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学生比较幸福、娱乐也较多,怎样培养在校学生的爱国担当情怀?

爱我所爱131615808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凝聚一体的精神动力,是中国悠久历史与文化传统的结晶,是中华儿女民族精神的核心。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情怀,是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它贯穿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然而,爱国主义精神不是自发形成和传承的,它需要弘扬、培养,尤其是在外来文化广泛传入、猛烈冲击的今天,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尤为重要。因此,党和国家明确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从青少年抓起。那么,随着国庆节的临近,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呢?

一、引导学生了解国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历史悠久、人民勤劳勇敢。学生只有深入地了解了祖国后,才会由衷地产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了解国情要了解祖国的锦绣河山:辽阔的土地、多样的地形、湿润的气候、众多的河湖、漫长的海岸、富饶的海洋资源、丰富的矿藏、繁茂的植物、秀丽的风光等;了解国情还要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四大发明、名胜古迹、唐诗、宋词等;了解祖国更要了解祖国的发展历程: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直到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当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中时,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劳动人民克服重重困难,英勇奋战,终于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才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我们的祖国才走向了繁荣昌盛。    

二、创设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氛围,激发爱国热情    

        青少年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结合他们的年龄和性格特点,设计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能引导他们自觉地将爱国之情植根心底。例如,可以分小队针对我国的森林资源、人口资源现状、文化事业发展状况等开展一次专题考察活动;召开“播下理想的种子”“祖国新貌”等为主题的班队会;开展爱国诗词颂、爱国知识竞答、板报设计等活动。    

三、强化学科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提升爱国意识    

       课堂是学生基奠知识、提升素养的主阵地。各学科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学科特点,巧妙地设计环节,有效渗透爱国主义思想。例如在思想与社会学科教学中,教师在讲授《公共场所拒绝危险》一课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看一看我们身边,有没有安全设施损坏的情况?这对我们的城市有怎样的影响呢?”学生汇报结束时,教师适时引导:“城市的环境,城市的文明需要我们精心呵护。城市的美就是国家美的缩影,让我们为了这份美严格要求自己,从自身做起吧!”再如,在科学学科教学中,教师在讲授《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一课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请说说你了解的我国各地不同季节天气的整体情况?”……   

四、注重与家庭教育的紧密联系,变认知为实践    

        爱国主义教育不是单一的说教、简单的渗透,必须与家庭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变认知为实践。作为学校,首先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可以利用家长学校的培训机会,引导家长们充分认识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学校可以在校园网络中单设一个板块,分设“祖国在我心中”“为祖国的明天奔跑”“我眼中的爱国”等,引导家长们积极参与到这一板块中,及时反馈学生们在校外的表现。   

        总之,爱我中华,是华夏儿女至高无上的品德,是中华民族的灵魂。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停留于形式,它需要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真心地付出,将爱国之花根深蒂固的植根于每一位学生的心中。



医药快讯早知道


培养孩子爱国情怀,要从姓娃抓起。

爱国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与从小培养教育分不开的。

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小讲中国故事,慣愉自己就是中国人。多讲中国历史,从贫弱到富强的历史,是多少祖辈一代代拚搏,流血流汗,才有今天的局面,教育孩子们珍惜祖国,热爱祖国,長大后为祖国而奋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