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纠正孩子并改掉其逆反心理?

德州水上泉城


1.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尽可能的感受孩子体会到的情感,这样他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

2.可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告知孩子,这在某些方面是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的,让孩子觉得父母是像和朋友一样和自己相处。

3.面对叛逆期的小朋友,首先家长是不能采用极端的方式去处理和应对的,责骂和打人的行为是不能出现的,不然会给孩子留下更深刻的阴影。

4.可以适当转移小朋友的注意力,带着他们去和其他小朋友玩一玩,或者是出去散散心、旅旅游都是可以的。


我们约定青春


我家女儿一岁半了,一岁三个月到两岁也是一个可爱又难缠的阶段,宝宝不再如1岁前那般乖巧,有了自己的小脾气。得不到满足时会大声尖叫,你不让她干什么,她偏要做。我知道这是因为孩子有了自我意识。所以,面对女儿的变化,我的心里并不慌乱。我只是一直在思考着,怎样做对女儿的成长更有益。

曾读过《父母必读》杂志的一篇文章,深受启发。孩子得不到满足尖叫时,她发现自己可以表达自己的意愿,从而感受的自我的力量,她会很享受自己说话所产生的影响,比如让妈妈生气。“对着干”的现象是孩子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如果父母生气地教训孩子,反而会更加深孩子对这件事的印象,从而学会如何掌控父母的情绪,情绪是互相影响的,尽可能地和孩子愉快相处,少用一些否定词,少展现一些消极的情绪,孩子也会比较愉悦,反而更能听从父母的建议。

其实“逆反”并不可怕,相反有着特别的意义,说明宝宝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她想主宰自己的欲望,从这个意义上讲,“逆反”是宝贝走向独立的征兆,是宝贝成长的第一步。既然这是宝贝成长过程中必然的发展阶段,我们不妨坦然接受,不要轻易生气,从容面对。

面对宝宝的“逆反”“坏脾气”“对着干”,我的办法是这个样的:

1. 只要不危害环境,不影响他人,不伤害自己,尽量去顺应孩子的需求,给宝贝自主的权利。

比如,孩子翻抽屉时,我会陪她一起翻;孩子玩水时,我会陪孩子一起享受玩水的乐趣;孩子想帮大人扫地、拖地、刷马桶时,我都会满足孩子,还单独给她买了一个较长的马桶刷。这些看似会给大人带来麻烦的行为,正是宝宝在每一个阶段的兴趣点,也就是敏感期,家长给孩子提供条件,让孩子自由的成长。这样做,就避免了宝宝的“逆反”“坏脾气”和“对着干”,既有利于宝宝的行为、认知发展,也使得大人和孩子的相处更轻松。一句话说的好“ 现在你去适应宝贝,满足她,将来她才能顺利地适应你,满足你。

2.适时地转移注意力。拿一个新鲜有趣的东西吸引他或者是转移环境。

3. 用简单直接的语言和孩子沟通,言传身教,引导孩子应该怎样做。

当孩子的行为危害环境,影响他人,或者会伤害的自己的时候,家长就需要干预了。比如,在街上乱扔垃圾、伤害小动物;休息时间,挪动桌椅吵到楼下;玩药膏、接线板等危险行为。这些时候,可以用到2、3点的办法。比如孩子乱扔垃圾,攀花折枝,只要家长正确引导教育,以身作则就很容易改正孩子的坏习惯;孩子没有深浅,伤害到了小动物,家长可以告诉他“我们要爱惜小动物,轻轻地摸”,孩子就会学着大人的样子轻轻地摸摸;如果孩子想玩危险物品,首先应该严肃地告诉孩子绝对不可以,如果孩子因为得不到满足而叫喊、哭泣,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或者转移环境,等孩子停止叫喊、哭闹后再平静而坚决地告诉孩子不可以,用孩子理解的语言讲明道理。其实孩子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执拗,相反,他们的适应力很强,容易去遵守生活中的一些规律和规则。

