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岁前日夜颠倒这样办,“第二晚综合征”是起点,6个要素巧解决


文|给闺女暖脚丫的靓爸爸


新手爸妈们,都会遇到这样的苦恼


白天,明明睡得像小天使一样的宝宝


一到夜晚降临,就好像和家长作对一样,


整晚整晚的哭闹不停,要不然就是频繁的醒来


要不然就是一会想吃奶,反正就是不能安睡一整晚


也有很多的刚出生的宝宝,虽然睡的很踏实


但是在睡眠中,宝宝的睡眠质量又该如何保证呢?


关于新生儿的睡眠问题,因素其实很多,


1周岁前日夜颠倒这样办,“第二晚综合征”是起点,6个要素巧解决


因为对于新生儿来说


宝宝想要良好的发育,拥有科学、优质、充足的睡眠是前提


从新生儿从出生→→到出生后第二晚→→到以后睡眠习惯的养成


给大家做一个【尽我所能】全面的科普。


什么是出生婴儿的第二晚综合征


  • 什么是第二晚综合症

(Second Night Syndrome)


在宝宝刚出生的第一天,宝宝总是非常的乖巧


不吭声的呼呼大睡,很多父母都会庆幸自己的宝宝非常乖巧


但到了第二天的晚上,宝宝缺杀了个‘回马枪’


宝宝像是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嚎啕大哭,甚至于根本无法安慰


1周岁前日夜颠倒这样办,“第二晚综合征”是起点,6个要素巧解决


这种情况大多数的宝宝和父母都会经历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二晚综合症’



但是很多家长如果采取不正确的方式处理,


会让以后的宝宝睡眠,进入一个不正确的循环


  • 第二天晚上,宝宝的哭闹是为了倾诉


刚出生的宝宝是完全处于懵懂的状态的


到了第二天,


宝宝突然意识到自己怎么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并不在妈妈温暖的肚子里


也听不到妈妈熟悉的心跳


甚至连光线都变的敞亮


声音、光线、气味、触感都觉得特别陌生


完全不像是之前生活了9个月的环境


宝宝急切的想回到妈妈的肚子里的环境


但是,并不能实现,


所以,极为焦虑的宝宝只能通过哭泣来倾诉。


这也是很多家长看到新生宝宝哭闹时,


感觉那么的委屈,似乎像是诉说着什么


1周岁前日夜颠倒这样办,“第二晚综合征”是起点,6个要素巧解决


  • 肚子里和出生后,宝宝感受有什么不同?


这个问题的根源,还要从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生活说起


当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


妈妈白天总是在活动,


肚子里的宝宝就好像被人抱着走来走去摇晃一样,


像是摇篮中,让宝宝特别想睡觉


而到了夜晚,妈妈睡觉休息


没有舒适的摇晃的睡觉环境


宝宝也就醒来开始各种玩耍


长时间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和睡眠习惯


初生的宝宝很难在出生以后,马上改变这种作息习惯


因此,刚出生,宝宝还是会白天呼呼大睡,晚上‘大闹天宫’


1周岁前日夜颠倒这样办,“第二晚综合征”是起点,6个要素巧解决


让刚出生的婴儿作息与我们同步,家长应该先知道这些


  • 新生父母心态的调整


要想让孩子尽快适应外面的生活


首先,家长要做好不能太过于焦急的心理准备


很多父母,看到别人家的孩子,生下来后,能吃能睡,


心里不免着急,也想让自己的宝宝尽快进入状态


但是,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生活了九个月之久的时间


我们要允许宝宝有足够的时间来适应新的环境


这个过程,可能是几周、几个月、甚至是另一个九个月的周期


1周岁前日夜颠倒这样办,“第二晚综合征”是起点,6个要素巧解决


  • 新生宝宝至一周岁的睡眠时间表-数据来源:中国营养学会

结合新生宝宝的睡眠时长和睡眠特点,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宝宝睡眠时长,


一个月内:白天7小时,夜晚8.5小时,全天不低于11小时


1-3个月:白天5.5小时,夜晚10小时,全天不低于10小时


3-6个月:白天3.5小时,夜晚11.5小时,全天不低于9小时


6-12个月:白天3小时,夜晚11小时,全天不低于8小时


您可以作为参考


1周岁前日夜颠倒这样办,“第二晚综合征”是起点,6个要素巧解决


那些不必担心的新生儿‘睡眠问题’


