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第6集团军被包围于斯大林格勒之际,为何陆军总司令部在初期竟持乐观的态度?

是小小灵儿


乐观是因为被毛子叼到嘴的肉从未被吃过,国内还没有总动员,按各项损失数据看毛子要完了,数千里之外还有那么一片太平无事的感觉,兵力不足,胃口太大,习惯了八个坛子七个盖,等另一处完成作战任务,部队抽回来解围就是,很容易的,一直走着钢丝,但这次毛子在美国的输血支持下,回血太快,钢丝断了。


Springwind1


1942年11月25日,德军第6集团军陷入合围的第二天,德军陆军总司令部当天的作战日志中缺并没有表现出悲观的情绪,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元首对第6集团军的处境颇具信心”,至少在德军方面来看,强有力的措施正在迅速展开,包括2个装甲师和3个步兵师的增援部队正在向顿河前线开拔;岌岌可危的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也在德军总参军官和一些零散德军单位的支援下于奇尔河一线重建防线,这意味着德军拥有了一个不错的解围出发基地;唯一担心的就是对第6集团军的空运补给,预计需要运输机500架,而前线实际只有298架。



从上述的作战日志中可以看到,德军已经迅速展开了对第6集团军的救援行动,并为此新组建了一个集团军群司令部以加强指挥的统一,最具能力的陆军元帅曼施坦因被委任为这个集团军群的司令。此前曼施坦因在克里木半岛和列宁格勒前线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胜利,深得希特勒的信任,希特勒相信这位陆军元帅将再度为他带来一次胜利。第6集团军尚有一定的物资储备,在具备大规模的空运条件之前,具备坚持一段时间的能力。空军总司令戈林已经就空运问题做出了保证,与此同时曼施坦因元帅也建议第6集团军暂时不要服役突围,这些都使希特勒最终决心让第6集团军就地坚守,等待救援。


在德军看来,德军并没有被苏军打败,被打败的只不过是战斗力低下的罗马尼亚军队,当德军介入罗马尼亚军队的作战时,便很快稳住了他们混乱的局势。现在新锐德军单位正在赶来,而且不同于1941年,此时的德军已经拥有了冬季装备,具备冬季大规模作战的能力,德军有理由相信可以挽回那里的局势。在残酷的1941年冬季作战中,许多德军单位都遭受过苏军的包围,阵地更小,情况更加困难,但是绝大部分还是成功的脱困了,德军没有必要做出过激的反应,即便是被围的德军第6集团军的许多官兵都没有对被包围一事太过担忧。


当时的德军第6集团军已经开始做过冬准备了,大批的军马被转移到条件较好的后方地区,由于即将转入冬季防御作战,该集团军也没有储存太多的燃料,这直接导致第6集团军的机动能力遭到极大的削弱,加上第6集团军在抵抗苏军最初的大规模进攻中消耗了一部分物资,第6集团军的机动能力更加不足了。被包围前的11月16日,第6集团军94%的作战营和69%的炮兵连机动性超过50%,而到了12月15日,第6集团军只有42%的作战营和38%的炮兵连机动性超过50%,这意味着第6集团军的突围行动将是一场灾难性的溃退,大部分的装备和物资将不得不抛弃,步兵也只能依靠步行突围,保卢斯估计突围可以挽救半数人马,这意味着第6集团军将彻底丧失战斗力,无法继续作战。这个代价是希特勒难以接受的,如果德军想在第二年再度恢复攻势,无论如何也不能失去这个强大的集团军,必须要在解围部队的接应下整建制的把第6集团军撤回来,而不是执行一场仓促的突围作战。德军解围部队将撕开苏军的包围圈,为第6集团军提供必要的物资和燃料补充,使该集团军重获机动能力,一起冲突苏军的包围圈,重新加入到德军的主战线中!


战略论


起初第六集团军刚被围时,虽整体很被动,对各级人员打击也相当大,但从整个南翼全局来看,只要改变策略,及时由攻转向守,放弃力所不能及的高加索战场,立刻回援第六集团军和顿河相关区域(即B集团军群)整体局势还是在可控的范围内,利用A集团军群相当的力量后,击破包围圈救出第六集团军是不成问题的。

因为此时苏军虽包围了斯大林格勒地区的第六集团军,但由于战斗力不强无力在短期内迫使被围德军投降,同时计划攻向罗斯托夫的苏军前锋也被迟滞在齐尔河流域,其它方向也基本被德军各级临时组建的大小不一的一千多个战斗群所阻,暂时无力向纵深发展,以切断整个南翼的补给和增援,这就为德军救出了补救的时间和机会。

陆军总司令部正是基于以上情况才乐观的,但事实击破了他们的乐观情绪,希特勒根本就没有从高加索地区撤退的打算,并且还拼命要求德军全力攻向奥尔忠尼起则,把南翼最精锐的部队继续消耗在“没有希望”的高加索地区,一兵一卒没有及时回援。同时由于铁路运能的限制,根本无力从法国及时抽调足够强有力的部队增援顿河地区和计划中的救援第六集团军的解围攻势。

一个多月过去了,直到42年底,彻底无望时才不情愿地撤出高加索地区,期间第六集团军也没有能获得足够的补给来维持战斗力,顿河流域的薄弱环节也没有能获得应有的增强,慢慢地局势变得无法收拾了……(个人看法,参考)


探测卫星A


实战证明谁能够保障后勤补给谁就能掌控战场主动权!二战时期的斯大林格勒战场态势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后来抗美援朝战争的长津湖战役!

如果戈林是美远东空军司令就好了,如果我军具备苏军火力配置就好了,如果第九兵团配齐保暖装备就好了……

But,历史没有如果,事实就是事实!So,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一条波浪大河宽


麻痹大意了 ,情报工作没做好。


五哥现代人


因为德米扬斯克、霍尔姆的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