4. 让宝贝有理解、选择的余地。

比如,不想让孩子看学习机了,不要马上关掉,可以告诉她“看时间长了眼睛会痛,再过一会妈妈就关掉啦”让孩子有心理准备的时间,其实孩子很在意父母的情绪,凡事要平静对待,给孩子商量和选择的余地。

5.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尊重和理解孩子,不能少了爱的流动。

这一点我最近深有体会,一岁半的女儿需要大人的足够理解和尊重,即便是你不能满足她,但是你要理解她,给予共情,孩子大哭,往往是觉得大人没有尊重她,她的年纪还不会用语言表达,所以只能用哭来抗议。举个例子,有一天,她在爬毯上尿了一泡尿,我让她拿布来擦,孩子自己去卫生间拿了擦尿布,自己蹲下擦,我觉得她擦不干净,拿过来重新擦,女儿马上哇地哭了,很委屈的样子,她可能觉得我没有尊重她的劳动成功,干涉了她的行为,实际上,她想独立完成这件事。既然已经发生了,我只能给予孩子共情,我说“你不想让妈妈帮忙是不是”,她委屈哭着说“嗯”,我说“那下次妈妈不再帮忙了好不好,妈妈爱你,过来,让妈妈抱抱”,我伸开双臂,女儿靠近了我,我抱住她,孩子不哭了,微笑了。

这也是最常见的逆反表现,孩子不明着对抗,这证明孩子还是有忌讳的,这时候家长可以进行最有效的谈心开导孩子,让孩子从新端正认识,给孩子讲清道理,明白事理。同时注意灌输正确的行为和道德。有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噢特慢的妈妈


孩子的成长是遵循规律的,2周岁左右是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比起青春期的叛逆第一次的叛逆期更为重要,家长首先理解是每个孩子都要经历的必须经历的成长过程,孩子会和家长唱反调,越是强制性的管束叛逆心理越大,家长要把控好自己的情绪,耐心的疏导,陪伴孩子。不要限制的过多在安全的环境中尽可能的让孩子自己探索满足孩子,等再大一点认知能力提升了,家长多倾听孩子的内心,尊重孩子,亲子关系提升了,也会得到缓解。


彩红育儿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不是凶出来的

在最近播出的《老师,请回答》节目中,七岁的小男孩哭诉:

妈妈经常叫我“二百五”。[大哭]

小男孩成绩不好,经常在写作业的时候被妈妈凶。

写作业的时间太长,妈妈就经常训斥他,脾气上来了之后,还会说一些令他很伤心的话。

小男孩告诉工作人员:“我会很努力,希望妈妈多给我机会,不要再骂我了!”

小男孩一边说,一边哭,仿佛把压抑了很久的情绪都释放了出来。

看得出,小男孩是真的伤心了 。

他的妈妈这样说:“我只是有时候没有控制住,没想到让孩子这么伤心。”

是啊!很多父母都没有想到,自己正在一点一点地伤害孩子。

我们随口说出的话,随意爆发的脾气,却给孩子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

卢梭说:

世界上最无用的三种教育方式是:发脾气,讲道理,刻意感动。

深以为然。

父母对孩子越凶,越会让孩子感觉到害怕,这是最无用的一种教育方式。

一、多少父母在以“爱”之名伤害孩子

“一言不合就开吼,骂完就后悔”这是很多父母的常态,也成了很多家庭教育的恶性循环。

有的父母觉得,孩子不听话,吼两声就可以了,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却存在很多弊端。

密歇根大学的一位博士研究发现:

情绪受损和身体疼痛在人体大脑反应极为相似。

如果一个人伤心到“心碎”,那么他的神经系统可能真的感受到“心碎”级别的疼痛。

每一次,父母肆无忌惮地吼孩子,都会让孩子内心感受到恐惧和害怕,这种感觉会伴随着孩子成长。

二、好孩子是教出来的,不是凶出来的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的提问:你见过哪些父母惊艳到你的教育方式?

