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危機對房地產業意味著什麼?

有人認為,新冠危機會讓世界經濟走向衰退,人們搶購廁紙的現象印證了這個猜測。因為這種搶購現象表明消費者正在改變他們的消費行為,而且這種現象還會持續幾個月。

其實,經濟的衰退,從根本上是由消費者的消費態度及消費行為改變的,而不是由銀行倒閉或者航空公司裁員這類事導致的。消費者的活動構成了我們經濟總量的百分之70。

即便考慮到了通貨膨脹因素,消費債務目前也達到了前所未有之高:平均每個人12000美元,不管是男人、女人還是兒童。GoBankingRates在2019年年底的調查顯示,69%的美國人的銀行存款還不到1000美元。2019年的就業率增長為2007年以來經濟衰退時期的最低。因此,人們不再那麼願意花錢,也就不足為奇了。正如筆者在早前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的,今年對投資者來說已經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期,因為經濟正在放緩。儘管經濟增速的放緩可能不會那麼嚴重,但當經濟開始變得脆弱時,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因此,新冠病毒的爆發現在還不是我們經濟不可避免的走向衰退的原因,而是一種催化劑。新冠能夠在突然之間加速經濟下行。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帕特里克·克勞利(Patrick Crowley)也表示:儘管經濟的衰退已經不可避免,但是衰退的根源還是有些出乎意料。

經濟衰退引發的政府舉措和公眾情緒的變化會強烈地影響房地產業。但這次我們不會看到2008年之後發生的大規模止贖和房價下跌。事實上,這次的效果更有可能對房地產投資者有利。

政府將會進一步降低利率,這意味著投資人可以花更少的錢來租賃房產,但是這會降低債券和信用違約互換等投資的回報率。

投資基金和其他渠道的投資將會更青睞房地產項目。尤其是銀行現在對消費貸款的依賴程度如此之高,以至於它們有更大的動力將資金轉移到房地產領域。

更多的消費者將會想要租房。幾十年來,年輕人的購房率一直在下降,降至35%左右。隨著收入停滯不前,房價居高不下,越來越多揹負學生債務的人生活在昂貴的大城市,這種趨勢將繼續下去。50年以來,在政府無情地推行抵押貸款和房屋所有權制度後,可能(這更多是猜測)他們最終會為租房者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稅收減免。

一些房地產市場在過去幾年中處於房價飆升的狀態,如舊金山、西雅圖、丹佛、邁阿密、拉斯維加斯和南加州等。因為當地經濟狀況良好,筆者曾認為泡沫可能以軟著陸告終;但現在我開始不這麼認為。最終這些地方會成為投資的好去處(這也是泡沫產生的原因,供不應求)。我們首先可以看看泡沫在哪裡會開始破裂。

儘管短期之內各地的需求將會趨於平抑,但一些租房需求旺盛的市場對投資者而言是更好的押注。這些租房需求旺盛的市場並不是高增長的市場,但是它們的泡沫並沒有那麼大,而且房價和租金的比例對投資者而言是有利的。芝加哥、鳳凰城、底特律和亞特蘭大就是這一類的市場。

因為近十年來,我們國家的房地產開發進展緩慢而且大部分房子房價過高,所以有較大租賃市場的需求。不管發生什麼,這種需求都將在數年內持續增長。投資者不必急著尋找便宜的房產,他們可以靜下來慢慢找最適合自己的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