  • 饿得快,是否影响睡眠


新生婴儿的状态就是,睡了吃,吃了睡,睡醒了再吃


孩子因为生长发育的需要,2-3个小时,就需喂一次奶


这都是正常现象,尤其是刚出生1-2周的宝宝


北京和睦家医院,育儿专家崔玉涛建议:


刚出生一两个星期的新生儿,如果距上一次吃奶时间已经过了4个小时还没有醒,那妈妈最好把孩子叫醒喂奶。(摘自:《崔玉涛谈自然养育 一学就会的养育细节》)


  • 宝宝的‘梦话’


有的宝宝,会在‘梦中’咿咿呀呀的发出声音


因为大脑在这个时候快速发育


轻微的‘梦话’时,家长没必要打扰吵醒他


1周岁前日夜颠倒这样办,“第二晚综合征”是起点,6个要素巧解决


  • 孩子的‘秒’睡


有的新生儿,刚吃饱,甚至吃着吃着就睡着了


这都很正常,新生儿的秒睡工夫,是很多大人都羡慕的


  • 宝宝的睡姿


儿科医生建议:生后七天还是要保持宝宝的头在中线,仰卧位睡觉


1周岁前日夜颠倒这样办,“第二晚综合征”是起点,6个要素巧解决


不推荐趴着睡觉,


另外,在宝宝吃奶后1个小时内,最好将头侧到一边,


避免宝宝反流、吐奶,造成气道误吸


等过了7日后或孩子稍微大一点,孩子可以采用侧卧的方式


侧卧可以保证如果大人一时不在孩子身边也不会造成意外


侧卧睡,与在妈妈肚子里的睡眠方式一样,


也是宝宝最舒服的一种睡眠姿势,让宝宝有更多的安全感


哪些是宝宝睡觉的陋习,一定要注意


  • 捆着睡觉


有些地区老人的传统观念中觉得


将婴儿捆着睡觉,婴儿更踏实


同时,婴儿也不至于着凉


1周岁前日夜颠倒这样办,“第二晚综合征”是起点,6个要素巧解决

捆太紧,不利于血液循环


其实,捆着睡,不利于婴儿的血液循环和发育


就算捆,也是象征性的,


因为刚出生的婴儿虽然还没有力气翻身


但是留有手脚活动的空间是必要的


  • 黄昏睡


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晚上睡的踏实一点


故意让孩子在黄昏时,多玩一会,不让其睡觉


对于新生儿来说,其实没有必要那么严格


对于黄昏睡的正确与否,完全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


等6个月之后,慢慢让孩子逐渐的在黄昏多玩一会


培养晚上一觉到天亮是有必要的


6个月之前,没有太大必要


  • 哼唧就抱


很多家长认为宝宝哼唧,如果不立刻抱起来,


一会真醒了,那就是一场‘大战’了


其实不然,睡眠有深度睡眠和浅层睡眠


年龄越小,浅层睡眠比例越高,并且频繁交替


如果这时候抱起来,反倒让孩子醒了,


同时,由于条件反射,记住了这种安抚


长期这样,反倒是不利于孩子的睡眠


家长可以先按兵不动,观察一会,


如果真的醒了,再抱也不迟,


如果没有醒,就让他继续睡吧


1周岁前日夜颠倒这样办,“第二晚综合征”是起点,6个要素巧解决


靓爸爸提醒大家,6个因素关乎新生儿睡眠


1.睡眠环境的打造


新生儿的睡眠环境,是需要打造的


意义在于,让孩子尽快适应出生后的生活,建立白天、夜晚的区别


1周岁前日夜颠倒这样办,“第二晚综合征”是起点,6个要素巧解决


白天,尽可能的让屋子里保持亮堂和充满声音


让宝宝知道,现在是起来活动的时间


夜晚,让房间里灯光昏暗,并且保持安静


让宝宝知道,现在是休息睡觉时间


就算是夜晚宝宝醒了,想活动玩耍,


家长也不能与其过多的交流,更不能开灯与他们玩耍


2.摇篮有没有必要


当然有必要,它模拟了孩子在妈妈肚子中的感觉


摇动要轻柔,不宜过快,过猛,


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


在孩子平卧时用毛巾等物垫放于其头部两侧,可避免头部的震荡


