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角度分析一下夏尔巴人在攀登珠峰方面有哪些优势?

地理那些事


你不得不承认有些人就是特别适合从事某一项运动。比如百米飞人大战,还有中长跑比赛,大部分都是非洲黑人运动员;泳池里基本上是欧美白人的天下;一些技巧性比较高的比赛大部分都是黄种人主导的。偶尔有一些不一样的肤色出现在一些传统比赛项目上的确很吸引目光。比如,夏尔巴人就特别适合攀登高海拔长距离的雪山。

夏尔巴人,藏语的意思是“来自东方的人”,主要生活在喜马拉雅山脉两边,一共约4万人,其中1200人在中国境内,其余大部分都在尼泊尔境内。

本来这个民族几乎是与世隔绝的,如果不是20世纪中后期人们开启了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潮流,恐怕至今都不会被发现。几乎每次登顶珠峰的活动都少不了夏尔巴人的引导和支持,可以这么说,是珠穆朗玛峰让世人知道了这么个善于攀登雪峰的民族。

夏尔巴人主要生活在海拔4700多米的索鲁昆布地区,由于世代居于此地。夏尔巴人无论是身体条件还是生活习惯上都已经适应了这样严酷的环境。低温,低氧,紫外线照射强度高,这些在我们平原人民看来是艰苦的训练环境,在夏尔巴人看来早已是家常便饭。

这样的环境也造就了夏尔巴人独特的身体条件:他们肺活量大得惊人,曾经有夏尔巴人不借助任何氧气设备成功登顶珠峰。同时血压较常人来说更低,这两项独特的身体素质就早就了夏尔巴人大脑供氧充足,肌肉发达,四肢协调有力。

由于常年在雪山之间穿梭,夏尔巴人个个都是翻山越岭的好手,高山低谷在他们看来如履平地。

正因为如此,每次有登山团队来,必须要请夏尔巴人来做支援,否则很多专业的登山运动员根本就不敢开始攀登。

登山运动员们登山的路径是夏尔巴人提前探测好的,甚至,前进路线上的缆绳也是夏尔巴人事先架设好的。不仅如此,艰苦的作风也早就了夏尔巴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也被誉为是“喜马拉雅山上的挑夫”。

其实很久以前我就在想,为什么我国不去高原建立中长跑训练基地,或者直接在青藏高原生活的人里选出优秀的长跑运动员呢?从而让他们充分发挥种族基因优势呢?


科学认识论


珠穆朗玛峰是试图挑战极限的冒险家们的终极考验,但在攀登这座丰碑时,有一群人出类拔萃——夏尔巴人。夏尔巴人属于藏族后裔,世代居住在尼泊尔喜马拉雅山的高海拔地区民族。他们长期担任向导和搬运工,在当地的专业知识对试图从该地区攀登珠峰的人来说是无价的。

上图为珠峰第一人埃德蒙·希拉里(右)和他的夏尔巴人向导丹增·诺尔盖(左)。

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旅途中幸存下来,归根结底要克服一个关键问题,高海拔低氧状态。大气压力的下降降低了吸氧气的分压,从而降低了肺部气体交换的驱动压力。即使是最有经验的登山者,在攀登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时,也需要额外的氧气。但是,来自尼泊尔山区的夏尔巴人是个例外。

科学家经过多项科学研究显示居住在喜马拉雅山脉高海拔地区的的夏尔巴人已经进化出了能够在低氧和低大气压下生存和发挥作用的生物学机制,保证组织供氧的适应性。

  • 夏尔巴人能更有效地利用氧气。人类细胞中呼吸产生能量的线粒体存在差异。夏尔巴人的线粒体在使用氧气方面效率更高。用更少的氧气获得更多的能量ATP。

  • 监测舌下和身体其他部位的微血管循环显示毛细血管内血液流动在非夏尔巴人中减慢,但在夏尔巴人中保持正常。夏尔巴人在高海拔地区血液流动的速度越快,能更快地向组织输送更多的氧气。
  • 夏尔巴人红细胞更少,但一氧化氮含量更高。夏尔巴人的身体不会在低氧环境下产生过剩的红细胞。然而,他们的身体确实会排出更多的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是一种舒张血管促进血液流动的化学物质,这让夏尔巴人保持警觉和精力充沛。

  • 稳定的磷酸肌酸水平。磷酸肌酸是一种能量储备,当ATP耗尽时,它可以作为一种暂时能源,帮助肌肉收缩。在普通人经过两个月的高海拔生活,磷酸肌酸水平会下降,但在夏尔巴人,磷酸肌酸水平较为稳定。

  • 自由基含量低。当身体缺氧时,代谢会产生有害的自由基,破坏细胞和组织。对于低海拔生活的人来说,一到高海拔地区自由基水平迅速上升,而夏尔巴人的水平仍然保持很低。与低海拔的人相比,夏尔巴人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A (PPARA)基因为相对优势的等位基因。

夏尔巴人在高海拔地区生活了数千年,所以他们的身体适应了高海拔地区,这些生物学适应性变化让夏尔巴人在使用氧气和高海拔耐力方面变得更加高效和优秀。实际上统计分析显示在攀登珠峰过程中死亡的夏尔巴人大多死于客观风险,而别的攀登者的死因大多数由于高原反应和过度疲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