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三年级计算题,过程结果全对,老师却打错误,看过答案后懂了

虽然最近同学们因为疫情的原因暂时没办法返回学校上课,但是在网上学习的进度却从未停止过。按照进度要求,三年级的同学们现在已经学到了乘法的计算(两位数乘以两位数)。期间,老师为了帮同学们回顾复习第一单元所学的除法方面的内容与计算,便出了一道乘除法混合运算的题目。

虽然这道题本身比较简单,数字也比较常见,很多同学也能够得出正确的结果来,但是当作业批改完以后,很多同学和家长都很不理解,明明这道题无论是从过程上还是结果上都没问题啊,但为什么老师会给打错号呢?

一道三年级计算题,过程结果全对,老师却打错误,看过答案后懂了

看到这个题后,再看看同学所写的过程与答案,我们似乎发现同学并没有做错,因为按照我们小学阶段所学的四则混合运算法则来讲,遇到括号,肯定要先算括号内再算括号外,所以当然要先算乘法再计算除法。可是很多同学和家长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在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习除法运算时,只学到了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或者两位数。很明显,45000÷2250,即便按照商不变的性质,使得被除数与除数同时缩小10倍,将原式转换为4500÷225,还是超出了大部分三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要用这种方法来计算,相信很多同学是求助了家长或其他学习工具的。因此使用这种方法,虽然答案正确了,但是并没有体现出对目前所学知识的运用,从而老师给打了错号。

一道三年级计算题,过程结果全对,老师却打错误,看过答案后懂了

现在我们返回到原题来看看这道题到底应该怎样计算才是正确的。首先题目要求的是用简便方法来计算,因此同学们一定要先仔细观察题目本身之间的数字特征。通过观察题目,我们根据5×9=45可以将题目转换为45000÷90÷25,这样计算既方便又符合我们现在所学。

一道三年级计算题,过程结果全对,老师却打错误,看过答案后懂了

通过这道题,同学们应该注意到做题时一定要按照题目要求来进行解答,无论使用哪种方法来解题,一定要想想这种方法是否在自己能力及所学范围内,切不可将问题复杂化。

今天的试题分享就到这里,也欢迎大家下方留言或评论,来一起说说你们的想法或建议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