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營收淨利增速放緩,南微醫學“進口替代戰”仍將繼續?

2019年營收淨利增速放緩,南微醫學“進口替代戰”仍將繼續?

3月30日晚間,國產內鏡診療“黑馬”南微醫學發佈了2019年年報。

從數據上來看,其營業總收入與淨利潤均有不錯的增長,分別為13.07億元和3.0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1.79%、57.55%。研發投入相比去年也增加了43.31%。

2019年7月,南微醫學在科創板上市,以超募8.55億元的成績在首批登陸科創板的企業中位居第一。此外,因劍指“進口替代”、國內市場佔有率領先且已覆蓋全球85個以上國家和地區,南微醫學備受行業看好。

2019年下半年,南微醫學開始拓展神經外科類器械產品的研發,意圖在“進口替代”上佔有更多的市場,其勝率有多大?

營收淨利增速放緩,研發投入增43.31%

2019年已經是其連續盈利的第三年。自2017年起,南微醫學開始扭虧為盈。在過去四年,營收增長率均穩定在40%以上,但在2019年,其淨利潤增長率相比去年下降近一半。

2019年营收净利增速放缓,南微医学“进口替代战”仍将继续?

在南微醫學已經形成的六大內鏡診療產品線中,止血閉合類、EMR/ESD類和ERCP類產品增長均在40%以上。止血閉合類產品仍然佔據收入的大頭,但EMR/ESD表現最為“出色”,收入較去年同期增加89.49%。

2019年营收净利增速放缓,南微医学“进口替代战”仍将继续?

此外,南微醫學還有包括微波消融治療儀和微波消融針等腫瘤消融產品線(該產品線南微醫學於2015年收購康友醫療51%股權獲得)。

在市場方面,南微醫學在國內已經覆蓋3500多家醫院,其中三級醫院佔到60%以上。

根據最新的數據,南微醫學的在研項目有60個,其中,ERCP快速交換系統系列、支架及置入器升級系列、III型微波消融系統等已經完成了研發及部分市場註冊,正在投入量產;遠端腔道可視化產品、內鏡下微波消融針、顱內隧道牽開手術系統等重點創新產品也正在研發當中。

去年,南微醫學研發投入為7039.86萬元,較上年增長43.31%,佔全年營業收入的比例為5.38%。

值得注意的一組數據是,南微醫學將3082.99萬元(近一半的研發支出)投入到了光學相干斷層成像系統(EOCT)的研發當中,南微醫學也是全球第二家獲得FDA審批的EOCT研發企業。

EOCT是用於獲取食管超高分辨率的二維光學斷層成像,簡單來說,該系統主要用於觀察人體內的腔道及組織,與內鏡配合使用,可以用於癌症早篩和手術規劃,是未來“無創光學活檢”應用的主要手段。

2020年2月,南微醫學提交了EOCT的CFDA註冊申請。與此同時,其也正在同步擬製EOCT圖譜研究方案,準備進一步開展相應臨床研究,EOCT-C2產品和膠囊EOCT也正在設計開發中。

“進口替代戰”還在繼續打

儘管在早前,南微醫學以“世界首創”、“中國首創”的數個產品開局,但在打贏“進口替代”這個戰場上,南微醫學或許還需要些時日奮戰。

成立於2000年的南微醫學,曾推出兩個引以為傲的產品。其一,是“可攜帶放療粒子食道支架”通過近距離組織間放療延長了患者的產生存期,為世界首創;其二是“超聲內鏡引導下的吻合支架和電植入系統”,該系統用於治療胰腺假性囊腫,能夠使重症胰腺炎後胰周積液死亡率從60%下降到5%以下,為中國首創

當前在國內市場上,南微醫學在內鏡診療器械賽道佔有率較高,根據天風證券預估數據,南微醫學約佔有6.3%的市場份額,處於領先地位。

不過,在腫瘤消融設備及耗材領域,南微醫學所面臨諸多競爭者的夾擊。目前,南京億高微波系統工程有限公司佔據了這一領域38%的市場,位居第一,康友醫療以23%的佔有率位居第二,南京長城醫療設備有限公司和南京維京九洲醫療器械研發中心分別佔有15%和5%的市場。

前有強敵,後有追兵,在腫瘤消融設備及耗材方面,子公司康友醫療的壓力不小。不過,南微醫學對這一產品也十分“上心”。根據年報數據,2019年,南微醫學在腫瘤消融類項目的投入金額為1319.39萬元,為全年在研項目最高投入的一項。

同時,南微醫學還在以擴大新的病種領域,以佔領更大的市場佔有率,推動其打贏這場戰爭。

2019年下半年,南微醫學對參股公司紐諾精微增資,實現了控股,正式進軍神經外科領域並開啟了產品研發。目前其“顱內隧道牽開手術系統”已經進入國內臨床階段。該產品同樣是國內首創,應用於顱內以及腦室內相關手術,能夠在手術中減小創傷、降低併發症、改善預後。

據Evaluate MedTech預計,到2024年,全球醫療器械銷售規模將會達到5494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 5.6%。

相比之下,中國的市場潛力給予了南微醫學更有利的發展空間。根據中國醫藥物資協會的統計,2007年至2017年間,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從535億元增長到了445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23.59%。

在我國加強進口替代的大趨勢下,國家對於國產創新醫療器械產品的扶持力度,為南微醫學打贏這場仗增加了一把武器。《“十三五”醫療器械科技創新專項規劃》中提出,要擴大國產創新醫療器械產品的市場佔有率,主流高端產品全面實現國產化,引領篩查預警、早期診斷、微/無創治療等新型醫療產品全面實現國產化。

在“早診早治”和“微創化”治療方面,南微醫學搶佔了先發優勢。有券商樂觀分析,對標波士頓科學,南微醫學未來市佔率目標可達35%以上,在國內市場,其也會有更可觀的前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