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家大公司的保险贵,小公司又感觉套路多,赔偿不及时,该怎么选?

爱听新鲜事


你好,我是化险为易,多年保险狗,专扒保险套路。大公司的保险贵,小公司又感觉套路多,赔偿不及时,怎么选?其实保险公司不分大小,保险业务员在传统的销售保险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套路存在,我们只要搞清楚保险合同中约定的哪些可以赔,哪些不可以赔,出险之后多久会赔,就可以放心购买了。毕竟保险能不能陪?多久可以陪?都是依照保险合同约定来执行的!


保险公司不分大小,他们销售的保险产品都是以保险合同为准的,相对于传统行来说,即使是小保险公司,它们的资金规模也是天量!顶多是品牌弱一些。


保险销售的套路绝大部分都是和卖保险的人有关

所谓大的保险公司一般在市场上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代理人也众多,网点也很多,但是就国内的保险销售市场来看,大公司的业务员在销售过程中,也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套路,比如说业务员承诺:什么都保啦,或者说是,夸大收益率了,隐瞒一些免赔条款了等等情况出现,合同是不是和业务员的说法一样,都是业务员的一张嘴,找一个靠谱的保险顾问是最重要的。

其实这些大小公司都会有,主要还是看你的保险业务员,是不是专业?人品是不是过关?


大品牌的价格为什么贵?

所谓大公司的产品之所以贵是因为保险的价格包含了保障成本以外,还有附加成本,这些附加成本就是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人工成本和广告成本,这些成本都是由客户来买单的,所以说价格没有什么优势。


小品牌的价格为什么便宜?

刚才我们也说了,保险公司无论大小,即使小品牌的保险公司的规模,相对于传统行业来说,都算是大公司了,毕竟我国对保险公司的审查是非常严格的。

那有些保险公司可能品牌知名度比较弱,所以说为了吸引客户,会做出各种的优惠活动。这是他们价格便宜的其中一个原因,

保险的价格包含两部分,一个是保障成本,这个无论保险公司大小,只要产品开卖,都要接受银保监会的审核和监督,保障成本基本大差不差;

另外一个决定保险价格的成本因素就是附加成本,包含了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人工成本,广告成本等,

品牌较小的保险公司因为互联网的原因,没有那么多的代理人,也没有投放大量的广告,所以成本很低,价格就很便宜。

保险的理赔和理赔时效都有合同约定

一款保险保什么,不保什么,出险之后多久可以赔,这些都是有合同约定的,会明确的写在保单上,这点不用担心,如果客户熟悉理赔流程,理赔资料提交的准确及时,现在的理赔效率都很高。


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去搞清楚保险条款,只要搞清楚保险条款知道哪些赔,哪些不赔,还有出险之后多久可以赔,搞清楚这些之后我们就可以安安心心的去买保险了。


我是化险为易,多年保险狗,关注我,和你一起走出保险套路!


化险为易


路人蚁:聊社保,侃商保,说财经,专业答疑,感谢关注

1 首先看你买的是什么保险,如果买的是储蓄理财型的保险,自然就贵,基础的保障性保险其实很便宜,保险是买保障不是存钱理财,但是市场上很多代理人为了自己的高佣金提成,都会选择销售寿险作为主险,基础保障成附加保险的混搭保险产品。其实大部分保费花在存钱寿险上,而不是基础保障上,而在保险的存钱和银行的存钱,存在本质不同,银行的存钱理财是真实的存钱理财,本金有保障,利息固定,中途退出损失利息,但不会影响本金,而保险的存钱理财就不同,中途退出损失惨重,也不存在保险公司给你支付利息,你这个是存钱的保险而不是一般的储蓄。

2我们买保险是花最少的钱撬动最大的保额,转移财务风险,发挥保险的财务杠杆作用,而不是在保险公司存钱理财。你需要保险公司承担不确定大额损失的风险。大保险公司贵,贵的不是产品,而是各种广告宣传和经营成本的叠加,而我们的理赔是有保险法约定的理赔时间的,保险公司也好,保监会也好,都是看合同条款约定来进行理赔,而不是看哪家公司大,哪家公司宣传好,保险本质上就是一份合同。理赔的时间保险法都是有规定的,而且各大保险公司的理赔时间差别不大。遇到扯皮的,直接举报保监会,马上就给你赔,保监会是偏向消费者的,关键在于你的合同是否符合赔偿。合同才觉得你的理赔,保险产品大同小异,差价也是很大,选择合适的,而不是选择贵的。


路人蚁


首先要明确买保险其实是买保障哦,保障足够才能发挥保险的意义

以重疾险为例,同样的保费,在所谓“大”公司只能买到20万保额,在所谓“小”保险公司却能买到50万保额,同样的付出,这30万的差额在我们生重疾的时候有可能就决定着我们的生命是否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

同样的疾病需要50万的治疗费,“大”公司按照合同约定赔付20万,你需要自己去凑剩余的30万,几十万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凑到的,也许等凑到的时候已经过了最好的治疗期。“小”公司也按照合同约定赔付50万,你就不用凑钱,直接拿着钱就可以去治疗了。

你可能觉得“小”公司额度高,但是他套路多,赔付不及时呀!

