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下或引发粮食危机,我国这波操作实力逆转局势!

全球疫情下或引发粮食危机,我国这波操作实力逆转局势!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的不断蔓延,看着每天都在上涨的数字,让人十分担忧,而疫情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不仅是确诊人数的增加,相关专家认为,如果疫情再继续发展下去,全球粮食危机或许会爆发。

多国面临粮食危机

全球疫情下或引发粮食危机,我国这波操作实力逆转局势!

如果疫情无法得到控制,那么全球性的粮食危机爆发概率则非常高,近日,世界各国为了应对疫情可能带来的粮食危机,纷纷开始了屯粮计划。不少国家开始动用国库,增加粮食的储备,还有一些国家开始限制本国粮食的出口,甚至扩大进口规模。

如今,多数国家已经意识到,粮食是目前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同济大学特聘教授程国强认为,如果后期世界疫情仍然得不到有效控制,引发全球粮食危机的风险将是大概率事件。

程国强认为,疫情对全球粮食供需所产生的影响,加上部分国家受到了蝗灾的影响,有可能会演变成各国抢购、限卖和物流不畅等叠加效应,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演变为国际粮食价格猛涨。

因此,疫情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或许将酿成严重的世界粮食危机,也将直接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

我国有能力应对粮食危机吗?

全球疫情下或引发粮食危机,我国这波操作实力逆转局势!

相对于各国的保粮“神操作”,网友们表示更关心国内情况。我国有足够的能力应对或将出现的全球粮食危机吗?

首先,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足,粮食供应不会出现脱销断档。看到这,网友们总算松了一口气。

其实,我国粮食保障的底气主要源自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粮食自给率高。目前,我国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完全实现自给,谷物自给率超过95%。这是因为,我国历来有重视粮食和农业生产的传统,粮食生产能力强,依赖进口程度较低。

第二,粮食储备充足。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6亿吨以上,截至2019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16连丰”,余粮相当充足。这是近年来我国通过政策支持、科技驱动、深化改革,稳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结果!

第三,对外依存度低。我国每年进口粮食1亿多吨,主要以大豆、粗粮等为主,大米、小麦进口一般分别为200万吨、400万吨,占国内消费总量分别为1%至2%,主要起品种调剂作用。

专家认为,国际粮食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对我国难以形成直接的冲击。相反,如果国际粮价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国内粮价上升预期,有利于促进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对稳定今年粮食生产具有积极作用。

保供还有三大“定海神针”

全球疫情下或引发粮食危机,我国这波操作实力逆转局势!

中国式世界上的粮食进口大国,本身就拥有自身的“独门绝技”,在关键时刻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国拥有健全完善的粮食储备和调控体系,最近20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我国不断完善建立相关粮食储备体系和协调机制。目前,我国的粮油库存量都处于高位,无论是中央或者地方,储备量都十分充足。

第二,我国在很早之前就对各种突发事件做了紧急预案的保障机制,在我国的不少城市当中,有不少大型的粮食储备基地,至少可以满足当地半个月左右的粮食供应,物资基础较为雄厚。

第三,我国早在国内疫情发生期间,就做好了2020年春耕工作的紧急预案,所以今年的春耕形势相对较好,而且在各地的不断努力下,夏粮的丰收也指日可待,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全力组织春耕和复工复产工作,保障了国内粮食收成的稳定。

其实,之前我国经受住了汶川地震、冰雪灾害等多发重发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也成功应对了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虽然来势汹汹,但我们有信心战胜疫情,中国永远和世界同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