如果没有摇篮,父母抱起来,


慢慢的悠一悠,也是可以的。


摇篮的环境,很容易让婴儿有安全感


3.婴儿床的选择


对于婴儿床的选择标准


干净卫生、不宜太软、稍硬为好


婴儿骨骼硬度较小,短时间内很容易发生弯曲变形


软床是最最要不得的,因为无论什么睡姿,都不好

软床侧卧,偏向一侧,造成脊柱突向该侧形成畸形。

软床,床垫因体重下陷,脊柱的变形弯曲使韧带和关节负担加重。


如果家中有条件,


可以选择一些硬度高的乳胶床垫


乳胶床垫具有防螨防菌、透气、促进睡眠、回弹力强等优点。


3月21日,是国际睡眠日#4.5亿国人熬夜的真相#

喜临门品牌的乳胶床垫,发布全新双核抗菌防螨系列产品,敬请期待。


4.睡衣睡帽的选择


好的婴儿睡衣设计,


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吵醒孩子睡觉的麻烦


购买睡衣时,留意适用年龄、材料登记、设计细节


1周岁前日夜颠倒这样办,“第二晚综合征”是起点,6个要素巧解决

注意适用年龄和安全级别


同时,为了方便宝宝穿着,注意颈部、肚子、裆部设计细节


1周岁前日夜颠倒这样办,“第二晚综合征”是起点,6个要素巧解决


5.婴儿缺钙时的睡眠表现


新生婴儿一般母乳喂养时,很少缺钙


但如果睡着后,使劲扭动哼唧,就有可能是缺钙


婴儿缺钙,不能从网上找答案,要听从专业医生的补钙方案,


多带孩子晒晒太阳,是促进孩子钙吸收的一种不错方式


6.睡着后的哭闹


婴儿睡着后,总是哭闹


其实原因有很多,大多数是饿了或者不舒服,


但是,很多家长总是以为孩子饿了,


孩子一哭就直接开始喂奶,这样做是不对的,


应该先确定孩子是不是饿了再决定是否喂他。


可以看看他是不是贪婪地吸吮拳头或者衣角


他是不是转过头努力地寻找奶嘴或是奶头


如果没有这些迹象,可能孩子还不饿


1周岁前日夜颠倒这样办,“第二晚综合征”是起点,6个要素巧解决


排除了饿了,如果因为不舒服,


可以帮助孩子轻微的翻一翻身,促进孩子的血液循环


如果长期孩子在睡眠中哭闹,又不是因为饿了或者不舒服


建议尽早咨询儿科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和化验,


这时候,切不可根据经验来判断孩子的行为


小贴士:抱睡的宝宝,如何放下


养成抱睡习惯的孩子,在怀里睡得很香


经常一放到床上就醒,让人特别崩溃,


每次把宝宝放到床上就像炸碉堡放火药一样,


屏住呼吸,轻手轻脚,


但是很多时候小家伙还是会眼睛一睁,


然后一屁股坐起来,开始扯着嗓子嚎。


注意放下的细节:


不要水平抱着的时候,直接放下去


先放宝宝的下半身,屁股先挨着床


然后一只手搂着,一只手轻轻的拍打宝宝的背部


然后由屁股到脊背,最后再到脖子和头部


过程中,妈妈可以一起躺在床上,


让宝宝感觉妈妈一直在身边,


从原来的抱着的姿势,变成单手搂着的姿势


最后,持续的轻拍,让孩子入睡。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新生宝宝睡眠‘秘方’


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和转发给需要的爸爸妈妈


结束语:

每个宝宝都会有不同的睡眠适应期

只要家长能够坚持一种调整方式

给宝宝建立起习惯

他们就会做到和我们同步的生活作息


我是90后心理学专业的职场爸爸

喜欢孩子、家庭、生活

给宝宝做好暖脚丫的同时,还能带他们看看诗和远方

关注我的头条号:给闺女暖脚丫的靓爸爸,

定期分享更多儿童心理学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