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為何老被遊牧民族欺負?這三點最關鍵,除軍事、政治,還有人

中原,本意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是華夏民族的搖籃,被視為天下中心。中原地區隨著華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擴展而逐漸向外蔓延,擴大了以中原文化為核心的漢族和各民族之間的交流。文化比較先進的華夏民族,以別於四夷而稱“中華”。

遊牧指在草原上形成的一種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現代考古發掘逐漸證明,遊牧誕生的時間不會早於公元前1000年。有史可查的最早的遊牧民族是公元前8世紀中葉,分佈於阿爾泰山以西西徐亞人,被稱為斯基泰人。農耕民族的統一是在秦朝,遊牧民族的統一是在元朝。

對中國歷史比較熟悉的人,應該知道我們富饒的中原地區幾千年來經常會受到境外落後、野蠻的遊牧民族的頻頻侵擾。明明是我們的文化、文明更為先進、人口更為眾多,那麼,為什麼還是會經常受到他們的欺負呢?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筆者將從幾個方面進行分析,與讀者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中原為何老被遊牧民族欺負?這三點最關鍵,除軍事、政治,還有人

先說一下地理因素。

中原地域靠近海邊,受到海洋季風的影響,形成了溫溼性氣候。而北方地處內陸,氣候寒冷、乾燥。因為,不同的氣候可以培養出不同的人,所以,生活在中原地區的人群靠耕田為生,他們的性情比較溫順;而北方人群只能靠放牧為生,終日與畜牧為伴,他們性情比較剛烈、勇猛。

北方的土地因為氣候的原因不適合作為農田,只能作為草原養活牛羊,所以,居住在北方的人群,只能選擇把放牧牛羊作為終生事業,使得嚴苛的環境造就了剛毅的性格。因為,遊牧民族幾乎人人都會騎馬縱橫草原,所以,一旦出現戰事,他們組成的隊伍便是當時冷兵器時代戰鬥能力最強的軍隊,即騎兵。

畢竟,草原上從來不缺少優質的戰馬。人數不佔優勢的遊牧民族,往往能夠給中原政權很大的壓力,即使他們是強大的漢朝、唐朝。此外,北方的遊牧民族有很多,包括蒙古、鮮卑、匈奴、女真、突厥、契丹等等。雖然,他們的人數不及中原的十分之一,但是,他們的戰鬥力卻是中原部隊無法比擬的。

中原為何老被遊牧民族欺負?這三點最關鍵,除軍事、政治,還有人

當然,除了地理因素外,還有很大一部的的軍事因素。

遊牧民族能給中原造成這麼大的困惑,其中一個原因,便是中原在北方的國境線十分綿長。因為,過長的國境線表示其軍事力量相對分散,北方騎兵經常會攻擊某一個要點,所以,這時候的遊牧民族就有了人數優勢,往往能夠取得地方性的勝利。而且,等到中原政權集結大量兵力對付遊牧騎兵時,遊牧騎兵早已逃之夭夭,消失在了國境線上。對此,中原將士也是十分頭疼。

另外,遊牧騎兵對中原軍隊的另一個優勢,就是他們騎兵的機動性。公元前166年,漢朝的敵對勢力匈奴入侵國土,並直接打到了京都長安附近,使得匈奴在關內待了一個多月才離去。之後,漢軍集結完畢,追擊匈奴至塞外,可是,他們卻早已不見蹤跡了。這一事例,充分說明了遊牧民族騎兵的機動性和靈活性。面對遊牧民族的優勢,我們中原軍隊只能採取防禦戰術。

後來,漢武帝啟用了衛青、霍去病等將士統領大軍,他們決心用遊牧民族的優勢來打擊他們。剛開始,漢朝以騎兵為主力,深入大漠,以迂迴包抄、快速進攻的方式來打擊匈奴,最終,取得了奇效。而且,唐朝的李靖也是使用了騎兵快速移動的能力,才取得對突厥的勝利,讓漠北之地暫時安定了下來。

中原為何老被遊牧民族欺負?這三點最關鍵,除軍事、政治,還有人

然而,騎兵即使到兩宋、蒙古時期,還是具有很大的優越性,是戰場上無堅不摧的力量。雖然,唐朝的騎兵非常厲害,但是,宋朝卻失去了這個優勢。

宋朝失去優勢的原因有二:

第一個是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遼國,使宋朝國土失去了天然的防禦屏障,塞外的騎兵可以來去自由,國土頻頻受到侵擾。

第二個是宋朝在北方的馬場丟失,使他們沒有自己的騎兵,只有步兵。步兵在對抗騎兵時往往不堪一擊,無法招架塞外騎兵的進攻。

當然,這只是宋朝戰場失利的其中兩個原因。塞外大草原一直都是理想的養馬場,遊牧民族從來不缺戰馬,這是他們軍事強悍的基礎。

中原為何老被遊牧民族欺負?這三點最關鍵,除軍事、政治,還有人

政治因素也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中原地域遼闊各地風土人情不同,如果,想要管理這麼複雜的國家,就必須建立起一個非常嚴格的制度框架,且不斷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但是,這樣的操作下,不僅會使整個政府機構變得十分龐大,還十分脆弱。之後,這個國家系統一旦崩潰,國內就會分散,遊牧民族就有機可乘。

