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化基因并非在“独斗”!科学家发现水稻“绿色革命”伴侣基因

矮化基因并非在“独斗”!科学家发现水稻“绿色革命”伴侣基因

图片来自深圳商报

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育种专家利用“矮化基因”SD1DGWG,使水稻秆由“高”变“矮”,从而掀起“绿色革命”,解决了多个发展中国家粮食自给问题。原来在“绿色革命”中,并不只有“矮化基因”一个在“战斗”,与它并肩作战的还有一位“伴侣”基因HTD1HZ。

记者从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组研究所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该所研究员钱前,研究员熊国胜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团队在《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在线发表题为《独脚金内酯合成基因助力水稻绿色革命》论文。首次报道该研究发现了一个“绿色革命”的伴侣基因HTD1HZ,并首次报道独脚金内酯合成基因的有利等位变异如何在“绿色革命”中被选择和广泛应用。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水稻从高秆到矮秆是“绿色革命”的主要特征。其实植物株型是非常复杂的农艺性状,除了植株高度外,还有茎枝(分蘖)数和穗粒数等都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矮化基因”主要作用于植株高度,但是分蘖数却与另一个基因有关。

科研人员发现,国际水稻研究所1967年培育的半矮化抗倒伏优异水稻品种“IR8”,由矮小坚强亲本“低脚乌尖”和高大繁茂亲本“皮泰”繁育而成。科研人员在“低脚乌尖”中发现带“矮化基因”SD1DGWG,而在“皮泰”中找到了HTD1HZ,二者在“IR8”培育过程中被共同选择固定下来,相辅相成,实现了矮秆抗倒和繁茂多蘖的最佳组合,促进水稻品种的稳产广适性。在中国大面积推广的水稻品种“双桂”“明恢63”“华占”等多品种中都发现两种基因并存。

“HTD1HZ是独角金内酯合成基因HTD1新的等位形式,能够有效增加水稻分蘖数和产量。”科研人员解释,独脚金内酯是从棉花根分泌液中分离出来的植物激素,它与植物分枝密切相关。这些结果表明在现代籼稻品种育种过程中,SD1DGWG与HTD1HZ同时被育种专家选择和利用,两种基因互为伴侣,“双剑合璧”促成了水稻育种的“绿色革命”。

矮化基因并非在“独斗”!科学家发现水稻“绿色革命”伴侣基因
矮化基因并非在“独斗”!科学家发现水稻“绿色革命”伴侣基因

来源丨深圳商报 记者 张妍 通讯员 商连光 赵华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 我们的口粮安全!全球多国禁止粮食出口,接下来如何应对?

  • EDV制度、企业风险防范、DNA指纹鉴定、监管执法......这场关于种业知识产权的线上论坛干货满满!

  • 十分严峻!云南多地干旱,200多万亩农作物受灾,近百万人用水困难

  • 玉米价格突破1元/斤,后续还能涨多少?

  • 冰雹袭击,暴雨肆虐!广东广西贵州多地遭受强对流天气,农作物要做好预防

  • 全力抗疫勇担当!丰大种业“硬核”服务春耕生产

  • 大公司丨敦煌种业2019年度亏损1.7亿元,农发种业利润同比减4成,荃银高科发布五年战略规划

矮化基因并非在“独斗”!科学家发现水稻“绿色革命”伴侣基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