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於花木,花與人文之美融為一體


先秦萌芽期

漢朝起步期

隋唐興旺期

宋元清雅期

明清變遷期

民國沒落期

現代復甦期


今天是更新中國花道歷史的第二篇,漢朝起步期。這些文字都是本人從現有的典籍、書本中、古畫中、還有師父的傳承中尋找出來的,也會有很多的遺漏,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本身我也是學歷史的,故而對於整個中國傳統插花歷史來看,總結出這七個時期會更有助於分享傳播和學習。

寄情於花木,花與人文之美融為一體


認為花是極美的,這應該是世界大同的。中國古人對花的熱愛及執著,在古詩詞和古畫卷中可見一斑。在中國人看來,花是有靈之物

從先秦的萌芽期可以看到,古人愛花成風,在佛教傳入中國帶來的"佛前供花"之前,古人都是以用器皿盛花裝飾環境的習俗。

那麼以下的詩詞就可以看出,有用盤花裝飾環境接待賓客的記載:


《杏花詩》

北周·庾信

春色方盈野,枝枝綻翠英。

依稀暎村塢,爛漫開山城。

好摘待賓客,金盤襯紅瓊。


詩中的"金盤襯紅瓊

"就是最早有記載的"插花",這是還是廣義概念上的插花,是一種插花行為,而不是插花動作。一個"襯"字表明瞭當時雖有銅盤作花器,但花還是"躺"在盤裡,器皿和花其實已經有了深層次的關聯。可是詩中並沒有出現器皿中有插花的情景,也沒有技法說明,這裡充其量是把長得非常美好的花朵採摘下來,放入了金盤中擺放而已,並沒有插作技法。


由此可見,民間習俗可能只是簪花和擺花,將花采摘或剪切下來,便成了古代插花活動主要內容。無論是頭上簪花、相互贈花、屋樑掛花、盤中堆花都是將花剪切下來才能使用,所以移花入室的剪切行為,成了古代插花活動的起源與發端


寄情於花木,花與人文之美融為一體

東漢獻食陶俑,現存於國家博物館


出土文物是當時現實生活的反映,才為佛前供花的傳播提供了廣泛的社會基礎。


西漢時期,佛教傳入中國,這是一個歷史、人文的新一輪改革,從各方面而言都是重大的變動,花道的影響是極為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最重要的改變就是學會了將剪切下來的花進行保養和養護。


寄情於花木,花與人文之美融為一體

劉明華主編的《歷代插花》中東漢獻食陶俑簪花還原圖,還原得非常之精美。


說到這裡,我講一個題外話,很多對於插花和園林並不太深瞭解的人都會有一個疑問,亂剪花草是不是會影響環境,我去公園為什麼不可以亂剪亂折?

保護環境是人人有責,愛護花草樹木也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我們學習插花,是學習修養身心,提高品格的行為,如果亂剪亂折就有悖於學習花道的初衷。花材的剪切最好是經過學習了花藝知識和園藝知識,另外就是有些花草是一定要修剪的才能長得更好,古人也是這麼做的。

公園裡有專門的園藝師定期修剪,而我們胡亂的折花和剪裁,會破壞環境和破壞生態平衡。我們古人對於這個花材的剪切是有很深的道理的,所以我們如果需要插花的花材,就一定經過花店的購買和自家的小院子裡,再或者是學習好這方面的知識,去自然生態中,修剪部分需要的素材。


寄情於花木,花與人文之美融為一體



題外話說完了,我們再繼續說漢朝古人對插花做出的貢獻。

佛教的傳入為插花提供了儀式化、藝術化的契機,有關佛教禮儀記載的"四供養""十供養""六供具"等,供花皆排在第一位,可見用花供養於佛前已成為人們的共識。《道行經曇無竭品》記有:"其像端正姝好,如佛無有異,人見莫不稱歎,莫不持花、香、繒來供養者。"

這樣的佛前供花依然是延續著傳入時的散花供養,剪切下來的花也放不了太長的時間,於是,中國的僧人開始試著用水養護花材使其不萎。

《南史》卷四十四《晉安王子懋傳》中:"有獻蓮華供佛者,眾僧以銅罌盛水,漬其莖,欲華不萎。"

人們開始將本土的插花形式用於佛前供花,插花在佛教的推動和滋養下風氣日盛,從形式、到內容、義理上逐漸講究起來,最終成為了一門精緻的藝術


寄情於花木,花與人文之美融為一體

最早的插花作品


這是插花史上很大的進步,在佛前供花的影響下,原始的插花雛形逐漸以一定形式確立下來。

無論是民間插花、還是佛前供花,都是將花的自然美與人文之美融為一體,寄情於花木,希望保留這樣美好在自己身邊,故而萌生用器皿插花的意念。


寄情於花木,花與人文之美融為一體

作品《花藏妙香》·作者胡娉瑋


魏晉南北朝時期,花事活動除了簪花、掛花這些散花之外,還增加了皿花、籃花等,主要形式也用到了瓶插花,這也是對後面唐朝插花活動的興盛有著關鍵的影響。


花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寓意於物者,自得之。


寄情於花木,花與人文之美融為一體

我是胡娉瑋,一個花道師,中國花道·感花印心流派傳承人,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芸芸眾生之其中一人。



本文文字與圖片皆為原創,喜愛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感恩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