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朋友的十年英语进阶之路


我家小朋友的十年英语进阶之路

在成长过程中

一起分享专业、实用、有趣的亲子新知与体验

大手牵小手,幸福向前走!

我家小朋友的十年英语进阶之路

经常有家长发消息 ,希望能分享一些英语方面比较出色的孩子的成长之路,最好是孩子本身已经到了小学高年级,在启蒙之路上有充分实践后的经验之谈。

于是,手手君邀请了一位热心的老母亲春丽姐,她是 大手牵小手 的老朋友了,在我们的小学群里也一直乐于分享各种好经验好方法。儿子在上海某英语特色的顶尖民办小学就读,目前四年级,英语成绩一直居于前列。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心里其实是很诚惶诚恐的。

这几年陪娃原版阅读的心路历程流水账,其实没有太多理论的支撑,更多的是一线陪读的一些真实感受。一家之言,难免有疏漏不当之处,请大家多多担待,也很希望有机会在留言区一起交流。

回首这些年来的原版阅读历程,我会分成五个阶段来谈,并标注一下我家小猴子当时的年龄段,作为参考。

每个孩子情况不同,启蒙的进度也不同,所以不必太介意是不是要卡住这个年龄点。英语这条路,讲的是坚持,只要持之以恒,就会有所收获,后发制人的例子比比皆是,不用焦虑。

我家小朋友的十年英语进阶之路

讲真,这些阶段目标不是事先计划好的,全都是在开始之后不断摸索、不断修正、不断反省中,慢慢积累出来的,只是现在回过头去看一看,才似乎"恍然大悟",原来这几年我们家的这条路,大方向还是正确的。

毕竟这么多年如一日地和娃一起共读,需要的根本不是什么英语专业知识,需要的是一颗能坚持下来的心,以及伟大的母爱啊!

(真的,要不是亲生的,谁肯这么劳心劳力地陪读啊!)

下面就正式开始分享啦。

03

阶段三

小猴子6.5-8岁

目标及参考书目

目标:桥梁过度到初级阶段章节书。

参考书目:

Fiction类---第三第四图书馆,Magic Tree House, A-Z Mysteries, 老鼠记者,疯狂学校第一季,Dog Man,EB White三部曲,内裤超人系列。

Non-fiction ---Magic School Bus Chapter Book, National Geographic Kids level 1-2。

其他类:Shel Silverstein 诗歌, National Geographic Book of Animal Poetry。

一晃就到了小学。

入学后,小学了,大部分家庭"鸡飞狗跳"的频率大大上升了。

在我们家,老母亲最大的压力来自于男娃真的是"纪律渣",由于学前基本没有过在机构上课的经历,加上男孩子顽皮的天性,一周被留校三次那是家常便饭。

我有时候会跟他开玩笑:你倒是来一次因为学习问题被留校啊!

进了民办小学,学习压力自然是不小的,但我家的共读之路一直没有间断。

在保证学校学习的前提下,我们基本每晚会有至少一个小时的共读时间

这个阶段,我比较推荐先从套系书或者同一作者的书读起。

因为你会发现,同一个作者会偏好使用某一些词汇以及表达方式,在反复"遇到"之后,进一步巩固了这些点。

我们家的第一套初章书是《疯狂学校》

我家小朋友的十年英语进阶之路

其实这套书的词汇难度一点也不低,很多幽默点非常具有文化背景差异,不算是初章书籍的最佳入门之选。

我之所以选择这套书,是因为书中的主人公在那个阶段看来和我家小子"have something in common",这词是我当时给他解释选书的时候教给他的,至今记忆深刻),所以比较能引发他的共鸣。

刚开始的时候,我做了挺多工作。比如,整本书老母亲自己先看一遍,考虑好在哪一些点上给他联系自身情况,如何在陪他傻笑中让他意识到:Wow, I have done the same kind of things,逐渐帮助他认识到自身的一些问题(那个时候,他还是蒙傻蒙傻的,不太看得穿老母亲的用意)。

因此我的感悟是,很多时候,陪伴加上阅读,真的可以解决很多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问题于无形。后期的共读中随着他的长大,会越来越多和书中的人物共情。

