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崛起--运维工程师将何去何从

随着docker2015年的病毒式传播和2016年的迅速普及应用,云计算时代的运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表面上来看,20年前依靠运维工程师依靠ssh远程连接服务器进行维护的时代早已经不复存在了,但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传统集群运维工具欣欣向荣的背后依旧是20年前的那套远程管理方案的自动化实现,其本质不过是把重复的劳动交给计算机自动执行了。

不管是连接效率还是集群管理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的问题,特别是在云计算时代,数以千计的服务器集群在大中企业如同家常便饭,传统的运维手段早就已经黔驴技穷了。而Openstack的出现也只是给了laas服务商一个喘息的机会,普通企业的运维分布式集群依旧乏力。

直到虚拟化技术有了长足发展,namespace最后一块拼图--user namespace成功实现并加入linux kernel 3.8,容器虚拟化技术的翘楚--lxc终于有了与虚拟机、kvm等技术一战高下的底气。

2014年,docker一经开源便引起了业界的轰动,这个最初基于lxc开发的容器引擎让全世界的开发者和运维者看到了新的方向,在毫秒级的应用部署优势面前,诸多企业纷纷倒戈容器阵营。

随着Google、亚马逊、微软、IBM等云计算巨头纷纷表态并加入OCI,这股容器云的浪潮在2015年迅速颠覆了传统的运维方案,替代他们的是一套更智能、更全面、更灵活的自动化运维体系。

在倡导万物皆容器的理念下,得益于容器的轻便特性,一些边缘概念也被逐渐的提上了日程:微服务、Serverless、DevOps,如今的运维已不再是简单的服务器维护,更肩负了数据、服务与人的沟通。

在如今高效的集群管理方案面前,有人不禁惊呼容器时代不再需要运维工程师了,但是待我们推开容器云世界的大门时,我们发现逝去的不过是旧的运维世界,在新的容器云世界里,我们依旧知之甚少,运维工程师还不可或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