1、套路多怎么办

关于套路,疾病赔付定义都在合同里写的明明白白,条款也是经银保监会审核通过的,全部都是合理合法的条款。

中国的保险监管机制还是挺严格的,只要符合赔付标准就肯定会赔。

我们觉得套路多,可能是在购买时,保险代理人夸大其词,造成我们理解上有偏差,理赔时发现合同跟代理人说的不一样,觉得自己被套路了。

所以,在购买时一定要选择专业的代理人,了解清楚合同条款,不能盲目信任保险代理人的说辞,他说什么都没用,不写进合同的保障都是耍流氓,这样可以避免自己被套路。

2、赔付不及时怎么办

关于赔付不及时,只要疾病达到赔付标准,任何保险公司都要按照规定在约定时限内进行赔付,目前国内保险理赔时效都是挺快的,反而所谓的“大”公司由于体制复杂,层层审核下来可能还耽误了不少时间。

可以看下2019年各公司理赔数据:

保险法中,保险公司的理赔速度需要遵守以下要求:

保险人应当将核定结果通知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属于保险责任的,在与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达成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协议后十日内,履行赔偿或 者给付保险金义务。 对不属于保险责任的,应当自作出核定之日起三日内向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发出拒绝赔偿或者拒绝给付保险金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从数据中看到,平均理赔时效最快的是长生人寿0.4天,即使是最长的也只是昆仑健康2.9天,均远超过规定。

如果是小额理赔,速度会更快。

在发生理赔时,我们积极配合保险公司的工作,及时提交资料,就能更快得获得赔款。

3、保险公司分大小吗

保险公司分不分大小,我们就要需要了解一下保险公司的成立条件了:

保险公司的设立条件,一般包括对主要股东的要求、对公司资本金的要求、对管理人员的要求、对硬件设施的要求等。如我国《保险法》第68条规定:“设立保险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主要股东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信誉良好,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二亿元;
(二)有符合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章程;
(三)有符合本法规定的注册资本;
(四)有具备任职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五)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六)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和与经营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七)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注册资本不低于2亿元,主要股东具有持续盈利能力,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这样的资金量、这样的股东实力,任何一家保险公司都不是小公司了。成立条件比商业银行都高。

其实所谓保险公司大还是小,只不过是我们常听到的就觉得他大,没听过的就觉得是小公司,归根到底是名气的大小。

名气的积累是靠什么?是不是随处可见的广告,遍地的分支机构,总在你眼前晃来晃去的保险代理人的宣传呀?

那这天价的广告费,分支机构的营运资金,代理人的薪资从哪儿来?

有句话叫羊毛出在羊身上,保险公司不是慈善机构,它需要盈利,要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营,要打广告,要招人,这些成本都会算在保费里,那么自然而然我们的保费价格就上去了,贵自然是有贵的道理。

保险公司在赔付的时候都是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赔付的,无论多“大”的公司都不会因为你穷就会多赔付你一些,想得美,无论多“小”的公司都会按合同赔付。

所以,买保险,我们最应该关心的是我们的钱能买到多高的保额,握在手里的合同才是你最大的保障,其次再去考虑合同之外的附加福利。


乔兰伊雪


大公司的保险贵

1. 贵多少?是可以计算出来的。有两种方法,一是看保险产品公布的费率,二是看保障差不多的情况下,哪个保费高,高多少。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比较几个产品的保障责任,条款是否有限制条件,保费的杠杆率(保额÷保费),心里差不多就有数了。

市面上两款保障差不多的产品,价格差30-50%在银保监会的合理范围内。

会不会有的保险产品,保障责任少,价格还贵?会,如果有品牌溢价,就可能存在这种情况。一分价钱一分货,要看怎么比。对现阶段的保险产品来说,不一定成立。

但如果一款保险产品很便宜,主打便宜,建议要更加小心,找出来它为什么便宜?只卖给年轻的非常健康人群吗?还是理赔有限制条件?

2. 大保险公司的产品不一定贵

保费有两部分构成,风险保费和附加保费,风险保费是纯保费,由出险的概率决定。附加保费涵盖保险公司的广告推广,经营成本等。

因此销售渠道和保险公司现阶段的经营策略决定了它对附加保费的定价。

大的保险公司放在经销商代理渠道的保险产品,要参与其他保险供应商的竞争,在保障责任和性比价方面要经受考验,产品定价时保险公司会考虑这个点,大公司也生产不太“贵”的保险产品。

中介渠道是哪些?比如保险经纪公司,互联网保险平台,银行,它们有经销保险的牌照,没有“生产”保险的牌照。

保险公司自己的销售渠道是哪些?比如代理机构和保险代理人。

3. 套路多不多?理赔是否及时?