下方五千多条的回答,每一个人都在讲自己的故事。

网友@皮耶霍 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父母从十岁以后,就没有打骂过他,因为要保护他的自尊心。

取而代之的是他每一次犯了错误,就要写检讨。

十岁的他,被父母要求写800字的检讨,写不完不能出去,写的不好还必须要重写。

不仅如此,每次写完之后,爸爸都要给他改错别字,还会和他讨论检讨书中的错误。

那时候的他为了不重写,每一次都会总结经验,以便下一次写的时候更好脱身。

没想到,父母这样的教育方式竟然将他培养成了一个文学奇才。

随着父母的检讨书字数不断增加,他的写作水平也不断提升。

到了大学,已经获得了人生中的不少文学大奖,也成了学校的风云人物。

真正高情商的父母,一定是在孩子的错误中寻找到真正教育孩子的一种方式。

只要是孩子,都会犯错。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犯错凶他一顿就好了。

但其实,那些被父母吼骂的孩子,除了会对父母产生恐惧以外,并没有任何改变。

还会因为父母的过度谴责,感受到亲情的淡漠。

孩子的教育,拼的是父母的格局。

格局小的父母,才会用凶狠吼骂的方式教育孩子。

真正高智商的父母都懂得好孩子是教出来的,不是凶出来的。

三、真正爱的教育,需要克制

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凶孩子”而在于“教孩子”。

吼叫是一种放肆,但爱的教育需要克制。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一定懂得这样“教”孩子。

1、放低声音

一位大学教授曾指出:“责备孩子的声音越小,孩子听得就越认真,教育效果也就越好。”

有时候,我们扯开嗓子大声凶孩子,还不如在教育孩子面前,将声音放低,冷静下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位叫芭芭拉的妈妈,她实在不知道,该怎样放低声音,不吼不叫地教育孩子,于是她去咨询了育儿师。

育儿师给了她一个建议:

“让她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不要着急吼孩子。”

先把吼孩子的话做一个加工,用平和的语气说出来:“不,停下来,不要这样做。”

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训练,孩子从原来的不愿意理她,变成瞪大眼睛和她说话;从前对她大吼大叫,变得与她低声开始交流。

父母放低声音,孩子才不会出现逆反心理,与此同时,孩子就能明白自己所犯的错误,获得一次又一次成长的机会。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放低声音,走进孩子心里去。”

2、多看看孩子的优点

曾有一项关于“父母如何对待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的调查,发现美国家长对孩子的评价都比较好,而中国父母往往看到的是孩子不好的方面,父母常常喜欢放大孩子的不足。

如果我们能换一个角度,忽略孩子的不足,而多看看孩子的优点,我们会发现孩子便会朝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

一位育儿专家讲过一个故事:

儿子三岁时,尝试自己扣衣服,结果衣服歪歪扭扭,但他期待妈妈的表扬。

这时候,她没有批评孩子,而是这样说“宝宝真棒,最后一颗扣子特别好,我们试着往上扣,看会发生什么。”

最后,在妈妈的帮助下,孩子把所的扣子都扣好了 还学会了穿衣服。

我们不要总是抓着孩子的错误,而要多看看孩子做的好的地方,给孩子一点鼓励,给他发现孩子真的会越来越优秀。

3、就事论事,让孩子为行为后果负责

很多父母吼孩子,是为了让他长记性。

但是拉高分贝的教育,是最无用的,因为没有说到点上。

《小孩不笨》里有一段话:

“大人常常以为和我们说很多话就是沟通了,其实他们是在自己讲,自己爽了。”

其实,在孩子犯错之后,我们不要翻旧账。

而是将孩子所犯的错误,拎清告诉孩子事情的严重性,并让孩子承担相应的后果,这些比任何吼叫的方式效果好很多。

以前,我也经常吼孩子,那时候孩子根本不会听。

后来,不再对他大吼大叫。

每次回家,看见儿子把玩具扔得满屋子都是,我会很有耐心地告诉儿子:

“玩具是用来玩的,不能乱扔,每次玩了以后要放回玩具筐。”

每一次我让他把玩具都归位,他都能听话照做。

时间长了,孩子也养成了爱收拾的好习惯。

告诉孩子,你犯了错误,要自己承担责任;而不是一边吼,一边帮孩子解决问题。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一定不会是情绪的产物,他们会懂得教育孩子的真正意义在于,轻轻地和孩子好好说。

有一句话这样说:“如春风解冻,如和气消冰,才是家庭的典范。”

与孩子说话,便要这样让孩子感受如沐春风,化解大地的冻土;

像这春日里的阳光,给孩子最温暖的爱,让彼此之间拥有心灵的交印。

一句怒吼,可能让彼此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远;

但一声鼓励,就能打开孩子成功的大门。





零基础教育


如何纠正孩子的逆反心理

--------------------------------------------------------------------------------

首先我自己有两个孩子,这也是我非常关注的问题!

