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髒”著點養

幾乎大多數父母都很怕孩子髒兮兮的,所以每次都是通過制止孩子做這做那來維持孩子的乾淨,有的甚至乾淨過度。

但事實上,無論是從健康方面,還是智力發展等方面考慮,孩子都應該髒點好。

孩子的不自由源於父母

每次週末在小區樓下總能看到這樣的場景:

剛下雨不久後,草地上有了一個個小水窪,孩子踩水踩得正開心,一個媽媽突然過來,立刻大聲制止孩子:"不要玩水,鞋子都弄溼了。"

孩子聚在一起玩沙子,一群人堆城堡堆得正入迷,有經過的父母看見了,卻是慌慌張張過來將孩子拖回家了——沙子很不乾淨,手弄髒了,衣服也弄髒了。

孩子要“髒”著點養

不會走路的孩子因為好奇,想在草地上追蜻蜓,父母看見了爬行的他們,因為"愛乾淨"立刻將他們抱了起來。

玩泥巴更是這些父母的禁區,又髒又有細菌,不僅會弄髒手和衣服鞋子,甚至細菌侵入人體還會讓孩子生病……

然而,一個在不自由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他的很多心理需求與身體需求是無法得到滿足的。

變髒,是孩子主動探索的開始

孩子主動的探索與體驗是他們認識世界最直接的方式,而這對他們的智力發展也起著非常大的作用。

如果我們總說這個不能碰,那個不能碰,會讓孩子受到限制,好像被禁錮了一般,不再敢主動去接觸這個世界,甚至變的小心翼翼。

這樣的孩子不僅不快樂,也失去了主動對生活探索的慾望,而主動的探索欲會讓孩子對事物保持強烈的興趣,有助於他們更積極的去學習。

要知道,髒了的衣服可以洗,畫畫的地板可以擦,弄亂的房間也可以收拾。

孩子要“髒”著點養

若因為怕髒,而讓孩子失去了主動求知、學習探索的能力就得不償失了。

英國科學家發現現代社會的衛生條件大大提高了,但兒童患氣喘病的比例卻並未減少,相反越來越多。

布里斯托爾大學的研究員以英國埃文地區1991~1992年(兩年期間)出生的1.4萬餘名兒童為對象,進行了長期的觀察。

終於發現這樣一個秘密——那些過分講究衛生,每天洗手5遍以上的兒童,其哮喘的發病率比那些“髒”一點的孩子高出5倍以上。

專家對此做出的解釋是:由於兒童的免疫系統正處於發育時期,環境狀況如何,對其是否患氣喘病會產生直接的影響。

美國科學家也觀察到這種現象。一份調查資料表明,在過分清潔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抵抗某些感染性疾病的能力反而不如生活在一般環境中的孩子。比如潰瘍性結腸炎、節段性迴腸炎等消化系統的感染性疾病,過分清潔的孩子得病的可能性就明顯增大。

一個人平時接觸少量細菌或病毒,其體內可產生相應的抗體,並能貯存下來,一旦有大量病菌侵犯,機體才有足夠的抵抗能力。

孩子要“髒”著點養

如果生活環境過於優越,平時根本接觸不到致病微生物,機體就失去產生抗菌物質的機會,因而更容易遭受不測。

但這並不是說孩子越髒越好,科學家們的觀點是“適當”,也就是說父母不必過分苛求孩子“一塵不染”,況且過分苛求還可能限制了孩子活潑好動的天性,對其成長不利。

父母要學會放手

所以,放開手,讓孩子多運動,多爬行,不要怕地上髒,髒點沒關係。就如海桑在《一個小小孩》詩中所寫的:

一個小小孩,如果他

乾乾淨淨

衣帽整齊,

如果他

規規矩矩,

這可並非一件多好的事。

如果他一開口

便是叔叔阿姨好

再見再見你好,

如果他四歲就能讓梨,

這又有什麼意義?

一個小小孩,應該是

滿地亂滾

滿街瘋跑,臉和小手都髒兮兮的

還應該有點壞,有點不聽話

他應該長時間玩著毫無目的的遊戲,

他是一隻自私、可愛,

又殘酷的小動物,

他來到世上,是為了教育我們,

讓我們得以再一次生長,

而不是朽壞下去。


— END —

統籌 ▏龜哥 編輯 ▏布穀 視覺 ▏森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