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职工的“舍”与“守”

17年精神科医师的职业生涯,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目睹了患者的不易,体会了医生的不易,也理解了护士的不易”,这是腼腆的梁锋医生在回答众多问题时,回复字数最多的一句话。其实他始终对于接受采访一事是拒绝的,每回答一个问题他总要说:“我很平凡,只是尽本份做事,真的没必要写我。”

他就是这么一位质朴、憨厚、腼腆,说话时始终面带淡淡的微笑,语调平和、轻缓的精神科医生。一度令笔者怀疑是不是在苏州大学读了五年临床医学,受了大量吴侬软语的熏陶,才让他自带一种江南男子温文儒雅的气质,很难让人联想到他是一名精神科医生。当谈及其个性与职业之间是否存在反差感,他却不以为意:“我们的患者并不可怕,不存在所谓的反差”。

从苏州大学毕业便一头扎进了江西省精神病院精神科临床,一干就是17年。从临床实习医生到主治医师再到取得副主任医师资格,从普通住院医生成长为精神科病区的业务与管理骨干,梁锋一路走来默默守护着自己经治的每一位患者,全身心地投入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医院、奉献给了他的患者。

繁忙的病区内,穿梭的是他查房、开医嘱、写病历、讨论病情的身影;寂静深夜里,有他披星戴月赶来处理科里突发事件的身影;寒风烈日下的田间巷陌,有他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送医送药的身影;新冠肺炎防控阻击战中,更有他主动请缨执守留观病区的身影。

梁锋的爱人吴范宁也是一名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了十六年的老护士,“双职工”就意味着遇见医院的重大工作,经常要“舍小家,顾大家”,上阵“夫妻档”。今年春节前夕,他们双双被选调进入医院刚刚组建的急症病区。而他们双方的父母均不在南昌生活,为避免老人担心,他们一直未告诉老人有关他俩在急症病区工作的事情,而孩子又适逢中考前的冲刺关键期。所以接到医院调派安排后,特别是医院实行封闭式管理后,吴范宁常常需要在工作后完成家务、辅助孩子学习,由于倒班原因,有时还需提前准备好孩子第二天的伙食。梁锋医生说留观病区刚组建时人手有限,工作几乎都是连轴转,医生基本都是封闭留守在医院,工作压力还是挺大的,平常会听听音乐来舒缓一下压力。虽然在同一家医院工作,他与爱人也经常36到48小时不能见面,医院实行封闭式管理后更是长时间不能见面。梁锋说他们平时一般就是语音或视频联系,通话时说的最多也就是聊聊家常,最多会叮嘱一声“戴好口罩,做好防护”,两人并没有过多的情绪与言语的表达。“医院里像我们这样的夫妻档还有很多”,据梁锋医生介绍,像他们这样同时奋战在防控一线的“医护”夫妻档、“医医”夫妻档,医院至少十对以上,他们的工作与生活日常其实就是江西省精神卫生中心诸多双职工的一个缩影。

“感觉对女儿、父母亏欠挺多,陪伴的时间太少了。”梁锋言语间尽显对家人的愧疚。像梁锋两夫妻这样用“舍”和“守”撑起患者健康的人,在这家医院、在这个时代,还有很多。他们生而平凡,却于点滴平凡小事中凸显他们的真实与质朴,他们也将自己人生最美丽的青春和汗水默默地融入精神医学这块热土。(过江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