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苦盡甘來,吉利的東出方略

如果用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來形容一家中國企業的話,吉利汽車首當其衝。單從盈利能力來衡量,吉利汽車僅用時十年就贏得了這一殊榮。

十年前的2010年,吉利汽車宣佈其2009年的營業額為140億元,純利潤11.8億元,李書福身家剛過百億。

十年後的2020年,吉利汽車的年營業額暴漲至974億元 ,淨利潤也提升到了82.6億,相比10年前提升了整整7倍,李書福的身家也攀升至近千億元。

吉利汽車在這十年的變化不能僅用量變來形容,質變才是關鍵。坐擁世界級豪華品牌沃爾沃汽車、成為戴姆勒的最大股東後,吉利汽車已從偏居一方的中國民營企業成長為一家真正從中國走出去的世界級汽車品牌,東出方略盡顯。

吉利汽車的十年變遷史常常被人稱道,人們也期待著新十年的吉利還能創造哪些驚人之舉。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站在新十年的起點上,吉利汽車要如何總結過去的2019,如何規劃好已經過去了四分之一的2020,是展望新十年的關鍵所在。

十年苦尽甘来,吉利的东出方略

2020年銷量目標不變

進入2020年以來,新冠疫情席捲全球,汽車行業深受其影響,眾多汽車巨頭紛紛下調2020年銷量預期,通用和福特在此前已撤掉2020年財務指標。但吉利汽車仍堅持全年141萬輛的銷量目標不動搖。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安聰慧說道:“吉利長遠的規劃沒有發生任何變化,我們對全年的目標充滿信心。”

吉利汽車的信心可能來自於2019年財報所展現的深層次的信息。

吉利汽車在3月30日公佈的2019財報顯示,公司當年的營收為974.01億元,同比下滑了9%。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汽車銷量下降導致。全年淨利潤也隨之下降了35%至81.9億元,但這是由於2019年整個汽車市場持續不斷的價格戰、國五切換國六,以及新能源補貼大幅度退坡所帶來的成本大幅度上升,而導致的淨利潤下滑。

好在盈利的質量和向好的趨勢還是有保障的。2019年終端銷量比2018年取得了1%以上的淨上升,由此吉利汽車的市場佔有率從6.2%提升到6.5%。單車價格在面臨市場嚴峻挑戰下取得了平均銷售價格的穩中有升,2019年,吉利10萬以上車型銷量佔比超39%,7年間翻了10倍,成為吉利主銷價格段之一,領克的平均售價也達到了15.6萬元。

十年苦尽甘来,吉利的东出方略

而且,吉利汽車的盈利狀況也在2019年下半迅速向好,2019年上半年利潤降幅39%,下半年利潤降幅已經是30%左右。現在的情況則更進一步,吉利汽車的零售業績在今年前兩個月經受住了疫情考驗,市佔率在1月底提升到了7.3%,到2月份再度拔高至7.5%。訂單形勢也較為樂觀,目前吉利還欠著市場4萬臺以上終端發貨的訂單。

充足的現金流是保障吉利渡過疫情的支柱。吉利當前的現金儲備從2018年的157億元的現金餘額增加到2019年底的193億人民幣,這也說明了吉利汽車的經營質量非常良好,良好的現金儲備為吉利應對未來市場各種挑戰打下基礎。

因而,吉利對於新平臺和新技術的研發投入從不吝惜。2019年吉利的研發投入總額是54億元,佔收入比例5.6%。穩定在吉利最近五年5%-6%的研發收入比區間內。吉利的研發投入主要用在平臺技術、新車型的開發以及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和共享化的“新四化”領域裡。吉利控股集團常務副總裁李東輝說:“吉利的研發投入和其他的夥伴相比,我們在中國汽車企業中處於領先水平,和國際車企的研發投入的比例相適當。”

2020年新產品陣容

吉利今年將有六款全新的產品投放市場:吉利ICON、豪越、Preface、領克05、06、幾何C,以及多款改款車型,三款吉利品牌,兩款領克品牌,以及一款幾何品牌。六款全新車型瞄準全新的細分市場,彌補吉利現有車型的空白市場。比如,豪越的大SUV 7座車型可以為吉利拓展新市場,Preface將介於現有的博瑞和帝豪之間的轎車。安聰慧說:“這六款車型對全年的銷量有巨大的幫助,對企業來講,一年發佈六款全新車型是非常不容易的。”

十年苦尽甘来,吉利的东出方略

同時,隨著六款新車型的相繼投產,也將對吉利現有的產能進行優化,提高產能利用率。吉利的計劃是,六款全新車型中的三款車型將在現有工廠生產,工廠產能利用率將進一步提升,對成本降低起到很好的作用。

而且,吉利多平臺和多品牌的協同效應將會在2020年得到體現。吉利和沃爾沃的協同效應會加快吉利在技術進步、品牌提升、技術水平提升等各方面的進步。比如, 吉利將會和寶騰、路特斯充分利用協同效應降成本和快速佈局細分市場,沃爾沃和領克共享的CMA平臺,吉利也在使用,領克、沃爾沃以及smart會共用PMA電動車架構。