当孩子长到一定阶段,就会有一些逆反心理学表现叫他向东偏要向西,叫他不干他非要干。孩子叛逆行为的形成,非一进一夕,其形成的可能原因有:家长与孩子相处的相互作用。家长必须注意自己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在很多时候,孩子不一定是叛逆的,可能孩子说了一句话,母亲觉得不满意,就大声骂他,孩子受到刺激,也就大声对抗,或以沉默抗议,或以反叛行为抗议。久之,就会逐渐形成与父母之间一种相处的相互作用;孩子心理不满,但不说出来,便以行为来表示自己的不满;对孩子的错误,有些父母以为孩子还小,不懂事,而不加以纠正,使孩子养成习惯;父母常以专制的方法管教孩子,以命令的语气说话,要孩子顺从一切。个性较温和的孩子会顺服父母的权威。而个性较刚强的孩子,则会反弹。结果便形成叛逆行为了;亲子关系界限模糊;父母感情不和,时常争执,孩子讨厌,在觉得无助时,便以逃避,或以叛逆的行为来表现自己的不满;孩子的反抗受到其朋友的称赞;有时叛逆行为,是和年龄有关的,是孩子成长阶段的必经过程,到了某个阶段这种叛逆行为将自动消失,等等。

  父母若发现孩子有逆反心态,可采用以下方法来化解:

第一,观察沟通。就是观察孩子与自己的沟通方式。在很多时候,父母必须超脱自己的角色,从第三者的角度观察孩子叛逆的问题。并以不同的角度对待孩子,做有限度的迁就。

  第二,保持冷静。急躁的父母,应该提醒自己,保持冷静,并等待孩子冷静后,再进行沟通。

  第三,寻求意见。管教孩子,有时应该寻求别人的意见,让自己的思想更开阔。

  第四,开放自我。父母眼见孩子的兴趣会影响功课时,不要立即禁止,最好能度着了解情况。如陪孩子去电子游戏中心,和孩子讨论他们的偶像,从旁提醒什么是应该学的,什么是不应该学的。只有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相处得更融洽。当父母与孩子相处融洽了,孩子就不需要反叛了。

  第五,不断试验。父母管教孩子,要时常改变方式,孩子小时,一般只听父母讲,孩子听。上了中学后,就应尝试双向沟通,也听听孩子的建议。一旦发现某一种方法行不通,就应随时改变方法,不断试验,直至发现有效的方法。

  第六,实践体验。就是通过实践,进行体验,以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有你子俩散步,儿子看了西瓜一定要买,父亲说离家太远,提回去太累了,不买。儿子不高兴:“我喜欢吃

的西瓜你不买,你喜欢我学习好,我也不好好学。”父亲一想,对独生子说:“买瓜可以,你要负责提回家。”独生子同意了,累得满头大汗才把西瓜抱回家,使儿子感触很深:“吃个西瓜也真不容易啊。”

  第七,将心比心。父母要与孩子将心比心,相互间的关系就会融洽,孩子也就没有逆反心理了。

  第八,分析说明。父母要仔细分析孩子形成逆反心理的具体原因,并进行充分的说明,这样,孩子的逆反心理就会逐渐消失。

  总之,为了从根本上来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必须做好与孩子的沟通。

其一,父母必须很具体地说出不满意孩子的某种行为;

其二,父母应说出自己不满意的心情;

其三,父母不要作无谓批语和推测;

其四,用提心的语气带出,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出发点是关心自己;

其五,以问题的方式,启发孩子思考,是引导而非教导;

其六,父母要威严地做出要求,一定要注意语气,并说明理由。




大美不二


怎样纠正并改掉孩子得逆反心理?


