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宅娃”荒于嬉,免得废人又费钱!

莫让“宅娃”荒于嬉,免得废人又费钱!

近期,由于受到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大量未成年人“宅”在家里,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成为陪伴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的首选工具,有关网络游戏的消费纠纷更加突出。

莫让“宅娃”荒于嬉,免得废人又费钱!

莫让“宅娃”荒于嬉,免得废人又费钱。

与平时相比,疫情期间,孩子更容易沉迷于网游。这是因为,孩子虽然好动,却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外出,“宅”在家里不好玩,就更容易想到玩游戏。

此外,学校组织上网课,孩子就有了接触手机和网络的正当理由,在上课之余,他们可能抵不住诱惑而玩一把网络游戏。

孩子沉迷于网游,还与家长管教不严有很大关系。

有很多孩子使用家长的账号登录,游戏付费时还要使用家长的银行账号等密码,家长管教不严,孩子就有了可乘之机。

莫让“宅娃”荒于嬉,免得废人又费钱!

更要看到,家长的行为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当家长自己沉迷于网游时,就会失去管教孩子的底气。

因此,要想孩子不沉迷于网游,家长首先就得做好表率,在孩子更容易“触网”的疫情期间更是如此。

疫情期间孩子沉迷网游的程度加剧,还与部分网络游戏企业在疫情期间的刻意诱导有关。

比如,实名认证形同虚设,未成年人可一键登录,这很可能是故意“放水”,至少存在管理上的漏洞。

再如,以给未满8周岁的孩子“讲故事”“开发智力”为噱头,来吸引孩子参与,有诱导低幼孩童“入坑”的嫌疑。

收费环节无验证,这种对网游企业有利的“疏忽”,同样不能排除诱导或故意“放水”的嫌疑。

莫让“宅娃”荒于嬉,免得废人又费钱!

莫让“宅娃”荒于嬉,免得废人又费钱!

要防止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家长要以身作则

自己要先远离网络游戏,同时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多带孩子参加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

让孩子适当、适度地玩一些益智游戏是可以的,但要规定上网的时间,让孩子尽早养成好习惯,孩子就会对网络产生免疫力。

其实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渴望被爱、接纳、肯定、赞赏、尊重。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家长都应该积极鼓励并赞赏,就算孩子有些不如人意的地方,也应该接纳并鼓励他改正。

莫让“宅娃”荒于嬉,免得废人又费钱!

让孩时刻刻能够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成就感,让他不必在网络世界中寻找安慰。

2020年春季学期十分特别,网络教学成为主要的学习模式。

对于学校和老师而言,如何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网课,怎么开展家校合作,是他们努力降低疫情影响的主要工作。

家庭教育能力和学生的自制能力,则是家长和学生面临的主要考验。

既然疫情期间孩子更容易沉迷于网游,那么,此期间对于网游行业的监管理应加码。

只有多方面干预,方能避免沉迷网游成为影响学生的疫情次生灾害。

莫让“宅娃”荒于嬉,免得废人又费钱!

莫让“宅娃”荒于嬉,免得废人又费钱!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卓训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