由保险合同中的条款决定,跟保险公司的大小关系不太大。

理赔时效的问题不大。

保险公司收到理赔申请后,及时做出核定。情形复杂的,30日内做出核定,核定后,10日内给付理赔金。如果不属于保险责任的,3日内发出拒绝赔偿的通知。

这是“标准条款”,银保监会规定好的,各家都这么写。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套路”,破解套路的唯一功夫是“看条款”,有没有套路,怎么套路,都在条款里。

不区分大小保险公司,有的产品的确是有套路的。

4. 假设出现一种极端情况,保险公司破产或者重组了,人身保险的保单怎么办?

由银保监会收回牌照,接管这家保险公司,换股东,注资,拆分,重组,或者其他。

这波儿操作跟保险公司的大小关系不大。十几年前,平安也并不大,现在大部分人都知道平安,因为它坚持做广告。

说回保单怎么办?由银保监会指定的保险公司接管。接管后,仍然按照保险合同的条款履行责任。

保险公司的实缴注册资金是2亿以上,只要拿到牌照的,都不小,但名气的确有的大,有的小。一般人很难说出5家保险公司的名字,其实

我国的人身保险公司有90多家。

如果要考察保险公司的服务差异,建议在比较合同条款后,比较保单的增值服务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保险公司。

我们对保险公司的印象,一般来自广告,保险代理人和保险公司的客服代表。他们给了客户真实体验,但也有局限性。

5. 保险公司给客户的最大诚意是什么?

我认为是开发套路少,保障责任强,费率合理的产品,条款描述明晰,能够真正起到保障作用。

保险的保障功能,养老功能,财富传承及其他的金融属性。这些都要看与保险公司签订的保险合同的条款。

持续输出保险相关的干货~

谢谢您。



和济说保险


不说“可能错了”,你的感觉就是错了。

何为“大”,何为“小”?

先去了解一下我国《保险法》、保险保障基金、再保险制度以及第二代偿付体系(SARMRA),最后就是全球最严苛行政监管机构“银保监”。

我国对于保险公司申请批复的最低时间注册资本最低不得低于2亿人民币,且目前实际最低实缴资本基本都在10亿及以上,去了解一下你会发现,整个2018年,银保监甚至没有批准任何一家保险公司的牌照申请。所有保险公司背后实际控股股东皆为各个行业的巨头企业,无小公司。

保险公司由于成立阶段的不一,以及股东的运营偏好,并不是所有保险公司都沿袭传统代理人的畸形发展制度,通过提升产品性价比和开发优质保险资源来提升市场竞争力只是一种经营策略,我国银保监直属保险消费者维权热线12378几乎随时待命,处理保险类纠纷及维权投诉处理时效也是极快。

《保险法》明确定义了经营有人寿保险及长期人身险的险企未经许可不允许单方面申请破产或解散,即便因经营问题需重组股东,那么也是由银保监指定保司接管或注入保险保障基金,你所熟悉的“新华人寿”的过往,可以去了解一下,如今它过得挺小资,当年可不是,去了解下去谁“解救”了它。

至于大公司为何大?是一口吃成胖子的吗?显然不是。你所认为的小公司,真的只是你认为。

工银安盛、招商信诺、瑞泰人寿、国富人寿、长生人寿等等等等,不是国资背景、就是巨头财团控股,所以,“听说过”的就是大公司,“没听过”的就是小公司?



保家卫国丨


其实,这个问题比较多的普通消费者会纠结。这跟行业引导、从业人员层次不齐以及过于产品化思维方式都有很大关系。 往往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解决什么问题。

把您的问题反过来想一遍,赔付很重要吧,其次不要那些所谓的套路吧?最后要掂量下保费支出吧。

那自然我们首先尽可能要规避前两个决策因子,那就剩下“保费贵”了,保费对应的是保障责任的组合,组合有多种,当然就有相对不那么贵的功能组合可以选择,所以这个也就不是问题了。

真正的问题是,你该如何规划“你”的保险,不是别人买什么你也买什么,

依然要说,保险规划离不开生活规划,财务规划甚至职业规划,收入支出资产负债要先捋清楚,已经有什么样的基础保障,在此基础上查缺补漏,全面、足额,长期稳定服务以及保费支出合理。

可约进一步交流


顾问保罗


我车险一直是买的平安的,没有觉得很贵。保险也只是买点需要的。


谷哥160081073


我们都知道买保险的意义是什么, 靠谱和保障,虽然说大公司保险贵,但是比较靠谱,而且不会出现公司破产情况,小公司可能随时面临倒闭,而且就像你说的赔偿不及时,这样会花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去解决事情,所以个人觉得既然是保险,就是保平安,保保障的,所以大公司是首选


AGV机器人


这个看你怎样远了,个人感觉还是大公司好,出险了没那么事,不是有句话吗,便宜的东西除了便宜之外,其他都不咋样,贵有贵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