不,我偏不!”还想纠正孩子的逆反心理?牺牲的可不只是亲子关系


孩子的成长一般会经历2个叛逆期,幼儿阶段2-4岁,另一次是青春期。

这两次叛逆期的共同点: 强烈的自我意识的发展

2岁后,孩子会慢慢有“不乖”“不听话”“固执”的表现,这是正常的心理表现,是由于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造成的必经阶段。

所谓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比如“我觉得我办事认真”“我认为我有能力完成这个任务”

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

1岁前:孩子几个月的时候不知道身体的各个部分是属于自己的,我们看到7-8个月的孩子咬自己的脚丫子,甚至会把自己咬疼,而哭起来,就是这个原因,孩子慢慢才能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1-2岁:孩子认识了自己的身体部分,但不能区分自己的身体器官和别人的身体器官,比如问她的眼睛在哪里,她会指着妈妈的眼睛,照镜子的时候也会把镜子里的自己当做别人。

2-3岁:这阶段渐渐把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名字联系起来,当孩子学会用“我”来称呼自己的时候,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标志。

3-4岁:意识到“应该”和“愿意”的区别

4岁以后:逐渐知道怎样注意、观察、记忆等。

许多研究表明:具有积极的自我意识的儿童标表现得自尊、自信、进取、有责任感,反之则自卑、依赖、害怕竞争,甚至有逆反行为。

如何纠正孩子并改掉其逆反心理?

理解了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那么希望家长明白,这是孩子的生长规律,违背规律做事是徒劳的,不要因为面对“逆反”自己束手无策,试图去压制孩子的逆反,会更加伤害孩子的自尊,会破坏亲密的亲子关系。

家长想要表达的所谓“纠正孩子的逆反心理”,其实是让孩子学会放弃“自我中心”,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关心理解他人,学会自我控制,理解规则并遵守规则。就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接纳孩子的“叛逆期”,帮助孩子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自我意识?

01:培养孩子自我服务能力和简单的劳动技能,增强自信心

(翻译:让孩子一点家务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好了表扬)

教会孩子简单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擦桌椅、整理床铺等,当孩子有点滴进步,都及时给予肯定,孩子在获得多次成功体验后,逐渐能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信。

02: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

(翻译:好好和孩子说话,好好说话,好好说话,不要毫无理由地吼叫)

家长的权威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变弱的,你会发现,孩子越小越崇拜爸爸妈妈,越大了越质疑爸妈,所以最初给孩子立规矩也好,提要求也好,一定是讲得通道理的,而且一定要严格执行,但是对孩子的态度是平和的,轻则吼叫,动则打骂,不会有太好的效果。

03:教会孩子自我评价

(翻译:让孩子给自己打分)

平时和孩子聊天的时候,都问一些类似于“你觉得你做得怎么样”之类的话,引导孩子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思考和判断,孩子慢慢会养成习惯,会去思考自己哪些做法是好的,哪些行为不好。

米阳说:孩子的成长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不全是可爱的瞬间,遇到了“麻烦”是很正常的,放轻松,也给孩子多一些空间和时间,父母的焦虑直接影响孩子,影响家庭关系,多了解一些专业知识,然后,佛系一点。“让子弹飞一会儿”


关注儿童心理,解锁孩子成长的密码,我是米阳,学前教育讲师,欢迎关注我一起交流,如果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帮助更多人。


米阳童学


孩子产生叛逆心理是正常的,叛逆期主要是在孩子15岁左右的时候,这个时期被称为“青春期”。

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一般表现有:不听家长的话、总于家长唱反调,有些是开始注重打扮…

因此家长不能适而其返,因与孩子谈心,把孩子当做自己的朋友来谈心,而不是以家长跟孩子之间的方式谈心,不然只会无功效。家长也可以适当顺从一下孩子,可能孩子会觉得没有意思而渐渐的不那么叛逆了,所谓凡事都有可能。记住有与孩子谈心是以朋友与朋友之间的方式谈心,不能总是以家长的身份对孩子要求什么。


小Y是我


家长你好!