總體來看,在BMA、CMA、SPA及PMA四大全球化基礎模塊架構協同效應的推動下,吉利控股旗下的各品牌會充分協同,從而降低研發成本和提高產能利用率。

十年苦尽甘来,吉利的东出方略

CMA基礎模塊架構

李東輝說,面對新冠疫情的當下挑戰和未來的不確定性挑戰,吉利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現金流,管控好投資,管控好成本。2019年吉利在工廠建設、研發等領域一共投入76億,預計2020年會降到68億。

將疫情的影響降至最低

安聰慧說,在疫情期間,吉利汽車做到了目前不裁員,不減薪,不延期支付員工的薪酬。吉利要通過內部的組織變革,員工效能的提升,以及全新項目的佈局合理地使用員工。

賬面上穩定的現金流讓吉利應對疫情的挑戰有了充足的底氣,吉利在疫情期間展現了一家負責任的企業和社會公民的好形象。在1月23日武漢宣佈封城之後,吉利的財務部門和資金部門迅速和經銷商以及為經銷商提供融資的銀行保持緊密的工作聯繫,為經銷商的票據到期兌付問題和銀行取得了非常迅速的共識,無論是為經銷商爭取銀行一定額度的支持、票據到期迅速提供新額度、以及票據的展期,都獲得了銀行大力支持。

同時,吉利及時地梳理供應商方面的風險,對一些有資金困難的供應商甚至提前支付資金,支持供應商的穩定運營。

得益於此,3月2日,吉利浙江省內331家供應商已全部復工生產;3月5日,全國除湖北省供應商全部實現復工。目前,湖北省內共計150家供應商全部完成復工批覆,產出穩步爬升。

吉利經銷商和終端銷售系統已基本完成復工。在做好疫情防控和用戶售後保障工作同時,吉利推出多項經銷商關愛政策(鬆綁銷售指標、貼息支持、取消相關考核等),確保經銷商體系穩定。並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新模式,為用戶提供購車和服務的便捷,應對疫情造成的影響。截至3月29日,吉利汽車經銷商復工率98.4%,領克汽車經銷商復工率90.2%,幾何汽車經銷商復工率97.08%。

十年苦尽甘来,吉利的东出方略

吉利ICON-AQS淨化

而面對海外疫情的集中爆發,吉利已於2月23日,對23個國家疫區177家供應商展開全面排查,並根據各國家疫情嚴重度分級管控,各個零部件由專人負責,評估風險等級,排查影響的具體時間,緊急安排後續訂單前提拉動,壓縮國際物流週期,對海外供應風險形成動態管理。同時,吉利正在梳理針對進口供應商的相關政策和資源問題項,尋求解決國際供應鏈面臨的風險。

疫情期間吉利的研發進度也沒拉下,甚至將沃爾沃在瑞典的研發項目搬到了國內。領克赴歐洲的上市計劃也沒有受到影響,吉利依然按照原計劃在今年第四季度將領克汽車賣到歐洲市場。

吉利和沃爾沃的合併堪稱獨一無二

3月28日是吉利收購沃爾沃十週年的大日子。當此時刻,吉利和沃爾沃已在一個月前選擇將對方的手握地更緊一些,雙方選擇用業務合併的方式一同邁進資本市場,從而催生了世界範圍內獨一無二的合併案例。在昨日的業績溝通會上,吉利對於和沃爾沃的合併意義給出了更加全面的理解。

首先,吉利和沃爾沃的業務合併是順勢而為、應勢而為。合併之後的吉利汽車和沃爾沃汽車將成為真正的科技公司,吉利汽車要想在自動駕駛等新領域裡成為全球性引領企業,必須要通過合併才能達到。合併後的沃爾沃和吉利將擁有高端到入門端四個檔次且分列清晰的電動汽車品牌,極星、沃爾沃、領克、吉利、幾何四大品牌,這些電動車品牌層次劃分和品牌劃分非常清晰。

十年苦尽甘来,吉利的东出方略

其次,合併後的吉利汽車和沃爾沃汽車將大幅度提升研發能力,加快研發速度,進一步降低成本。同時,雙方將進一步提升品牌價值和國際化能力。單就吉利汽車而言,品牌提升迫在眉睫,而通過和沃爾沃的合併,吉利肯定在這一方面得到幫助。而且,合併將有助於突破技術和知識產權的無形封鎖,更好地在全球範圍招攬人才,合併之後,吉利和沃爾沃將真正成為一家國際化公司,目前真正具有國際意義的中國公司近乎為零。

再次,合併將快速建立產業生態鏈,降低關聯交易和同業競爭風險,這方面都有一些法律法規的規定,合併之後這些問題會迎刃而解。

試想,如果沃爾沃一旦單獨上市之後,因為面臨著同業競爭和關聯交易的問題,吉利和沃爾沃需要建立非常嚴格的上市公司防火牆,對於處在上升勢頭的兩家公司來講都會遇到自身發展的瓶頸和未來可能的天花板。所以,吉利和沃爾沃的合併,是一個順勢而為,應勢而為的合併,而且在世界上一定是獨一無二的。

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CEO、執行董事桂生悅說:“吉利和沃爾沃的合併過程將嚴格依法合規,務求公正透明。從2月11日發佈公告之後,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完成了對合並要求的所有顧問的聘請,在顧問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正在研究合併的具體計劃,一旦成型,我們會及時地對外公佈。”

李書福執掌下的吉利和沃爾沃,能否實現萬千中國人翹首以盼的汽車強國夢?也許答案就在新十年的某個時間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