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經 . 西山經(8 -- 竹山)

又西五十二里曰竹山

其上多喬木其陰多鐵(【註釋】① 喬木:喬木是指樹身高大的樹木,由根部發生獨立的主幹,樹幹和樹冠有明顯區分。有一個直立主幹,且通常高達六米至數十米的木本植物稱為喬木。【翻譯】再往西五十二里,是座竹山,山上到處是高大的樹木,山北盛產鐵)。有草焉其名曰黃雚[guàn],其狀如樗[chū],其葉如麻白華而赤實其狀如赭[ zhě ],浴之已疥[ jiè ],又可以已胕[fú](【註釋】① 樗:即“臭椿[ chūn ]”。 落葉喬木,高可達20餘米,樹皮平滑而有直紋。②麻: 麻葉。③ 赭:紅褐色 :~石(礦物,土狀赤鐵礦,可做顏料)。~衣(古代罪人穿的赤褐色的衣服,借指罪人)。④疥:一種傳染性皮膚病,非常剌癢,是疥蟲寄生而引起的。通常稱“疥瘡”,亦稱“疥癬”。 ⑤胕:浮腫,“寒熱~腫”。【翻譯】(山中)有(一種)草,它的名字叫做黃雚,它的形狀像樗樹,它的葉子像麻葉,開白色花結紅色果,果實外表的顏色像赭色,用它洗浴可治癒疥瘡,又可以治療浮腫病)。
竹水出焉北流注於渭其陽多竹箭多蒼玉(【註釋】①竹箭:(1).即筱[xiǎo]。細竹。(2).竹製的利箭。② 蒼玉:⒈青綠色玉石。⒉借指蒼色河流。《載敬堂集·江南靖士詩稿·早春遊園》:"雜樹鳴禽歡紫旭,前河漲水移蒼玉。居家三日未觀園,不覺池塘春草綠。"【翻譯】竹水(從這座山)發源,向北流入渭水,竹水的北岸生長很多細竹,還有許多青色的玉石。)。丹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洛水其中多水玉多人魚(【註釋】①水玉:水晶,中國最古老的稱法叫水玉,意謂似水之玉,又說是"千年之冰所化"。唐代詩人溫庭筠[yún]《題李處士幽居》寫道:"水玉簪[ zān ]頭白角巾,瑤琴寂歷拂輕塵"。司馬相如《上林賦》曰:"水玉磊河"。水晶得名水玉,古人是看重"其瑩如水,其堅如玉"的質地。【翻譯】丹水(也發源於)竹山,向東南流入洛水,水中出產許多水晶石,又有很多人魚)。有獸下
其狀如豚[ tún ]而白毛大如筓[jī]而黑端名曰豪彘[zhì](【註釋】①豚: 小豬,亦泛指豬 :~肩。~蹄。~兒(謙稱自己的兒子)。② 筓: 《說文》簪[ zān ]也。《禮·內則》十有五年而筓。《儀禮·士昏禮》女子許嫁,筓而醴[lǐ]之,稱字。《釋名》筓,系也。所以系冠使不墜也。《儀禮疏》凡筓有二種,一是安發之筓,男子、婦人俱有。一是為冠筓,皮弁[biàn]爵弁筓,惟男子有而婦人無也。【翻譯】(山中)有(一種)野獸,它的樣子像小豬,長著白色的毛,毛的粗細如簪子,(毛的)尖端呈黑色,它的名字叫做豪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