个体系化的过程。

那么因为我们建立了体系,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实际上是实现了一个产业的升维,体系化本身就是产业的升维,那么同时我们充分考虑合作方或者我们投资目的国、目的地的它的利益,我们不是说把他的场子收过来之后,那么他们的工人我就不要了,或者说他们的品牌我就给他取消掉了,不是这样的。

而是什么?通过这种体系化的建设,把原来的品牌进一步提升,把它的生产效率、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实际上是实现了双赢。

马红漫x管清友:创新发展中的中国企业“全球化突破”

全球化的样板我觉得是实际上非常重要的样板,而且汽车行业我觉得特别有说服力。因为我们相对于其他汽车强国,无论德国、美国、日本来讲,说实话,我们起步是比较晚的,基础是比较差,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然后实现体系化的建设,建立了全球市场,并且像吉利并购沃尔沃这种,用我们自己本土的企业去并购一个世界级的品牌,我觉得确实是非常不容易的。


未来科技创新会在中国的大的发展过程当中扮演什么样的一个角色


技术上的创新,它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可以说是基础性的。如果没有这种创新,并不是所有的企业或者所有的国家,它都能够实现这种所谓产业的升级。

所谓从0-1,从1-00的这种升级,就是技术的创新,创新体系是极端重要的。尽管现在中国的汽车行业、本土汽车行业应该说已经是发展到一定的高度。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其实和世界先进的汽车企业,以及先进的汽车强国,我们还有很大差距。那么你靠什么东西?

科技创新肯定是一个基础性的东西。


对沃尔沃全面的电器化的发展的期待


汽车行业以我们作为一个外行,做一个经济研究工作者的观察,我觉得不外乎它的大的趋势应该是这样的,它一定是电气化的,它一定是智能化的,它一定是新能源化的。这个大的方向我觉得大概率不会错。吉利汽车从它草创到它发展到全球化,它是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这是要沉得住气,要经受住诱惑。

马红漫x管清友:创新发展中的中国企业“全球化突破”

中国企业的机会是在新一轮的汽车整体升级当中,可能借助电器化、智能化、新能源化的过程,弯道超车,那么达到所谓世界最先进的水平,甚至于我们比国际同行还要领先一步的水平。


企业如何平衡盈利和社会责任


一方面,大企业他需要的社会资源多,其实整个社会都在帮助这样的一大企业,所以大企业它是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它是一个内化的理念。另一方面,当一个企业建立了全球化的体系,涉及到这么多人,要动用这么多社会资源,那么你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需要对社会负责。

马红漫x管清友:创新发展中的中国企业“全球化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