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宣德元年武英殿用款铜鎏金高浮雕赶珠龙纹冲天耳炉

大明宣德元年武英殿用款铜鎏金高浮雕赶珠龙纹冲天耳炉

明·大明宣德元年武英殿用款铜鎏金高浮雕赶珠龙纹冲天耳炉

▲福建中藏

明·大明宣德元年武英殿用款铜鎏金高浮雕赶珠龙纹冲天耳炉

款识:大明宣德元年武英殿用

高:22.6cm 通径:31.5cm 重:8000g


公元1426 年,史称大明宣德元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自明仁宗洪熙帝驾鹤西去,是年明宣宗朱瞻基以二十九岁的年龄继大明天子之位。

大明宣德元年武英殿用款铜鎏金高浮雕赶珠龙纹冲天耳炉

明宣宗朱瞻基


“宣德”,寓意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位壮年天子确实如国号所言,以自己的德政和治道将明朝的国力推向了“永宣盛事”的黄金时期。也就是在这样的盛世之中,宣德帝为了春秋大祭,特下令从暹逻进口一批红铜,责成宫廷造办处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参照皇府内藏的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宋代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香炉。


大明宣德元年武英殿用款铜鎏金高浮雕赶珠龙纹冲天耳炉

明·大明宣德元年武英殿用款铜鎏金高浮雕赶珠龙纹冲天耳炉


本次春拍呈现的这件大明宣德元年武英殿用款铜鎏金高浮雕赶珠龙纹冲天耳炉从诸多方面特征考量,极有可能为宣德本朝之物。


大明宣德元年武英殿用款铜鎏金高浮雕赶珠龙纹冲天耳炉

明·大明宣德元年武英殿用款铜鎏金高浮雕赶珠龙纹冲天耳炉

左:2018春拍拍品 大明宣德元年武英殿用款铜鎏金冲天耳炉(底款)

右:明中期蚰龙耳簋式炉(底款) 天津博物馆曾展


从天津博物馆展出的明中期蚰龙耳簋式炉底款图来看,本次春拍的这件铜炉底款铸造工艺极为精良,琢刻更为精道有力,外底龙纹雄劲,角龙在上螭龙在下,角龙闭口而螭龙张口,龙发从两角间前耸,呈怒发冲冠状,龙眉向上,细颈,其特征属比较典型的明代龙纹;螭龙尾似蛇尾,更符合宣德时期龙纹特征。炉身有鼓钉,浮雕二龙与之遥相呼应,腾云驾雾,若隐若现,须发飘逸,龙爪则孔武有力,有飞之欲出之感,蠢蠢欲动之意。另有一例清宫旧藏景泰年制“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炉”也可作为参考。


大明宣德元年武英殿用款铜鎏金高浮雕赶珠龙纹冲天耳炉

明·大明宣德元年武英殿用款铜鎏金高浮雕赶珠龙纹冲天耳炉


根据文献记载,赵汝珍之《古玩指南》有云:“‘鉴别之首要即翻视底足所露出之铜’,又有项元汴《宣炉博论》:‘铜质之精粹,如良金之百炼。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淡淡穆穆,而玉毫金粟隐跃于肤理之间’、‘宣炉有鎏金一种,皆宣庙御用之贵品也’,若观此炉之底足与款之周围,与古文献所言契合。有关宣庙御器,在《沈氏宣炉小志》中亦有所指:‘庙堂壮观,瞻故尚大器’”。


大明宣德元年武英殿用款铜鎏金高浮雕赶珠龙纹冲天耳炉

明·大明宣德元年武英殿用款铜鎏金高浮雕赶珠龙纹冲天耳炉


宫廷御用香器


大明宣德元年武英殿用款铜鎏金高浮雕赶珠龙纹冲天耳炉

明·大明宣德元年武英殿用款铜鎏金高浮雕赶珠龙纹冲天耳炉

故宫武英殿


另外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武英殿款,武英殿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位于北京故宫外朝熙和门以西,明初帝王斋居、召见大臣皆于此殿。宣宗皇帝不但勤政,而且爱好翰墨,工于绘事,明《列朝诗集小传》所载:“帝游戏翰墨,点染写生,遂与宣和(指宋徽宗)争胜。”其画风主要取法宋代院体,不失元人意蕴,能自成一格,是明代帝王中最高级别的丹青票友,帝还以恢复北宋徽宗宣和书院为目标,吸收了当时的很多名家入宫,在武英殿任供奉待诏,形成了后人所说的“宣德画院”。此炉铸造工艺、装饰纹样之考究,规格之大,或为御笔染翰时的焚香之器,遥想当年风雅,真是令人不胜感慨。


Marchant家族珍藏


大明宣德元年武英殿用款铜鎏金高浮雕赶珠龙纹冲天耳炉

明·大明宣德元年武英殿用款铜鎏金高浮雕赶珠龙纹冲天耳炉

位于伦敦的S. Marchant & Son古董店


此炉来源于英国老牌古董Marchant(马钱特),对中国艺术爱好者而言,Marchant 一词应该不会陌生。它形同“品位”与“珍罕”的代名词,而这两个要素及世传有序的出处,一直以来都是Marchant 买卖艺术品的首要条件。


大明宣德元年武英殿用款铜鎏金高浮雕赶珠龙纹冲天耳炉

Marchant古董店第二代与第三代掌门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