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医论症|王长谦:把动脉斑块变成“死火山”


谈医论症|王长谦:把动脉斑块变成“死火山”


体检发现动脉内有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也是心梗、脑梗危险信号。该怎么预防这些危险事件的发生呢?

“在没有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时候,我们就要注意预防危险因素。有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之后,还要注意尽量使斑块变稳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心内科学科带头人王长谦教授说,“斑块在血管内就像一座火山,如果是死火山就不会造成很大危害,如果是活火山危害就大了,我们尽量要使活火山变成死火山,避免死火山变成活火山。”

具体应该如果做呢?医生建议从以下几个因素进行干预:


一、使斑块本身变成稳定斑块

我们把动脉斑块比作饺子,如果“饺子”皮薄肉厚就容易破,形成动脉血栓而堵塞动脉,就有可能引起心梗、脑梗等危险事件。

谈医论症|王长谦:把动脉斑块变成“死火山”


如果把“饺子”变成皮厚馅少的“饺子”,就不容易破了。将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缺乏运动等危险因素控制好,斑块就不易变成不稳定斑块,特别是胆固醇高者,使用他汀类降脂药能使斑块变稳定。


二、减少斑块破溃的机会

虽然有些“饺子”的皮比较薄,但如果不给它加压的话也不一定会破。王教授指出,使斑块破溃的风险,在体内就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情绪激动、过度劳累,血压波动

,就可能使血管内血流的剪切应力产生改变,“饺子”的薄皮就破了。

谈医论症|王长谦:把动脉斑块变成“死火山”


“我常常跟病人说,你将来要做宰相,要肚子里能撑船,要

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控制好自己的血压,这样也能减少斑块破溃的机会。”王教授建议,“药物方面可以使用β受体阻滞剂,能够平稳血流动力学;降压药物建议使用长效制剂,尤其是长效ACEI/ARB类。因为短效降压药可能在下一顿服用前血压就已经升高了,而长效降压药更能使血压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


三、预防血栓形成

另外,斑块破溃以后就会出现血栓,血栓形成的负荷越小,造成的危害也会越小,因为负荷小了管腔狭窄的加重就减轻了。怎样减轻血栓形成的负荷呢?

谈医论症|王长谦:把动脉斑块变成“死火山”


就是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动脉中血栓的形成,最关键的是血小板,把血小板抑制住,不让血小板活化,血栓的负荷就会减少。所以,有了动脉粥样硬化就要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突然的破溃所激发的血栓形成。最常用、最经济实惠的抗血小板药物就是肠溶阿司匹林,慢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都需要长期使用肠溶阿司匹林,进行预防性治疗。


四、血压、血脂控制更严格

出现斑块,说明有动脉粥样硬化了,这个时候的预防就是

二级预防。有些指标的控制要求会更严格,比如对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要求降得更低,血压要求控制得更低。如果没有斑块,相对来说这些指标要求会松一点。

谈医论症|王长谦:把动脉斑块变成“死火山”


也就是说,二级预防对于要求达到的目标会更严格,在这一点上会改变治疗的决策。比如,有了斑块以后他汀的使用剂量会增加,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得更低。

指导专家:王长谦


谈医论症|王长谦:把动脉斑块变成“死火山”


健康丨生活丨阅读丨习惯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