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投資具有競爭優勢的公司


為什麼要投資具有競爭優勢的公司


公司的競爭優勢可以分為9類。

第一類、品牌競爭優勢;

第二類、技術競爭優勢;

第三類、特許經營權競爭優勢;

第四類、人氣指數競爭優勢;

第五類:平臺壟斷競爭優勢;

第六類:成本優勢;

第七類、獨特地理位置競爭優勢;

第八類、獨佔資源競爭優勢;

第九類、規模巨大競爭優勢;

一個行業裡有許多公司,它們之間是一種競爭的關係。誰的競爭優勢強,誰佔有的市場就大。誰佔有的市場大,誰的利潤就越多。如果其中一個公司憑藉自身的競爭優勢佔領市場,把競爭對手都消滅,他就可以獨佔市場,實現自我資本回報的最大化。這種獨佔市場,沒有競爭對手的公司是壟斷性公司。

生物進化,適者生存,不適者滅亡。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存活的是具有競爭優勢的少數公司。那些沒有競爭優勢的公司,它們的未來或許為生存而掙扎,或者乾脆被淘汰了。

久經考驗的投資者會發現很多年以後,為什麼有的公司發展巨大,而有的公司消失了?這是競爭決定的。在生物進化論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地球自生命誕生以來,無數生物都滅絕了。最終活下來的生物,包括我們人類統治了地球。而在公司競爭中,此條規則同樣如適用。商場如戰場。競爭激烈程度超乎想象。競爭是關乎生死存亡的關鍵因素。

回顧歷史我們發現,曾經有很多曇花一現的公司,要麼退市了,要麼股價在原地打轉。而偉大的公司,它的股價長期以來都漲幅巨大。這是因為一般的公司缺乏競爭力而被淘汰,或者為了生存而苦苦掙扎。而只有具有競爭優勢的公司憑藉自身的競爭優勢,打敗一切競爭對手,最終活了下來並佔領市場。

公司與公司之間存在競爭行為,這種競爭的結果往往造成勝者全得。就是勝者佔有大部分甚至整個市場。就像奧運會,人們只能記住冠軍是誰,至於第二三四五名沒有人願意記得。金牌只給第一名。金牌的價值所有的銀牌和銅牌的總和都跟不上。同樣道理,一個行業往往會產生一個老大,他的市場份額往往會很大,整個行業的利潤大部分都是被這一家最大的公司賺取了。而落後的公司沒有什麼競爭優勢,只能賺取微薄的利潤或者被淘汰。

作為一個股票投資者而言,你需要做的是選擇在競爭中勝出的公司,拋棄那些被淘汰掉的公司。這就是股票投資的靈活性所在,好的公司我可以選擇你參與你,不好的我可以不參與你,這就叫成功要與成功者為伍。投資者如伯樂,所投資的公司如千里馬。我們要做的是如何識別千里馬並投資它們。每個行業都有獨領風騷的公司,也有一般的公司。只有投資偉大的公司,自己的投資才能成功。如果投資那些在競爭中處於劣勢的公司,它們遲早被淘汰掉,幾年過去後就再也見不到它們的身影,自己的投資一定會失敗。所以投資選擇誰不重要,不選擇誰才是重要的。選擇好公司可以讓你賺錢,不選擇失敗的公司就一定不會讓你賠錢。相對於賺錢不賠錢才是最重要。所以投資一定要避免選擇一般的公司。

競爭優勢有兩個好處,第一體現在抵禦商業週期的能力上,第二體現在於競爭對手的優勢上。首先是抵禦商業週期上。商業週期猶如潮起潮落,是一種經濟的低落和高潮的無限循環模式。作為一個整體的世界經濟存在週期。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也存在週期。任何一個行業都存在商業週期。有的行業週期性長,有的行業週期性短。處於繁榮週期的時候,垃圾公司跟著偉大公司賺錢。當蕭條週期來臨的時候,就是赤裸裸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只有偉大的公司才能抵禦經濟蕭條,從困難中走出來。而垃圾公司只能從虧損中走向滅亡。當下一個繁榮週期來臨的時候,就是活下來的公司一統天下了。

競爭優勢如何抵禦蕭條週期呢?經濟蕭條,需求萎縮。各種商品賣不動。公司盈利困難。掙扎在虧損之中。垃圾公司依靠打價格戰存活。但是打價格戰只能薄利多銷。你降價銷售競爭對手價格會降得更低。付出的代價是產品的毛利率不斷降低。當產品的毛利率降低到0%的時候,任何公司都不能獲利。最終都會到達全行業虧損的境地。最後看誰能夠承受虧損的時間最長誰就贏。惡性競爭對任何公司都沒有好處。當蕭條的經濟把競爭力薄弱的公司排除在外的時候,剩下的公司開始盈利了。但是過不了多久,在利潤的刺激下,會有更多的資本進入這個行業,從而造成新一輪的價格戰。然後整個行業陷入不斷的商業週期中。而偉大公司在經濟蕭條中,雖然市場需求萎縮,但是它不打價格戰。它依靠強大的競爭優勢確保產品的價格不要下降,通過保證產品的毛利率從而保證利潤。所以在經濟環境不好的情況下偉大公司雖然銷售額有所下降,但是利潤還是有保障的。當度過暫時的經濟蕭條之後,偉大公司的盈利能力會立馬恢復。這就是投資偉大公司的好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