首先我们要从孩子为什么有逆反心理去入手?原因是什么?比如是想引起你的注意?比如内心心情不好?

每个孩子在不同的阶段都有一定的叛逆心里,但是不是讲孩子有叛逆心理就一定有问题。

纠正和改掉也不是说要用武力和威胁的方式去解决!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先要走近孩子的内心,去聆听他内心深处的想法跟需求。站在朋友的角度去看待他说的话!

遇事不要跟孩子发脾气,发脾气是本能,控制情绪是本事。相信以家长几十年的丰富阅历来培养好一个孩子完全没问题。大家一起加油![呲牙]


果爸讲故事


逆反心理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的一种心理问题,当孩子产生这种逆反心理时,聪明的父母是怎样做的?来看看晋级教育有哪些小妙招吧。

首先,在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及时了解孩子是什么原因产生的逆反心理,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区对待这一情况,如果孩子产生地逆反心理起到了积极地作用,那么家长应该感到高兴,但是如果作用是消极地话,就应该对孩子地进行及时地教育,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地发展。

很多逆反心理的产生都是因为家长不讲方式,不分场合地批评孩子,这也是很多家长的通病,贬低挖苦孩子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心不受伤害,从而对家长产生对抗,所以想要减少孩子的对立情绪,关键点就在于,家长不能滥用批评,批评孩子的时候也要分场景,要多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这样孩子在犯错的时候也更容易接受家长的批评。

如果孩子进入青春期这一人生的特殊年纪,家庭关系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改变以往那种由家长决定一切,孩子只是服从的局面,家长需要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努力与青春期的孩子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以相互理解为基础,以沟通为保障,从而拉近和孩子的距离。

营造聆听的气氛,做孩子的顾问是十分重要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其中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经常抽空陪伴孩子,利用共聚晚餐的方式留心听孩子讲话,让孩子觉得自己受重视,因此家长,要做孩子的盟友,细心聆听,协助选择,而不是插手干预。

孩子有逆逆反心理,家长既不能盲目的训斥,也不能贬低或者嘲笑,应该耐心地启发孩子,给他摆事实讲道理,这样才能真正地让他认识到错误。

未来宝宝的汉字学习不要忽视哦~分享一个幼儿识字APP【猫小帅识字】。很多小宝宝都会对电子产品感兴趣,我们刚好可以利用这个来教他识字。这个软件的课程丰富,还有生动形象的图画和声音,更能激起宝宝对学习汉字的兴趣。还能共度亲子时光!增进亲子感情!

更多孕产、育儿的资讯可以关注一下“4399小评菓快乐育儿”


嘻嘻


大家好,我是麦麦,叛逆期的孩子,更需要家长的陪伴,关心,理解,而不是过多的批评。我们家长要学着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的世界我们不懂,不要忘了我们曾经也是孩子,他们身上那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他们上课不认真听课,是否没有尝到学习的甜头?他们喜欢玩手机了游戏,是否家长也是手机控?他们做为家长不要一味的批评,帮他们找出原因再改之。

上周未和孩子一起看潮汕人编导的电影《爸,我一定行的》,看到其中的主角369逃学,被老师抓到,送校务处,不服校长教导,顶撞校长……

觉得以前初中是有一些逃学的学生,到了初三,有少许读书好的学生也逃学,不过是选择性逃学,听他们说是因为不喜欢上某个老师的课,老师上课太啰嗦,然后碰到那位老师的课,就不来上课。

现在学生逃学的事,应该没有发生了吧。

孩子他爸说“这孩子到了叛逆期了,老师家长的话都听不进去。”

孩子问“什么是叛逆期,爸爸您小时候也有叛逆期么?”

孩子他爸说“有啊。”

孩子表示很不解地说“我怎么没有有叛逆期。”[捂脸]

孩子其实也差不多要到了青春叛逆期的年龄了,只是他自己不知,叛逆期现在的学生已经不是用逃学的形式来反抗了吧。

每个人在青春期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叛逆期的困扰,只是表现不一样而已。有些能够顺利渡过,完成自我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