然而,遊牧民族的人數少,生活習性相近,統治者進行管理的系統相對簡單。而且,遊牧民族實行軍事化管理,平常他們可能是放牧的牧民,一旦戰事來臨他們立馬跳上馬背,變成了一支驍勇的騎兵。由此,遊牧民族的組織架構簡單,相對好管理,軍隊的運作也相對高效。

此外,遊牧民族的統治者,他們離牧民很近,經常帶領牧民一起打獵、訓練,他們即是這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又是軍隊的最高統治者。由於,常年在草原上的訓練,統治者的作戰能力及統帥能力十分強悍,在軍隊中的威望也很大,將士們都願意為其賣命。

中原為何老被遊牧民族欺負?這三點最關鍵,除軍事、政治,還有人

但是,中原的統治者對軍事的理解就不同了。中原的皇帝除了開國皇帝外,其他皇帝大多久居深宮,並不知道戰爭的殘酷性及必要性。這些皇帝雖然手握重兵,卻並不重視,且無法認可自己的將軍、士兵,自然也不會得到將士們的認可。

因為,將士打仗是為了國家、為了皇帝,而不受認可的皇帝並不值得他們賣命,所以,他們的戰鬥力可想而知。更有甚者,皇帝不僅輕視自己的軍隊,還培養自己身邊的人組成軍隊,比如:太監軍。

一直以來,中原以文人系統來統治國家,當文人的權力集中時,往往會出現拉幫結派的情況,也就是常說的黨爭。每個文人為了自己的利益,總喜歡聚齊小團體進行對抗,而對面肯定聚齊自己的小團體進行呼應。文人主政,武將就要小心行事,一旦武將犯了文人的忌諱,肯定會遭到文人暗地裡的陷害。

其中,有經驗的武將,懂得如何去討好上司及文人,以求自保。但是,這樣的武將又怎麼是合格的武將呢?所以,中原朝廷經常是文強武弱,抵不住塞外的騎兵。

中原為何老被遊牧民族欺負?這三點最關鍵,除軍事、政治,還有人

最後一點就是民族特性了。

然而,中原有先進的科技及文明,這是遊牧民族沒有的,可是,中原無法保證這兩項技術不會傳到遊牧民族手裡。當年,南宋用火器讓蒙古吃了大虧,但是,他們卻很快掌握了這項技術,並用來推翻南宋王朝。雖然,明朝的紅衣大炮阻止了努爾哈赤的侵犯,但是,皇太極卻也訓練了自己的一支炮兵。

科技是伴隨著文明發展而出現的,中原政權比遊牧民族政權的文明要先進,科技也比他們發展得要好。對此,中原本應該可以使用先進的科技來抵抗、制服遊牧民族,但是,歷史上卻很少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是遊牧民族也非常有上進心,他們會想盡辦法獲得他們沒有的科技,然後,儘快掌握。

所以,中原雖有先機,卻不能保持多久,以至於很快就沒有了優勢。

中原為何老被遊牧民族欺負?這三點最關鍵,除軍事、政治,還有人

中原朝廷地域遼闊、物產豐盛,相對於遊牧民族有很大的優勢。可是,在多年的相處中,優勢似乎在遊牧民族這一邊。

對此,筆者認為除了以上提到的原因外,還有三點因素需要提及:

其一,地大物博也是一種劣勢,使得我們養成了保守、滿足現狀的心裡,甚至,可以說是不思進取。而遊牧民族資源有限,他們必須在中原去搶一些,以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所以,遊牧民族愛好擴張。

其二,莫須有的自信,古代人總覺得自己是大國,看不起周圍的小國,不屑與他們交往。當然,如果不是被逼急了,他們不會拼盡全力剿滅外人。其實,漢朝滅匈奴、唐朝剿突厥,都是被逼急了,無奈之下,他們就只能反撲了。

其三,出兵徵繳遊牧民族是需要耗費舉國之力的,所以,統治者不到關鍵時期絕不發兵消滅遊牧民族。秦朝時期,我們修築長城,用於防禦,免受侵擾。從一開始,我們採取防禦措施,就是因為出兵漠北的消費太大,朝廷負擔不起。

中原為何老被遊牧民族欺負?這三點最關鍵,除軍事、政治,還有人

最後,我們還得提到的一點就是統治者的因素。統治者作為最高統帥,他們對於戰爭的態度、或者他們的能力、素質,深深影響著軍隊的整體作戰實力。統帥素質高,國家就能開疆擴土;統帥素質低,國家就會顯得笨重,便無所適從了。

王朝的滅亡,各自有各自的原因,但是,歸根到底,卻離不開兩點:天時和人為。

【《蒙古秘史》、《中國通史·宋遼金元史》、《續資治通鑑長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