我们选的第二套初章是大名鼎鼎的《神奇树屋》系列第一辑。

我家小朋友的十年英语进阶之路

我对这套书的理解是:语言难度真的做到了非常好的由易及难,循序渐进,各故事的点也非常吸引这个阶段孩子们的兴趣;但每个故事背后需要的背景知识真心不少(特别是下一阶段读的这一系列的后一辑)。

所幸,我们家在中文科常历史地理类阅读上非常超前,小脑袋瓜真是藏了不少老母亲也不知道的点,而这些背景知识,恰恰在我们原版共读的时候成了很大的优势。

如果在原版阅读中,既要关注到那么多的新词汇,又要做大量背景知识点解释,并且也要对故事情节发展脉络有个清晰认识的话,这对孩子的能力挑战是非常之大的,因此很多孩子所谓的看不懂不在于词汇上,而在于背景知识点上。

这套书的共读,让我认识到,作为暂时路线为体制内的孩子,英文是要学好,但中文更要学好,阅读之路是相通的、互相推动的。

也是从这本书开始,

老母亲针对每本书的主要词汇,知识点,故事架构,自己做了一些读后练习,帮助小朋友建立精读的概念(写文章的时候去翻了翻,当时给小子做的前面9本书的词汇笔记,感叹当年读书的时候要是这么努力,985志在必得啊哈)。

同一阶段,学校也给孩子们每个人购买了学乐的阅读测试平台,但我个人认为里面多数的问题侧重情节细节,在词汇上有所欠缺,所以我自己会侧重在这一点上有所补充。

比如,我会摘录一些短小的主题性文章,周末的时候和儿子一起精读,从词汇到内容到结构,一点点分析,这个就类似现在很多小朋友上的网课精读课了吧。

然后每一篇会要求小朋友写retell(复述)或者summarize(概要)。不会过于强调说一定要有自己多么独特的批判性思维, 能学会信息整合,书面和口头双重进行表达就鼓励。

而在《第三、第四图书馆》的阅读中,小朋友接触到了不少世界名著的微缩版,了解了不少大家作品。

我家小朋友的十年英语进阶之路

原著还太具有挑战,但不妨碍老母亲鼓励小朋友先从优秀的中文翻译版本开始读起,从而带动了中文文学类的阅读。你看,这不是相互推动是什么!

同时,作为睡前项目,也作为对他读书给我听的奖励,我会选一些英文诗歌来读给他听,很多他不见得听得懂,我也不需要解释,这是一种情感交流的方式,也是想通过我的朗读让他感受语言美,当然也因为老母亲很自恋,认为自己念得很好听。

想要练口语,首先得不要脸,其次得爱上自己的声音,这样你才能大胆开口。我是这么告诉娃的,也是这么自我操作的。

到了这个阶段,阅读习惯啥的远不需要担心了,小朋友需要知道语言文字不只是单纯获取信息的途径,它有自己独特的美,通过读通过说,以后通过写,我们要表达出这种美。

我们从这个阶段开始,每年的共读量至少在一百万字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共读是指read aloud,大声读出来(真的蛮累的),而不是默读,在初章开始了没多久,已经进入了他读我听的形式。

所以,这个"一百万字"的量,不包括小朋友自己默读所看的量。写到这里,我忍不住要为自家小猴子的坚持点个赞,不容易!

对于我家这种爱表现,爱被夸的孩子,我经常采用的就是录他朗读的音频视频,然后发到朋友圈等点赞,绝对适合"虚荣心"爆棚的娃

但是,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问题。所以在这段时间,我自己也在反思——

我家小朋友的十年英语进阶之路

首先,我觉得这一阶段的精读引导做得还远远不够,某一阶段过于注重数量,而忽略了质量,让小朋友以为我只要能做出题目来就达到目的了。后期我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后,就开始调整了。

同时,因为入学后时间比幼儿园时期大大紧张的客观情况,音频输入的量也大大减少了。

一开始我觉得外国语小学应该白天会很有语言环境,事实证明非也(不评论,因为毕竟说到底还是体制内),这方面量的减少在后期也开始导致了某些方面的不尽人意,讲实话,这个点,我至今还在摸索平衡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